上星期,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政策研究所(IPS)在線上舉行的年度“新加坡透視”(Singapore Perspectives)論壇上,在其中一場談到新加坡人“身份認同與凝聚力”的專題討論上,一個概念反複地浮現:
“華人特權“(Chinese Privilege)
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系副主任吳佩松副教授當時對“華人特權”概念,提出學術上的批評。
他說,這套概念源自于美國的“白人特權”,將之生搬硬套到新加坡來大談“華人特權”,即不符合本地曆史,也沒有考慮到兩地族群間關系的不同。
人一般都是根據自己的身份對事情作出認知或判斷,不同族裔對這個詞的想法,自然南轅北轍。
在新加坡,“華人特權”確實存在,小至一些“無傷大雅”的刻板印象,到某些屋主出租房間的潛規則(比如最近某個擺明不要租給印族人的屋主),甚至尋找工作的難易度方面,華人比起非華人,肯定是占優勢的。
至少你不會在EDMW(Eat Drink Man Woman 飲食男女)論壇或咖啡店裏看到或聽到針對華人的種族言論。(中國人除外,但本篇先不談排外心理,單純聚焦本地的族群問題)
但是一談到華人特權,相信大部分華人大多是表面同意,但心裏是沒法接受的。
這裏有幾個觀察:
1)大部分草根民衆其實對這件事是無感的,可是只要有人用這個來批評,他們都會覺得這些人沒事找事,要挑起事端。
因爲在本地的官方論述當中,目前的種族關系是沒問題的,而這個成就必須小心翼翼地維護,因此一旦有人對族群關系提出比較激烈的看法(指直接攻擊某族群),那麽他們就會被大多數人當成不懷好意的搞事者。
2)華文教育捍衛者,或者對政府處理華社、華文、華人議題有意見的人,會對這個論述不買單。
原因在于,他們自己在語言上也沒有特權或優勢,那些爲非華族發聲的華族社運分子通常都是英語社群的,而他們對華族的批評遠比非華族更具批判性,因此讓華教分子反感。
吊詭的是,明明華文在本地是弱勢的,結果因爲種種因素(特選中學、新移民等),在某些人眼裏卻反而變成霸權的一個象征。
作爲在新加坡社會生活的一份子,我觀察到有不少人在批判華族的特權時,無意間鞏固了英語霸權。
批評是沒錯的,但是他們在批評時,矛頭很容易指向一些很“Chinese”的符號,如特選學校等。但事實上英語霸權和華人特權這兩種現象在新加坡同時存在,真正占據特權的其實是華裔英語精英。
對華族來說,絕大多數人都是從新聞、文章、社媒去了解這個話題,而非華族則比較有切身體驗。這也導致了兩者認知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