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er’s party, Worker’s party……”, 新加坡2015年大選競選集會現場熱烈,支持新加坡最大反對黨工人黨的支持者們在高喊著,現場的主講人工人黨秘書長劉程強在台上說:“新加坡人受到外來人才不公平的競爭,一個公司的高管們幾乎都是外國人,而我們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只能做中層或底層人員,這公平嗎?……我們要新加坡由新加坡人做主”,現場支持人潮給予了熱烈的響應。
劉程強接著說,他們不是反對移民——他們承認移民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們要求的是執政黨人民行動黨應當限制移民數量和給予新加坡人職業培訓,以便讓他們有高技能可以從事重要工作。
但劉程強所言,在2011年至2015年執政黨人民行動黨已經做出相應的改變,包括在原有的基礎上減少了移民的數量,以及對新移民出台了相關的限制規定,如2013年9月,新加坡人力部宣布2014年8月實施雇傭公平考量框架,框架指定雇主爲新聘請的外籍專業人士申請就業准證前,必須在工作信息庫中刊登至少14天的招聘廣告,吸引新加坡籍求職者,確保本地員工爲優先,等等措施,同時通過“未來技能計劃”來提升新加坡人的工作技能。
另外一邊,工人黨主席林瑞蓮說:“建國一代長久以來對建設國家的貢獻,在2014年才獲得認可,工人黨支持建國一代配套因爲在2011年大選後的首個國慶日工人黨也呼籲建國一代應該受到認可,雖然遲了,但總比沒有好。”此發言的言外之意是,工人黨早就有這個想法,爲了答謝建國一代爲新加坡做出的貢獻,但是執政黨人民行動黨到了2014年,才認可建國一代的貢獻,最關心建國一代人的其實還是工人黨。
似乎工人黨沒有更好的方案替代人民行動黨,也沒有什麽有利的把柄來控告人民行動黨,或許因爲如此,他們提出了一個新的口號:“投反對黨讓行動黨更努力”。
支持的反對黨的不乏年輕人,其中拉丁馬士區獨立候選人韓慧慧,23歲,她代表了年輕一代追求民主自由的聲音,她質疑,國家公積金(CPF)制度,她主張現在的新加坡人能夠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不需要國家操心,爲我們存錢。
新加坡公積金一系列養老制度,是指你出一部分錢,雇主出一部分錢,定期交給國家,由國家爲民衆看管,有利率,等到一定年歲後,才可以取出,以用于養老,如果所存儲的公積金不夠養老的支出,還可以以房養老,把房子抵押給政府,政府每個月付給你足夠一個月的生活費用,直到你賣給政府房子的費用,政府經過年積月累給你付完爲止。除此之外,新加坡在2011年通過了返聘條例,即62歲退休後,如果你還想繼續工作,那麽公司提供三年的返聘合同。
根據最新的2013墨爾本美世全球養老金指數顯示,新加坡的公積金養老金制度具有良好的充足度、可持續性和完整性,在全球名列第7,是前十名中唯一的亞洲國家。
似乎年輕世代的熱忱給國家帶不來理性發展的空間,建國後成長起來的一代一代,他們接受如今時代發展的主流,民主,制衡,自由是時代的追求。一位工人黨的年輕支持者說:“我現在更願意犧牲一些效率換取多一點自由”。而在建國前後時期成長起來的銀發一族,他們經曆了建設國家的艱辛與不易,對從1959年就開始執政的人民行動黨有著牢固的信任和情感,他們認爲,國家建設來之不易,國家穩定繁榮來之不易,我們須得珍惜。而對于新移民,他們也有一個比較普遍的看法,支持人民行動黨。生活安穩,對待新移民接納包容,任人唯賢,公平公開是新移民支持人民行動黨的普遍原因。
而選舉結果也證實了務實的新加坡培養了務實的新加坡人。9月11日傍晚9時,陸續的投票結果出爐: 東海岸區人民行動黨60.73%勝選,馬林百列區人民行動黨64.07%勝選,榜鵝東區人民行動黨51.76%勝選……人民行動黨獲得議席89席中的83席,總的得票率爲69.86%,比2011年大選時60.1%高出將近10個百分點。
新加坡人看到了工人黨拿不出更好的方案代替人民行動黨;看到了工人黨所指責的,其實人民行動黨都已經做出了改變;看到了年輕世代只是意氣用事或抱怨,拿不出具體的智慧和行動,所以他們會覺得人民行動黨還是新加坡最好的選擇。
在回憶起,工人黨的競選集會現場,人多,熱鬧,場場爆滿,萬人空巷,一時間,似乎覺得追求新時代的步伐已經著實來到了新加坡,新加坡的改變也已迫在眉睫,但結果卻被理智務實的民衆制止了。
在未來5年,人民行動黨要籌劃第四代領導團隊,帶領新加坡繼續邁進下一個50年,在未來15年,新加坡預計人口將要增長到690萬,移民還會增加,在未來的50年,現在的青年變爲老年,新世代的青年陸續成長與壯大。那個時候,新移民還會支持人民行動黨嗎?那個時候,年輕一代的選擇又是怎樣?那個時候,現在的年輕人已經滿頭白發,他們的選擇又會是什麽?
新加坡是務實的國家,務實的社會,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務實的新加坡人,年輕時追求時代的標記民主自由,到了中年,有了家庭孩子,不免回到務實與理性,到了年老,不免又會對人民行動黨存有生命長度的信任與感情,會是這樣嗎?如果人民行動黨一直是廉潔的,高效的,爲國爲民的,這種可能是有的。
馬岩岩,駐馬來西亞媒體人/特約撰稿人,馬來西亞榴蓮台主播,《東方日報》專欄*鄂爾多斯*,香港《端傳媒》特約撰稿人,其余也爲《緬甸在線》《隨筆南洋》等撰稿。感謝作者授權新加坡眼平台分享本文。圖片均爲新加坡眼編輯部及Present攝影工作室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