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腳步丈量“築夢之路”,用真心感受“血脈相通”,百集特別節目《一帶一路》是中國央視中文國際頻道的一部大制作。在新加坡和關注南洋的網友來看,這裏面的敘述,有一種陌生又親切的感覺。
在孟加拉國滂沱的雨季,橫渡帕德瑪河,體驗兩岸民衆過河的艱難……
在巴基斯坦,采訪艱苦的阿富汗難民營……
在近40度高溫的天氣下,深入柬埔寨馬德旺,分享當地人稻米豐收的喜悅……
“有一條路在呼喚,帶著心穿越萬水千山”
“我們攝制組乘船橫渡大約六公裏的帕德瑪河,最高的浪有六、七米,這比我在海上坐船經曆的風浪還要大!”——在孟加拉國的帕德瑪河,記者張夢路這樣感歎道。
在孟加拉
你可能無法想象,在一條被稱爲孟加拉國“生命之水”的內河中,已經發生多起導致幾十人甚至上百人遇難的沉船事故。因爲上遊海拔落差比較大,帕德瑪河的流速非常快,雨季的時候最大的浪甚至可以達到十米。多少年來,孟加拉國南部21個區與首都達卡之間的居民都是靠擺渡來往兩岸,人們常常爲了渡河等上一天的時間。如今,中國企業承建的帕德瑪大橋正式開工,爲河兩岸的居民架起一座名副其實的“夢想之橋”。
“我們這裏有一個傳說,三寶井的井水與長江、黃河相通。”——在印尼的三寶壟市,向導劉永生對我們這樣說。
在三寶壟
你可能難以相信,在隔著南海的另一端,三寶壟市的居民把鄭和視爲他們城市的保護神。600多年前,鄭和率領著300艘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大船登岸,爲這裏的居民帶來了種子、中藥材和瓷器,他登岸的那一天被永遠記入了史冊。每年的農曆6月30日,當地人都會舉辦熱鬧非凡的鄭和節,以銘記他們對鄭和的情感。清冽的甘泉也寄托了當地華人對故鄉的思念,讓中國人無論走多遠,都能感受到血脈的相連!
過去,來自遙遠中國的貨物通過絲綢之路到達海的另一端。如今,中國企業又爲更多的國家帶來新的機遇。
“十幾只海豚同時躍起,背景就是燃煤電廠,太美了!”——在巴厘島的海豚灣,攝制組捕捉到這難得的一幕。
在巴厘島
你也許無從了解,在風景如畫的巴厘島,一般的用電都來自于一座中國承建的燃煤電廠。因爲全部采用高科技密封技術、系統冷卻全部使用循環海水,沒有任何汙染排放,只有一點點水蒸氣。工廠就像建在海邊的一個大花園,牆面是巴厘島神廟的裝飾,和周圍環境融爲一體。電廠近500名員工中,印尼員工就占了三分之二。風景如畫的海豚灣就在附近,不時躍起的海豚令人驚歎,在這裏,城市的需求與自然的和諧達成了平衡。
“當地人總是用合十禮向我們表達問候,在這裏心時刻沉醉在柬埔寨人的微笑中。”——在柬埔寨的每一天,攝制組都有最深切的感受。
在柬埔寨
也許你聽說過“巴鐵”,卻不曾了解“柬鋼”。柬埔寨與中國關系十分緊密,這些年,中國基礎設施的援建使當地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馬德望的“茉莉香米”享譽全球,但是你很難想象,過去當地人都是靠天吃飯。旱季水分不足,種植區域有限,直到中國在當地援建了水渠水庫,這裏的人們才可以一年都能感受到“稻米飄香魚滿艙”的喜悅。
“新加坡味道融入了古老絲綢之路帶來的中國印記,那些曾經難熬的日子在鄉味的撫慰下似乎可以暫時忘記……”——記者唐天驕在她的朋友圈裏這樣寫道。
當當當,終于來到了新加坡:
在新加坡
“吃”是新加坡人的一大樂趣(在央視眼中,咱們新加坡就是這樣一個屬性明顯的吃貨嗎),美食也就成了新加坡的另一個“符號”。早期下南洋的浪潮爲這裏的美食帶來了中國印記,品嘗新加坡美食,總能在其中體味到一絲淡淡的“鄉愁”,這對于來到新加坡的中國遊客而言,既親切又新鮮。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肉骨茶、海南雞飯隨著“海上絲綢之路”漂洋過海,在這裏生根發芽,融入了新的特點。家鄉味道給當年“下南洋”的工人帶來了慰藉,也讓攝制組感受到了那段曆史的艱辛與不易……
曾經,古老的中華文化通過“絲綢之路”傳播到大洋彼岸;如今,“一帶一路”又爲這條曆史悠久的道路注入了新的生機。
在節目裏,既有沿途各國與中國的曆史淵源,又關注“一帶一路”對于推動東西方文化交流、商貿往來的重要作用,還展現沿途多彩的旅遊風光、美食物産,更記錄海外華僑華人和當地普通民衆的日常生活……能夠感受到“一帶一路”的“朋友圈”越來越大,搭上順風車的夥伴們越來越多。“一帶一路”,已經不僅是一項重大的國家戰略,更是“中國夢”鋪向世界的“築夢之路”;不僅是經濟發展文化交流的通道,更是各國人民“血脈相通”的“民心之路”。
《遠方的家·一帶一路》攝制組跨過大江大海、遠赴重洋彼岸,十幾路記者同時出發,幾十個國家的接力拍攝,幾百位采訪對象的深入交流,用“行走”的足迹讓節目變得更加生動、自然。
一路上的點點滴滴,一路上的驚喜和感動,都將被精心剪輯制作成節目內容,在10月24日起播出的國外段節目裏陸續與廣大電視觀衆見面。首播時間爲CCTV-4(亞洲版)周一到周五17:15–18:00;重播時間爲次日01:15–02:00。
敬請期待。如果收不到的話,請在評論裏強烈要求節目組在電視上首播後出網絡版,以便海外華人收看這部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