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信用卡,也算是資本主義的萬惡金融産物之一,小小的便捷變勾引你無限的消費欲望。彈指一揮間,嘩啦啦的銀子就從指尖溜過了,也無怪衆多卡奴們多卡並用的倒還款時間差了。但這借來錢,拖銀行再久,總是要還的。所以可不要小看這小小的信用卡,按照經濟學理論,它可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産物。想想,銀行爲什麽要白白借錢給你不要利息,除了向商家收取手續費之外,它認爲借給你比借給那些死皮賴臉的國企壞賬率要小很多。而你突然來了一筆未來的工資,杠杆的消費效應就明顯了,所謂腰包鼓了,買什麽不財大氣粗呀;看那美美的銀行廣告:在你需要大額支出的時候,銀行會幫你的…當然,幫忙自然要給利息的。而商家呢,便利了你的消費,增加了銷售,在來點促銷,信用卡用戶專享什麽的,那點手續費又算什麽;更關鍵的一點,別的商家都提供信用卡支付了,而你只能用現金,你關門是早晚的事情。這就是食物鏈條,環環相扣,再加上無孔不入的全球化趨勢,也就迅速養肥了Visa與Master這兩家最大的信用卡公司。
千萬不要混淆了Visa/Master與各大銀行之間的關系。農業銀行是農業銀行,中國銀行還是中國銀行,但爲什麽他們的卡上都有一個Visa或者Master的標志捏,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支付的通道。首先Visa或者Master公司分別與各大銀行簽署了互聯協議,這樣你在任何一個銀行的POS終端機刷卡時,你的消費就通過Visa或者Master的網絡傳遞到相應的銀行爲你預支,月底再由相應的銀行給你寄賬單。所以說到底,Visa與Master是爲所有的銀行搭一個中介平台,這樣所有的銀行的POS機都可以互聯互通,Visa與Master相應的收取手續費而已。咱天朝就是聰明,爲啥手續費白白讓你visa或者master賺去,所以天朝也弄了個銀聯,所以你的銀行卡上除了Visa或者Master標志以外,又多了一個銀聯。所以本質上說阿裏巴巴的支付寶與Visa,Master或是銀聯都是同一性質的支付中介。只是支付寶更狠點,它集中了各大銀行的錢用作其他投資,算是銀行上的銀行。
所謂中國有中國的銀聯,美國就有美國的American Express(美國運通),新加坡嘛也搞個NETS。但是出了國門就不太靈光了,因爲別的國家爲啥要認你的銀聯捏;所以Visa與Master就開始大行其道起來。這就是大魚吃小魚的結果,Visa和Master說了,我整個歐洲都能刷,你這小小津巴布韋敢不認我的Visa/Master,我全球的銀行資本可以把你的國家刷下來。再說了,我可以完成全世界的貨幣彙率轉換,你還如此費盡心思吭哧吭哧搭網絡簽協議幹啥呢?直接用我的好了嘛。所以你不會再看到第二個Visa或者Master了,這就叫Network Effect,呵呵。但大國還是要NB一點的,比如NB哄哄的美國,除了把資本進行全球輸出,這美國運通也跟著美元飛來飛去。再看看咱天朝的銀聯,也隨著國人鼓脹的腰包走向世界,在外國算刷銀聯還是Visa/Master劃算,主要看其兌換手續費與兌換的彙率。但有一點,銀聯提供一些貨幣的直接人民幣彙兌(比如美金、港幣、新幣等),而Visa/Master還需先彙兌成美金,美金再彙兌成人民幣。所以大體說來,在境外使用銀聯網絡刷卡會較Visa/Master更有優勢。銀聯取現咱就不表了,中心思想就是,走哪個網絡,就向哪個網絡的老板交手續費/換彙。所以你開始明白爲啥銀聯給的彙率要比中國銀行外彙牌價上差那麽一點,人家可不是活雷鋒。
今天YY一下新加坡的信用卡申請,來新你會慢慢發現新加坡是一個信用卡使用異常成熟泛濫的地方。你的衣食住行都會和信用卡沾上邊,這也就催生了各式各樣的rebate(返現)與折扣促銷。好像你恍惚間就被劫持到這個無形的消費火車頭上;比如去超市買同樣的東西,別人刷卡無端端地拿到折扣,你卻只能用白花花的銀子,于是你也跟風般的申請,等到大家都上了船,才猛然發現,這是一條紙醉金迷的不歸路。但上了賊船,銀行,商家各色人等豈容你隨便下來,終究買單的還是我們這些消費者們。
當然,銀行家也並非傻子;在你沒變成PR之前,你的性質永遠是Foreigner,哪天把卡刷爆,拿本護照就跑路了,它是拿你一點招都沒有。但是資本家們對這些數量龐大的Foreigner自然也不會放過的,所以Debit信用卡就冒出來了,美其名曰借記信用卡,網絡依然是走Visa/Master的,但後付費變成了預付費,所以即使你跑路了,也得扒光你身上的錢。
令我頭痛的是,這張帶Master的Debit卡有效期居然是10年,而我工資的所有吃喝拉撒全都在這張卡上,並且很本質的一點,Debit 信用卡是沒有積分的,想到這心理就極度不平衡。本著風險分擔與安全用卡的原則,怎麽也該弄張信用卡耍耍。
新加坡的銀行多如牛毛,但真正對咱實用就那麽幾家,而我一眼瞄中的就是DBS與Citybank。DBS憑借吃下POSB一舉成爲新加坡最大,網點最多的銀行。而當初在新加坡寒窗苦讀的日子裏辦的第一張也是唯一一張銀行卡就是POSB的。呵呵,窮學生只圖它一個,超過500塊就不需要交年費。而Citybank的各式折扣與返現應該是最多的,而且基本上牢牢把持遍著布全島地鐵站的黃金位置,而它還有一個誘人的小項目,就是它的Debit Saving(借記卡)可以轉賬到咱天朝的任意銀行,手續費只要10塊(現在DBS也提供網上TT電彙了,但手續費要20塊)。呵呵,我早已習慣了信用卡的自動還款,無他,找同一家銀行也爲了圖個方便。
挑完銀行還沒完,每家銀行的信用卡種類也是花樣繁多的,比如:用于汽車加油的信用卡,用于超市購物打折的信用卡,用于吃飯打折的信用卡,用于坐地鐵公交的信用卡….所以你在新加坡看到一個人手持N張信用卡,那可一點都不奇怪了。銀行既然要吃你就得吃個底朝天,血不吸幹,怎麽可以隨便放過。而且信用卡也是有年費的,折扣大的信用卡最多免你2年的年費,折扣小的會給你免5年。所以一開始看到100多新幣年費,我心理又不爽了,心裏盤算著等到期了,就把信用卡取消掉。嘿嘿,資本家可知道你這些小九九。取消可以呀,那你辛苦累計的積分也是拿不回來的。索性就不要算了,淡定,我們要淡定。
誰叫我窮呢,並且還有一個近乎單純的想法,就是不想拿著錢包上班。這一卡通,還真有。Visa搞了一個Pay wave,就是無需簽名的小額(100新幣以下)支付,外加內置一自動充值的Ezlink(坐公交地鐵用的)。呵呵,如果手機的SIM卡也能實現這些功能,那就連卡都不需要了,帶著手機就行。這,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也會普及的。
好了,卡選好了,就申請吧。無論是City Bank還是DBS,都是可以網上申請的,當然也有在街邊的促銷員拉你入夥的,他們還不時給個小禮品啥的。因爲新加坡的犯罪成本極高(做錯事了,要打PP的),所以街邊促銷是可以相信的。但針對咱外國人,信用卡還是有些條條框框的限制。比如要提供工資單,年收入要到達一定標准,還要把你護照簽證一股腦兒的全搬出來,甚至要挖你的勞動合同。Citybank就是這厮,前後折騰我2個星期,又說這護照的臉不夠清晰,又死皮賴臉問我要勞動合同,我也死皮賴臉就是不給,結果還是把我給據了。好吧,轉投DBS,也問我要合同,我忽悠到: let me think about it。電話那端一聽就急了,行行行,您是我們優質客戶(P,對誰都會說優質),我們先給您申請,需要的時候再聯系。嗯,我笑笑的點點頭。過了一周,信用卡就突然到我家了。這裏有一點和國內不太一樣,只要你在卡背上簽上名就可以拿去刷了,什麽開卡激活都是浮雲。嗯嗯,冒用他人信用卡是要坐牢的,而信用卡的透支額度有限,風險遠大于收益,所以銀行也就敢如此放心的把卡直接寄給我了。
BTW:
各網絡彙率轉換
VISA:
http://corporate.visa.com/pd/consumer_services/consumer_ex_rates.jsp
MASTER:
https://www.mastercard.com/global/currencyconversion/index.html
銀聯:
95516客服
中國銀行:
http://www.boc.cn/sourcedb/whpj/
(感謝作者生活不在別處授權新加坡眼微信平台發布本文與網友分享。文章節選自博客:http://www.kuac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