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加坡社會價值觀調查新鮮出爐,結果一點都不意外,“怕輸”榮登第一。在2012年和2015年政策研究院也做過相關調查,“怕輸”永遠都“金榜題名”~
這次入圍的五大詞彙是:怕輸、投訴、好競爭、教育機會、關懷老人。
新加坡的“Kiasu”
新加坡式英語中有個獨特的詞彙“Kiasu”,源于福建語“驚輸”,意思是“怕輸”,害怕事事落後于人。
官方解釋是,這個詞專門形容那些由于害怕錯失或者失去,而引起的焦慮或自私的行爲。
爲了全面解釋“怕輸”,新加坡人還自創了一套A-Z的“怕輸哲學寶典”。
“Kiasu”已成爲一種現象級
Kiasu在1990年第一次出現在新加坡的議會文件中,它的原句是在講希望政府也能做到不患怕輸綜合症(Kiasu Syndrome)。
從此,這個詞就火遍了新加坡,使用頻率超高,很快就被收入到牛津詞典當中。還榮登新加坡搞笑寶典SGAG~
五毛翻譯:
日本人:如果有人可以做,我也能做。如果沒有人能做,我必須做。
馬來西亞:如果有人可以做,讓他去做好了。如果沒人能做,我還能做啥呢?
新加坡人:如果沒人能做,那我最好也不做。如果每個人都做了,那我絕對絕對狗帶也要做。
《Mr.Kiasu》是90年代火遍新加坡的卡通人物,他凡事都怕輸,事事爭第一:
還被翻拍成了電視劇…..成爲了一部超經典的情景喜劇。
在新加坡有一類被稱爲“Kiasu Burger”的漢堡。它的特點就是,讓怕吃虧的人都能超級滿意。因爲它…..超!級!大!放圖感受一下:
家長社區更是hin炫酷,這個充滿了各種補習信息、學校排名、教學質量評估的網站,直接被命名爲Kiasu Parents,即“怕輸家長們”社區。
大人們“怕輸”成日常
別人排隊我也排,大家都買我也買…..反正一定不能搶不到好東西,輸給別人。
害怕沒有座位,未雨綢缪先占位。
悄咪咪天沒亮就去小學做義工的父親,爲孩子搶到名小學資源比啥都重要。
小孩子變成了“犧牲品”
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通病,在新加坡似乎更加明顯。小孩子成了這種“怕輸”文化的最大犧牲者。
精英教育下的小孩子
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小孩要參加高才教育計劃(GEP),錄取率只有1%左右。
90%的GEP學生會在PSLE小六會考中名列前10%,80%的GEP學生會通過直升計劃(Direct School Admission – DSA )直升中學。
而只有上好的中學,才很有可能上好的高中,然後進入錄取率20%的新加坡兩所頂尖大學NUS和NTU。
Kiasu到極致的重壓童年
在這樣的情況下,新加坡的小孩的童年可謂壓力重重。之前的家庭支出調查顯示,家庭花在補習班的費用有11億新幣。
120萬家庭的孩子需要去補習中心學習,這個數字占新加坡家庭數量的90%。
新加坡介于13-19歲的孩子中,85%小孩每周要課外補習4小時以上。
如此重壓下的新加坡小孩,由于長期用眼,近視率高達80%。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2017年公布的一項調查,新加坡學生對于學業的焦慮程度高于經合組織的平均率。76%本地學生應考時會感到焦慮,高于平均的55%。
怕輸文化可怕嗎?
BBC曾經針對新加坡的怕輸文化,做過專向的調查采訪。面對這樣“爭強好勝”的性格,各方持有不同的態度。
支持方: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政策學習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梁振雄博士將Kiasu解釋爲是一種生存本能。
在他看來”新加坡人永遠都牢記一定要自力更生,靠自己,要未雨綢缪,那種一定要爭先的心理已經成爲新加坡社會精神的一部分。”
參與調查的新加坡籍父親林先生說:
“我們的祖先通過自己的競爭力而幸存下來,所以我們做了父母之後,就要把這種精神傳給下一代,從小就要開始。”
“我們沒有選擇,我們不能放棄,因爲保持競爭力是我們唯一的資源。沒有水源,沒有食物,沒有土地 —— 只有爭當第一我們才能幸存下去。”
反對方:
新加坡議會議員郭曉韻認爲,“這種態度僵化了商業中的創意性,那些怕輸的企業家們目光短淺,只顧及眼前利益,而沒有長遠眼光”。
新加坡文學評論家魏俐瑞說:”這種所謂怕輸行爲還是很有爭議的。雖然沒人喜歡遇到這種行爲,但他們自己卻毫不猶豫地這樣做。當我們看到這種行爲,心裏會感到有點畏懼、不高興,還有尴尬。”
面對Kiasu這樣一個富有爭議的社會價值觀,你同意哪一方的觀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