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的恩怨,都由不甘心開始,政治看得見和看不見的算計,自然也不例外。
一夜之間因爲喜來登政變,2020年2月希盟立馬倒台,旗下領袖一直沒有放棄任何可行的方案,設法想要重來。
百思不解的是,等到2021年馬來西亞財政預算案二讀,在野黨旗下一衆議員據說遵照安華臨時指示,放棄記名投票;隨後國會N個回合的較量,國盟皆以舒適比數跨過委員會大關;希盟顯然翻身無望。
事情至此,安華這個編織多年的未來首相之夢,似乎也得該醒過來。盡管這樣,小道消息,紛至不綴。安華和他的盟黨,也仍然裝睡,一直不願清醒地面對時局的大轉圜。
虛實不論,戰後1947年生,至今年過七旬;今後安華天命如何,真不好說。
1982年加入巫統,翌年官拜文化、青年及體育部長。1984年轉任農業部長,1986年則調升教育部長,環滁啰喽,一時風光,無限想象。
不論那是不是首相刻意安排,琢磨官職,可見安華因此大量接觸年輕一輩,鄉間父老以及執教學校的巫統骨幹。1991年,羽翼漸豐,他任職位高權重的財長。1993年,基層力挺,頂替嘉化峇峇,成爲馬哈迪內閣的第三位副揆。
不過運籌十年,他從一位巫統初哥,串聯了上下,急速攀到仕途頂峰。唯他攔不住的超級好運,偏在50大壽之後,戛然而止。1998年起的廿年,他兩度锒铛入獄,身陷囹圄。
坎坷如此,2018年分509大選順勢改朝換代,幸蒙最高元首下旨寬恕,安華總算走出牢房,暫且解困。豈料2021年2月希盟解體崩潰,一切仿佛回到1998年前的原點。
權力是鞏固政權的支點。身在朝廷,安華怎麽可能不知道這個淺顯的道理?想當年,沙巴拜靈政府,一夜之間爲何倒台,他該比誰都清楚。既然當初都鎮不住黨內蠢動伺機謀反,如今沒有據點,安華要憑什麽吸引群蛙齊跳?
說到底,人的一生,似有定數。《金瓶梅》點示,確是一番硬道理:
“富貴自是福來投,利名還有利名憂;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
陰晴圓缺,禍福旦夕,一瞬之間。
然則,安華既無蘇東坡的豁達,也沒有民主行動黨非主流派領袖鄧章欽,做好裸退的打算。安華的心思全被看透:煙雨一蓑,面向蕭瑟,他不願歸去;風雨無晴,回首春風,他仍要吟嘯前行。
可是,大家都知道,人心如今不再是那麽一回事。本黨的公青團私聊,也沒半句好話。
剛過去的2020,馬來西亞是先進國、先靜國還是仙境國,反正大位已定。太子二度被廢,萬箭穿心,是否甘心,只能認命:
既生老馬,何生阿華?
如今國家誠信黨策略局主任祖基菲裏阿末博士重提,第15屆大選的首相人選是公正黨主席安華,而前首相馬哈迪可任內閣資政。嗯,聽起來像是乾隆太上皇。可惜,安華不是嘉慶,而是一早玩完的胤礽。
《清史稿》列傳康熙的點評,聽在安華耳中,是否格外刺心:“允礽儀表、學問、才技俱有可觀,而行事乖謬,不仁不孝,非狂易而何?凡人幼時猶可教訓,及長而誘於黨類,便各有所爲,不複能拘制矣。”
馬哈迪一再批評安華,不也正是“行事乖謬,不仁不孝”這一回事:安華推崇自由主義,威脅馬來人的權益及地位。而且,安華人氣式微,如果舉行大選,相信安華不會獲勝。
還不信邪嗎?
康熙51年10月,複廢太子,禁锢鹹安宮。安華當年被黜副揆之職,巧得很,也是51歲。
冥冥之中,51是不是晦氣,胤礽和安華一定深有體會:不甘心的盡頭,只剩下省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