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新加坡天府會“天府人的故事”第三期(特輯)在新加坡國家博物館舉辦了主題爲“李光耀與天下華人”的演講會,紀念李光耀先生逝世兩周年(編者注:李先生于2015年3月23日逝世)。
新加坡天府會顧問,原政務部長曾士生先生應邀擔任主賓,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著名學者鄭永年教授(他也是天府會顧問)應邀擔任主講嘉賓,天府會顧問楊建偉教授以及天府會永久名譽會長朱春曉先生應邀擔任訪談嘉賓,由天府會副秘書長焦安之女士擔任主持人。
▲(右起)杜志強會長、朱春曉永久名譽會長、曾士生前部長、鄭永年教授、楊建偉教授、主持人焦安之女士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沙龍廳140多個座位座無空席。大家在感恩的氣氛中回憶了李光耀先生的往事,新加坡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與李光耀先生是分不開的,可以說沒有李光耀就沒有今天的新加坡。回憶到動情處,不少聽衆還止不住流下了眼淚。
曾士生先生說,新加坡建國第一天,李光耀就把發展人力資源當作重中之重的任務。 新加坡很小,又沒有資源,一口水、一根蔥、一顆小白菜都要靠進口,靠什麽發展,只有靠人才。
▲曾士生曾長期追隨李光耀工作
李光耀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便制定了吸引人才的計劃。當時還不能公開,因爲擔心本地人不能理解。新加坡政府成了吸引外來人才,協助他們在新加坡定居的單位,全方位提供服務。可以說與會的人,基本上都是當年人才政策的受益者,沒有這個政策,很多也可能來不了新加坡。
鄭永年教授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該所的工作,類似于中國的政策研究室和中國社會科學院。他在中國北大學習後來留學美國,學習的是政治和國際關系。也在英國工作過。他在新加坡求賢若渴的政策吸引下來到新加坡。
▲鄭永年講述李光耀先生的制度文明建設及其對天下華人社會的貢獻。
鄭永年教授說:“來新加坡後,吳慶瑞先生要求我們在做政策研究時不要談“主義”,也不要談意識形態,空談對研究政策沒有用。李光耀先生非常關心我們研究所,也非常關心中國的發展。出的每一期文章,他看得都非常認真。就中美關系,他非常贊成鄧小平說的,不管白貓黑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的說法。”
“還記得有一次,我們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鄧小平說, “中美關系好也好不到哪裏去,壞也壞不到哪裏去”這句話。李光耀非常感興趣,他的辦公室立刻來咨詢,問鄧小平這句話的出處在哪裏。”
鄭永年教授說,人均收入在1000美元和10000美元的民主是不一樣的,人們收入低時,選票容易被收買,人們由于受到的教育少,認識能力也低,難以選出真正的稱職者來。收入提高了,人們的認識水平也會相應得到提高,不會人雲亦雲輕易被人左右,會有自己的主見。
爲什麽說新加坡具有“優質民主”,因爲新加坡已經進入到富裕國家的行列,人均GDP已經達到5萬多美元,高于美國等發達國家,而且受教育的程度高,人的素質也高。富裕國家的民主與貧窮國家的民主還是有差別的,所以我說,新加坡實行的是“優質民主”。
▲貴賓入神聽講,聯合早報原副總編嚴孟達先生(右),天府會名譽會長呂豔女士。
天府會顧問楊建偉教授說,一個國家的好壞,一是用人,二是決策。李光耀決策上是非常謹慎的,實踐證明,也是正確的。爲什麽新加坡發展的好,取決于李光耀的決策正確,用人得當。作爲一個大國,有一點失誤沒有關系,如中國的多次政治運動,不影響它的存在。而新加坡是經不起折騰的,一個決策失誤,就可能帶來滅頂之災,也許會使新加坡國家就不存在了。一般人都以爲小國好搞,很少能體會到小國的難處。
拿人們關注的賭場來說,新加坡反反複複研究了多少次,如果你不開人家會開,二來賭場對就業創收、旅遊等都有好處,反複比較權衡利弊後,結果還是開了,但是對本國人設立種種限制,不容許他們隨便進去。
對新加坡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許多國家都認爲,李光耀是“小國的大政治家”,2015年3月23日,在李光耀逝世時,聯合國和許多國家都隆重悼念,作爲一個小國的領導,這也是很罕見的。新加坡的經濟發展、國家治理、社會管理、人民生活水平等巨大成就遠遠超出了這個小國的國界,爲全世界所敬佩、所尊重。
原政務部長曾士生先生長期與李光耀共事,他深深感受到李光耀的兩個基本原則:
一是對外,新加坡有自己的主權和尊嚴。新加坡雖然小,但是也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不允許別國隨便欺負,因此自從1967年新加坡男性公民到了十八歲都服兵役,50年過去了,帶來了國家安全,當兵已經被新加坡人視爲男孩成長爲男人的重要程序。
▲天府會顧問胡逸山博士(就是第二期少年神童訪談嘉賓,少年神童,著名時事評論家)聽得津津有味
曾經有一個美國人在新加坡犯了法,要執行鞭刑,美國總統打電話來求情,但鞭刑還是執行了。曾士生先生說,沒有一個堅強的領導,就沒有一個堅強的國家。
二是對內,誠信爲本不能說假話。李光耀對自己和對別人的要求都一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身爲他的部下,他問了問題,不懂就必須承認,並承諾會後盡快尋找答案,就不會失去他的信任。不懂裝懂,敷衍作答,讓他形成錯誤的決策,他是不會原諒的。
訪談嘉賓永久名譽會長朱春曉是一位從事金融、地産生意的董事長,看了很多國家,最後決定選擇新加坡。
▲一個企業家,一個父親,對新加坡的情懷與奉獻~世界那麽大,爲什麽選擇了新加坡?
朱春曉說,看中的就是新加坡的教育。李光耀說過,要讓新加坡人得到全世界最好的教育。新加坡的中學生,素質很高,多次在國際競賽中名列前茅,基本上處于世界前五位的第一方陣。學生深受世界名校的歡迎,一些大學,對新加坡的中學生實行免試入學。新加坡的國大、南大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作爲企業家,朱春曉選擇了新加坡,作爲父親,也選擇了新加坡,朱春曉的三個孩子在本地讀書,都非常優秀,二女兒剛剛拿到A水准放榜7A的好成績。朱春曉表示,已經和孩子們取得共識,學成後回來好好服務新加坡。
天府會會長杜志強是中國的老知青,是 1977年恢複高考制度後的第一批大學生。他深情地說,我這一輩子,感恩兩個人,一個是鄧小平;一個是李光耀。
▲感恩李光耀先生,寄托緬懷之情。
“我大學畢業後在中國做公務員,一次來新加坡,看到很多華人,帶勞力士手表開奔馳車,當時非常羨慕他們。後來自己來到了新加坡創業,發現這裏的投資環境非常好。李光耀在新加坡創造了很多個“第一”,如:
- 首創一個以華人爲主體的國家,並且從第三世界跨入第一世界,徹底改變了上世紀華人“東亞病夫”的形象;
- 實行“雙語教育”,使國民都能掌握兩種以上的語言,爲與世界交流敞開大門;
- 實行種族融合政策,使各種族和睦相處;
- 實行組屋政策,保證“居者有其屋”,使人民能安居樂業;首創工業開發區,進行招商引資……”
當時的“四小龍”新加坡,還排在香港後面,現在新加坡人均GDP已經達到5.3萬美元,不但超過了香港的3.7萬美元,已經達到了韓國、台灣(均爲兩萬多美元)的兩倍以上,已經位居第一了,感恩李光耀一生爲新加坡付出的努力。
演講會上,大家對李光耀先生的人品尊敬有加, 李光耀先生在生活上也十分簡仆。一位來自安徽的記者說,李光耀和夫人柯玉芝曾經到安徽黃山訪問,在屯溪老街上,柯玉芝看上了一個玉佩,要價兩千多元人民幣,柯玉芝舍不得買,李光耀說,只要你喜歡,再貴的都不算貴;如果不喜歡,再便宜也是貴。聽到李光耀這樣說她就買下了。可見李光耀在生活上的務實態度。
主持人焦安之女士說,新加坡是我們的新家園,我們在新家園落地生根,每個人都有一個屬于自己追求夢想的故事。
▲焦安之承前啓後,進入引人入勝的嘉賓分享。
這個故事,就是身心靈融合本地,找到歸屬的曆程。不僅僅是融合,還要奉獻社會,很多會員都積極參加社區義工服務,通過義工服務,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李光耀先生所創立的制度文明建設。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中國幾千年來的古訓。今天的李光耀,就是天下華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典範。李光耀說過,我們得到什麽,一個成功的新加坡,我付出了什麽,我的一生。一個把一生都奉獻給新加坡的人,一個把人民放在心上的人,一個爲天下華人贏得榮耀的人,人民是不會忘記他的,今後幾十年、甚至幾百年,人們還是會紀念他、緬懷他。他在天下華人的心中,樹立起一座無比高大的永恒的豐碑!
精彩的演講與分享贏得現場陣陣掌聲,提問環節,更是氣氛熱烈,無論是天府會員,還是土生土長的本地嘉賓,都有感而發踴躍提問,在台上就坐的曾部長、鄭教授、楊教授、朱總也給予不同角度的回應。
▲熱烈的互動問答時刻
▲主賓曾士生先生(中)通過分享在李光耀身邊工作的故事,來回答提問。
▲天府會顧問楊建偉教授(右二)滿懷激情分享李光耀先生終身學習的精神。
演講會在濃濃的感恩,緬懷氣氛中圓滿落幕,隨後,由主賓曾士生先生帶領大家移步“We Built A Nation”李光耀先生展示廳, 細心爲大家講解陳列品的故事,圖片上的曆史背景。
▲曾士生爲大家講解新加坡建國展與李光耀先生生前使用的物品。
看到一代偉人生前使用的物品,大家心中更增添了對建國總理的愛戴和懷念,也更感受到今天擁有的生活環境來之不易,珍惜擁有,將緬懷之情化作更大的力量,經營好事業,建設好家庭,服務社會,貢獻國家!
▲准備好了,大家排隊簽到啦!(左起)虞美華、韓民、萬淑敏
▲熱切期待開場。曾珍副會長(左二),蔔卉(左一)、馬龍雲(右一)和嘉賓袁金榮
▲貴賓,總理公署謝汝源司長(右一)專注聆聽
▲焦安之回顧李光耀感言~“我作出了一些強硬的決定,好把事情辦妥,可能有些人不認同,認爲我太苛刻,但是存亡關頭,我們一定要確保新加坡成功,就是這樣,到頭來,我得到了什麽?一個成功的新加坡,我犧牲了什麽?我的一生。” 偉人音容宛在,現場無不動容。
▲太精彩了,趕緊拍!
▲會心一笑
▲目不轉睛
▲聚精會神
▲在曾部長的講解下,大家更增添了對建國總理李光耀先生的敬重與緬懷,珍惜擁有的美好生活。
▲天府人的故事(大合影)):心懷感恩緬懷國父李光耀,努力打拼,更好地奉獻社會。
▲感謝辛勤付出的籌委會義工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