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企圖”
李光耀和他的人民行動黨政府希望新加坡與馬來亞合並有兩個主要原因。
首先,新加坡在經濟上對馬來亞有所依賴。新加坡需要與馬來亞內地創建的一個單一市場,以保持和推動新加坡在工業化方面的嘗試。在整個20世紀50年代,新加坡周邊有許多地區限制進口以保護自己的新興産業,有些地區則開始自己從事直接貿易,這使得作爲新加坡經濟支柱的轉口貿易大幅減少。此外,島上人口迅速增長,給就業保障帶來更深層次的問題。如果新加坡要爲它年輕而又快速增長的人口創造足夠的就業機會,並降低其對轉口貿易的依賴性,它的經濟就必須走快速發展的工業化道路。但是,這就需要有一個更大的市場來吸收和消化新加坡的工業化産品,因此新加坡與馬來亞聯邦在經濟和市場方面的一體化就變得十分關鍵。人民行動黨政府非常十分清楚這一點,因而曾對此評論道:“無論我們做什麽,如果我們想在經濟上有重大改觀,唯一的辦法就是新加坡與聯邦實現經濟一體化”。
新加坡要與馬來亞合並顯然是因其需要馬來亞內地繼續支持它的港口經濟。但更重要的是,如果缺少某種形式的經濟一體化或統一的市場,新加坡和馬來亞之間就會互相競爭,特別是在吸引外資方面。新加坡勞動力規模較小,生産成本較高,處于特別不利的地位,許多本土公司,如當地橡膠制鞋企業,就會從新加坡遷往聯邦,因爲那裏的生産成本低的多。而且,新加坡的自由貿易港口的經濟體制不能夠像馬來亞聯邦一樣,給境內企業的産品提供關稅保護。如此一來,新加坡將面臨雙重打擊,本土工業會因來自國外的競爭很難加以保護,而工業成品又因馬來亞聯邦的關稅壁壘缺少進入其市場的優勢。
其次,還有政治問題。李光耀的政治生命能否延續也取決于新馬的合並。他在競選中承諾要建立一個“包括馬來亞聯邦和新加坡殖民地在內的獨立(非共産主義)的馬來亞民族國家,以結束新加坡的殖民主義”。這爲人民行動黨在1959年的選舉中贏得了新加坡人民的信任。
因此,李光耀以“合並”口號搏上位以後,必然要想方設法實現這一承諾,這是他打敗共産黨等競爭對手的戰略核心,也是新加坡發展及穩定的必要因素,否則,他的仕途將有可能就此結束。
合並路上的阻力
盡管英國以及新加坡的李光耀都在支持與極力促成新加坡與馬來亞的合並,但實際上,反對合並一事的也大有人在,除了馬來亞對此毫無興趣之外,新加坡以及英國方面也都有反對的聲音此起彼伏。
首先,在新加坡國內,雖然從經濟民生的角度看,新馬合並如果能按照新加坡預期的路線執行的話,其對新加坡的影響明顯是利大于弊的。但以新加坡共産黨及左翼勢力爲代表的一些團體就對‘合並’一事,持懷疑和反對的態度。新加坡共産黨雖然自1946年以來就一直推動新馬合並的實現,但自從馬來亞的共産黨被馬來亞政府鎮壓以後,新加坡共産黨開始擔心新馬合並會讓馬來亞政府鎮壓共産黨排斥華族的執政措施蔓延至新加坡國內,這將會動搖他們在新加坡的地位,也會令新加坡的華人社群遭受到不平等的待遇。而左翼勢力團體則希望進一步參與到新加坡國內的政治進程之中,如‘合並’一事不成,李光耀下台,則可以改變人民行動黨獨攬朝政的狀況。因此,新加坡共産黨與左翼勢力聯起手來反對新馬合並,與人民行動黨唱反調。
其次,英國方面也對新加坡的政治局面表現出了擔憂,恐其會影響到英國的大布局。新加坡1959年的選舉中,人民行動黨擊敗了由英國和受英語教育的選民支持的新加坡人民聯盟。在英國看來,人民行動黨的獲勝不是李光耀、杜進才和吳慶瑞這一班受英文教育的領導層的勝利,而是得益于人民行動黨中另外幾位領導人的存在。受華文教育出身的林清祥和方水雙在當地選民中有著深厚的群衆基礎,是新加坡華人社群的政治領袖,蒂凡那和傑米特·辛格等非華人社會活動分子,則廣受工人及工會的支持,這才是人民行動黨廣受支持的根本原因。
因此在英國人眼中,此時的人民行動黨已彌漫著華人沙文主義氣息,並滲透了共産黨人。他們深知李光耀是個有著非常能力的領導人,但無法弄清楚他的政治立場。李光耀受過良好的英語教育,是反殖民的民族主義者,若他與共産黨人結盟,那麽人民行動黨的勝利意味著什麽呢?即使李光耀對英國來說是可靠的並能夠與之合作的,但他是否有足夠的能力控制其黨內的共産黨人?想騎在共産黨這只老虎身上的李光耀,會不會被老虎吃掉?
這一局勢令英國感到極其不安,一旦新加坡被‘赤化’,他們將失去這一重要的軍事基地。
最後,作爲‘合並’的當事方之一的馬來亞,則一直對新加坡的‘投懷送抱’毫無興致。馬來亞總理東姑•阿都拉曼認爲新加坡這個島嶼上沒有什麽資源能夠給馬來亞帶來利益,它占據優勢的港口貿易及工業化生産又是東姑•阿都拉曼想要極力在本國推行的經濟政策。除此以外,馬來亞國內剛剛經過了針對共産黨的長達十年之久的‘緊急狀態’,好不容易取得勝利的東姑•阿都拉曼雖已掌權,但他知道看似被打敗的馬來亞共産黨並沒有放棄鬥爭,轉而在地下開展運動,他認爲新加坡發生的一系列反殖民政府的激進運動,證明了新加坡的政治中出現了華人的沙文主義和共産主義,新加坡正逐漸成爲滋生共産黨勢力的溫床。
因此,馬來亞的執政當局認爲還是與新加坡保持一定的距離爲好。
感謝作者授權新加坡眼平台發布本文。
作者簡介:毛大慶,1969年出生于北京,東南大學建築學學士,同濟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博士(在職)。現任現任公司高級副總裁,兼任北京萬科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曾任凱德置地環渤海區總經理。該集團是目前東南亞最大的上市房地産企業,總資産超過190億新幣(約120億美元),目前已經在新加坡、中國、澳大利亞、日本、英國、馬來西亞、印尼、中國香港、中國台灣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50個城市開展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