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眼轉發按:這篇文章比較全面而且深入的討論了新加坡電視劇在文化市場的起伏,也順帶討論了新加坡文化創意産業及華文教育的一些相關問題,是篇有思考深度的文章。但有些觀點和論斷仍值得商榷。
美劇、英劇、日劇、韓劇、港劇、台劇都有人追,爲什麽現在很少聽說有人追“新加坡劇”?
在新加坡,英語占主導地位,但卻是最膚淺表層的英語文化,基督教的核心精神根本沒有紮根,另一方面,華語和華夏文化遭到打壓,這種雙重的膚淺化,導致新加坡的文學、電影、電視、戲劇都呈現爲沙漠形態。
世界上很多國家的文化産業都是欣欣向榮,出産不僅是報刊雜志還有電視電影等娛樂産品,比如好萊塢的英語電影,寶萊塢的印地語歌舞片,電視劇迷們耳熟能詳的美劇,英劇,日劇,韓劇,港劇,台劇等。最近幾年來中國大陸的影視産業也繁榮起來,電視劇制造産量高了,也有人追看了。亞洲五個發達經濟體(日本和四小龍)中,大部分都生産能出口的電視劇,但有一個國家出的電視劇近幾十年來沒人聽說過,那就是新劇,新加坡出的電視劇。
一般的來說,一個國家隨著它現代化進程的展開,各方面事業都會興旺發達起來,包括文化産業。比如在亞洲五個發達經濟體中,韓國大概是電影業和電視業最後一個發展的地方。在1990年代以前,韓國以外沒有人看過韓劇,甚至有一些論者以此作爲經濟發達不一定會帶來文化繁榮的論據。但幾乎話音未落就出現了韓劇的大發展,在亞洲,包括中國和日本,很多電視迷都追看韓劇,形成了所謂的”韓流”。港劇和台劇就不細論了。反觀新加坡,在1980年代有外國觀衆看過<<調色板>>等新加坡劇,但這幾年反而式微了,可以說每況愈下。這是爲什麽呢?
其實這些年新加坡本地的電視台還是有制作本地電視劇,在本地電視台播出。但這些劇集質量很差,比不上1980年代的例如<<調色板>>的好電視劇,海外電視台爲了收視率考慮,沒有興趣購買。就如新加坡本地觀衆批評的一樣,這些華語片演員表演生硬,說話矯揉做作,劇情低劣,幾乎每個電視劇都有強奸案,劇情主要是女人吵架,而且是只會讓觀衆産生排斥心理的吵架,歇斯底裏的嘶叫,用詞簡單,大叫大嚷,電視劇不反映社會現實。難怪新加坡本地觀衆主要也是觀賞台劇和港劇。另外由于新加坡的英語化,英語頻道的收視率上升,更多觀衆選擇看英語劇。新加坡電視劇的制作大概是虧損的。
經過分析後,我提出以下兩個可能的原因。一個是表面的,另一個是深層次的。
淺層的原因是新加坡只有一個電視公司,壟斷整個電視市場。幾年前政府曾經想讓壟斷的報紙公司和它競爭。唯一的報紙公司開辦電視台,唯一的電視公司開辦報紙,形成平面媒體和電視媒體的兩家競爭。但是後來因爲怕控制不住自由化的傾向,政府斷然制止了這個短命的實驗。報紙辦的英語頻道停播,華語頻道則並入電視公司,由同一組人編輯。所以目前電視公司總共開辦三個英語頻道,兩個華語頻道和一個泰米爾語頻道。政治的不開放造成沒有競爭的電視市場,電視台制作的節目自然就很爛,因爲演員不需要趕通告,電視台也不需要出好價錢買好節目好演員,造成不管是英語節目還是華語節目都是進口的多,觀衆普遍反映美國的英語片和中港台的華語片比本地的制作好看。這個原因,在沒有解除報禁和其他所有限制,允許自由辦電視台,實行包括新聞自由在內的言論自由以前,是不能改正的。
深層的原因就牽涉到新加坡的語言政策了。新加坡自從1965年脫離馬來西亞獨立以後就奉行蛙跳的脫亞入歐政策,遠離奉行計劃經濟的中國印度等亞洲大國和周邊的鄰國,直接與歐美建立聯系,是爲蛙跳出亞洲。它自視爲一個壞街區中唯一的好房子。它的脫亞入歐政策比日本的還徹底,連自己的語言都放棄了。在1965年,98%的華族講華語和各種華語方言。在今日,超過一半的家庭母語是英語。這是由新加坡政府的以英語爲教學語言和工作語言的政策造成的。 政府封閉華校,只還以母語課(課時比重與大多數非英語國家的外語課比重差不多)。到了1987年,所有學校都用英語爲主要教學媒介,標志著雙語政策的全面實施。華語降爲第二語言,人們的日常交流都用英語,造成了人民的華語水平低落,包括演員的。這種從華語到英語的過渡也催生了一種過渡性的語言,即Singlish。它是一種用英語講的華語,用的是英語詞彙和華語語法,夾雜各種華語各方言,馬來語和印度諸語言的借詞。在現在這種過渡階段,大多數人既不是講英語,也不是講華語,而是夾雜著講。所以華語劇裏面只有1980年代那時的演員講話較爲流暢,因爲他們日常講話還是華語;到現在,可以說是劇中的語言和遣詞造句,都和日常新加坡的生活有十萬八千裏遠,演員們矯揉造作地努力講著一種外語的現象也就可以理解了。不能怪他們演戲演得差,你叫中國演員演美劇試試?本地都沒人看,別說出口節目了。
新加坡本可以不用執行抛棄自己語言的這種語言政策。有人說這是經濟發展的需要,有的批評者也落入彀中,批評這是經濟挂帥的GDP主義。他們(主張者和批評者)都錯了。世界上沒有一個實現現代化的國家進行了這樣的語言轉換,法國沒有,德國沒有,日本也沒有。現代化不需要抛棄語言。愛爾蘭人現在大部分講英語,這是幾百年英國殖民統治造成的。在從愛爾語到英語的轉換過程發生在愛爾蘭獨立之前的殖民時期,那時候愛爾蘭仍十分窮困。獨立後愛爾蘭大力鼓勵愛爾語教學,而現代化則發生在近二十年,足可證現代化與語言無關。像新加坡這樣全民轉用新語言的在世界上是第一例。新加坡改用英語的真正原因是獨立後的統治者是英語爲母語的人,爲了讓自己舒服些,讓臣民改用他的語言。新加坡的殖民地結構在獨立後仍原封不動的繼承了下來,甚至擴散到全社會。獨立之前有獨立于殖民者的華校,還有華語教學的南洋大學,現在都沒有了。
全民改講英語並不是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看看香港。香港與新加坡有很多相似之處,人口差不多,同是四小龍之一,屬于亞洲僅有的幾個發達的經濟體,發展水平差不多。香港人現在的母語還是中國話的一種廣府話;同時他們的英語水平也足以使他們成爲世界爲數不多的幾個金融中心之一。看看日本。日本人的英語是全世界的笑柄(新加坡人也笑)。但講日語的日本人同樣了解世界,經濟發展水平和生活水平超過講英語的新加坡。日語只有日本一國使用,照新加坡政府的邏輯,早就該放棄了。有研究表明,人口中只要有5%通國際通用的語言就足以與全世界交往貿易。日本就是一個例子。事實上,世界上的英語國家中,發達國家(除了新加坡之外)都是英國的後裔國家,如美加澳和新西蘭;不發達的英語國家(如一些非洲國家)人民從撤退的殖民者那裏繼承了英語,但並沒有因此富裕起來。華人在世界各地都是因爲被當地多數人同化而被迫放棄自己的語言的,只有在新加坡是自願多數人被少數人同化。英國離新加坡有萬裏之遙,而在當地只有至多幾百個英裔新加坡人。
新加坡錯誤的語言政策造成了除了文化産業的原始這個惡果以外一個更大的惡果,就是文化傳統的丟失。他們掉入了兩種文化之間的夾縫,既不在這裏,也不在那裏,兩頭不著岸。詩經自然是讀不懂的,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也是只有幾個人懂得。英語也只會簡單的對話,不能領會雙關語,笑話和各種典故。 英語世界的核心價值,如自由,民主,平等,人權,沒有繼承下來。華語可想而知。由于語言的深度不夠,大多數人沒有講很多話的能力,更別說辯論能力了,造成了外人對新加坡人“沉默寡言”的刻板印象。其實是他們的語言權被剝奪了。身爲新加坡人後代的王安憶把新加坡稱爲“沉默的南方”,就來自于這種印象。李光耀在1940年代在英國留學時見到從加勒比海諸島來的華人留學生,驚訝于他們幾乎完全沒有華人傳統了。如今又何不是如此?“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
朱大可把新加坡當成文化沙漠的例子。他說:“新加坡一直被認爲是華人經濟發展的重要標杆,但是跟台灣相比,它就是一個文化沙漠。這些年來,新加坡自稱是“儒家國家”,其實新加坡長期排斥華語,社會中上層人才都由英語學校提供,而從華語學校畢業的那些人,也就是“華校生”,他們只能是最底層的、地位卑微的藍領。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上世紀90年代,新加坡突然發現,利用“儒家社會”這個概念,可以重新打造國家形象。于是開始宣傳新加坡是儒家文化國家。但我們仔細觀察後就會發現,一方面,英語占主導地位,但卻是最膚淺表層的英語文化,基督教的核心精神根本沒有紮根,另一方面,華語和華夏文化遭到打壓,這種雙重的膚淺化,導致新加坡的文學、電影、電視、戲劇都呈現爲沙漠形態。新加坡華文作協主席寫出來的東西,甚至還不如我們大學中文系培養的學生。這和台灣真有天壤之別。
新加坡確實有過很強的經濟實力,一度號稱“亞洲四小龍”之一。但它的後續發展已經面臨問題,新加坡的實力正在衰退,這是因爲它失去了可持續發展的文化動力。近年來它在中國大陸到處招募文化人才,試圖改變這種沙漠化狀況,但爲時可能已經太晚。任何人文種籽的生長,都需要漫長的時間。
目前的這種文化沙漠的局面,是執政者的所謂“雙語政策”造成的。李光耀在回憶錄中說,“後來,我才發覺一個人要能有效地運用兩種語文,他的智商至少要達到110(三語的話則至少要有125)。”也就是說,他清楚明白大多數人並不能有效掌握雙語,幾十年的以英語爲教學語言的政策名義上爲了人民能掌握兩種語言,其實是爲了實現母語從華語到英語的轉換。
新加坡並不在愛爾蘭海,也不在加勒比海。它地處亞洲。變成亞洲唯一的英語國家不是最好的選擇,至少對藝人而言。孫燕姿是在台灣發達的華語歌手。她在接受華爾街文化專欄的采訪時被問到,問什麽英語音樂産業不發達。她回答說是因爲沒有人組織。不是這樣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歌手,如果想唱歌成名的話,只有到台灣唱華語歌,哪怕他/她是受英語教育的,像孫燕姿。我還記得她回憶說初到台灣時,如何努力適應,認識每個漢字,並把它們連起來唱出來,都是不小的挑戰。爲什麽要費這麽大力氣?唱英語歌不就可以很輕松了嗎?這是因爲亞洲並沒有一個足夠大的英語音樂的消費市場。從音樂市場說開去到別的文化産業,比如書籍,報紙,雜志,電影,電視劇等,新加坡等于是拱手放棄了文化産業這個越來越重要的工業。不止是文化産業。新加坡人和亞洲人在文化上越來越隔膜,新加坡在中國,在印度,在亞洲各地的投資活動也受到了文化上的限制。日本很早在亞洲開始崛起時就提出了“脫歐入亞”,新加坡的“脫歐入亞”時刻也到了。再繼續從文化上和感情上和三十億人的亞洲自我區隔開是不智之舉。
只要政治上改變,新加坡的文化産業相信能很快地複興,甚至有韓國式的爆炸式發展。走香港的路,這才是正道。
(來源:共識網 作者:王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