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大選逐漸進入“白熱化”,如果你現在在新加坡,你就會發現全坡的路燈都快忙死了……議員們爲了在百姓這兒混個臉熟,也是蠻拼的!
那麽這些被挂在了路燈上的議員候選人,到底是怎麽選出來的呢?
難道是和進公司一樣,筆試、一面、二面、三面?
還是和中國入黨一樣,由班主任或黨支書推薦,然後上黨課,寫入黨申請書,積極參加黨組織的各類活動,然後組織就通知你變身黨幹部了?
(由于新加坡的執政黨是人民行動黨,因此就以人民行動黨的經驗爲例)
第一步:推薦人、投簡曆
每屆大選結束之後,都會有一些組織或個人,比如高級公務員、社會領袖、基層領袖等向人民行動黨的黨幹部推薦一些自己認爲合適的人選,黨幹部經過自己的挑選後,將這些人的簡曆和名單報給組織秘書(相當于中國的組織部部長);
第二步:茶會 Tea Session
組織秘書會在這些人中挑選大概兩三百人“喝茶”,每次組織3-6個人,通常還會有1-2個現任議員或部長,主要目的就是“隨便聊聊”,了解一下每個人的言談舉止,是否對政策有基本的了解和興趣等;
Tips:
– 如果有人請你去喝“組織部長”的茶,千萬不要穿的太浮誇,比如“珠光寶氣”什麽的,也不用急于自我表現,可以能會被直接淘汰回家…
– 如果喝一次茶,議員們覺得還不足以判斷的話,可能還有第二次“喝茶”,換一批議員接著聊…
第三步:正式面試
“喝茶”只是非正式的面試,通過之後便會被邀請參加正式的面試,一個人面對7-8個部長和政務部長們的輪流提問… 想想都醉了;
第四步:心理測試……
(畫風突變啊怎麽回事……)
是的!當個議員竟然還要通過心理測試!!這部分包括IQ測試、性格測試,大概需要回答1000個左右的問題…還有兩次與考官或是醫生面對面的測試…
測試內容包括家庭環境、童年和青少年生活、讀書和國民服役經曆、性心理測試、婚姻和家庭生活、個人習慣、社交生活、身體健康、工作紀錄、個人財務、人生觀、政治觀等等等等…
第五步:第二次面試
如此心累的測試之後,“撲面而來”的是第二次面試,在PAP中央委員會(相當于中共中常委)舉行,在這裏需要被大boss——總理,副總理,各種部長考核面試!
第六步:下基層
終于完了?沒有!
通過第二輪面試後,就要以“非公開”的身份下基層,跟在現任議員屁股後頭,和義工們一起工作,如果在這個階段被基層反映並不適合的話,還是會被撤掉…
(一盤鮮美的炒鱿魚)
這個過程不知怎麽就讓眼哥想起了古裝劇裏的“告禦狀”,都要先去衙門滾個釘板神馬的…過了一關又一關才能說上話…腦洞太大之處請忽略。
下面我們來,舉個例子
人民行動黨候選人陳舜娘在2007年接受《白衣人》(MEN IN WHITE)的訪問的時候,談到了自己成爲議員的經曆:
在2004年初,她受邀去和當時的國防部長張志賢“喝茶”,後來又和當時的副總理李顯龍以及兩個部長見了面; 05年初,在她跟馬寶山部長見面之後,張志賢正式邀請她從政,但是她擔心會影響工作並沒有答應(那前面那些會面都是…然並卵?)
後來張志賢請她再多考慮一下,她和家人、老板商量後,用了兩個下午完成了那個“全方位測試”,隨後被派往基層工作,指導2006年5月的大選,她被派上陣參選,最終當選爲人民行動黨議員。
如果政府和黨高層對某個“應征者”(如:三軍總長,李光耀首席秘書之類)很熟悉的話,那就可以直接進入正式面試而不需要經過“喝茶”什麽的步驟。
最後,這也並不意味著你就永遠占住這個寶座了——人民行動黨每一屆大選都會換掉四分之一的議員,每屆大選都會加入四分之一這些通過層層選拔的新的候選人。
(這裏眼哥來插一段八卦,據《白衣人》這本書上講,最早時候,人民行動黨其實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資源做如此詳細複雜的遴選工作的——據人民行動黨首任主席杜進才回憶,1959年大選時,人民行動黨嚴重人才短缺,受英文教育的人和專業人士都不願參加PAP,他們視PAP爲“高舉社會主義旗幟的窮人政黨”。當時的黨中央根本沒辦法做任何“喝茶”、面試或背景調查的工作,甚至還有一次在最後關頭才發現一個候選人竟然不是新加坡公民,而被迫臨時撤掉… 這這這…)
所以看到最後你一定對成爲議員候選人是多麽不容易有個最基本的概念了。而且成爲了議員候選人,還要經曆大選的考驗才有可能成爲議員,議員裏面只有少數會被選拔爲內閣成員(包含部長、次長、總理)。
到底是什麽理由,讓這些愛國青年選擇了這樣赴湯蹈火的一條路?
是爲新加坡的崛起?
是爲人民服務的精神?
是精忠報國的抱負?
是少年時的夢想?
還是因爲工資很高?
——且聽眼哥下(明)回(天)爲您分解——818新加坡的議員部長,到底能賺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