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來新加坡時,時常被老人們口中的大坡、小坡搞得暈頭轉向。後來讀了山叔(韓山元)的著作《從大坡到小坡》後,才恍然大悟,于是背著相機把大坡小坡走了個遍。
大坡是指新加坡河的南岸橋南路(South Bridge Rd)(大坡大馬路)和新橋路New Bridge Rd(大坡二馬路)兩條路周邊地方, 今天是以水牛水一帶爲中心。早年在填海地上的Shenton Way 一帶還沒出現,靠近海的地方叫紅燈碼頭(Collyer Quay),老巴殺等,萊佛士坊一帶。
小坡指新加坡河北岸的美芝路Beach Rd, 以及跟它平行的七條馬路,North Bridge Rd (橋北路)是小坡大馬路, Victoria St(維多利亞傑) 是小坡二馬路, Queen St(奎因街)是三馬路, Waterloo St(滑鐵盧街) 是四馬路, Bencooen St(明古連街) 五馬路, Prinsep St(布連拾街) 六馬路, 最後Selegie Rd(實裏基路)是七馬路。
新橋路(大坡二馬路)之間由禧街(Hill St)連接,著名地方有消防局和Fort Canning山 (俗稱皇家山)。消防局後面就是福康甯山。
埃爾金橋以南是橋南路,以北是橋北路。橋北路是小坡的大馬路,聖安德烈教堂,新國會大廈,首都戲院,福南中心,萊佛士酒店,百靈大廈都在這條路上。
維多利亞街是小坡二馬路,贊美廣場原本是教堂現爲美食娛樂之地。
奎因街-小坡三馬路 美術館和聖保羅教堂是較有名的建築,新加坡管理大學也在這裏。美術館的前身是聖約瑟書院,公教中學的舊址原來就在聖彼得保羅教堂旁邊。
從三馬路向下走就是滑鐵盧街即小坡四馬路。四馬路上最著名的莫過于四馬路觀音廟,新加坡華人大多知道四馬路觀音廟,但這個四馬路的來曆,現今的年輕人卻知道甚少。觀音廟旁邊是印度廟,華人拜完觀音順便也進印度廟拜一下,印度人也順便到旁邊拜一下觀音,宗教在這裏頗爲和諧。四馬路觀音廟香火十分興旺,據說二戰期間日本進攻新加坡時,周圍的建築物被夷爲平地,只有觀音廟巋然不動。
接下來的是明古連街是小坡五馬路,這條街上最著名的就是森林廣場,售賣各類電子産品。
小坡的六馬路,七馬路分別是布連拾街(Princep St.) 和實裏基路。俺對這兩條街知之甚少。
沿著布連拾街向東北走,可以看到基督教長老會磐石堂,後面得黑色建築是拉薩爾藝術學院。繼續走大約10多分鍾,就到了充滿中東風情的阿拉伯街,最負盛名的回教堂蘇丹回教堂就坐落在那裏。
每次在小坡流連時,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受,它承載著新加坡不長的曆史和不太深厚的文化。大多數跟團的遊客很少來這些地方,錯失體驗真正新加坡的機會。
(文章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72c9e10100vt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