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有一個詞叫“kia su”,是“怕輸”的福建話發音,當地人也時常自嘲自己處處kia su,他們甚至有一個家長論壇叫做kiasuparents.com(怕輸父母.com),擁有近3萬名注冊會員,這些Kiasuparents時常在論壇上分享資訊,交換心得。曾經有某位Kiasuparent,爲寶貝兒女選幼稚園,竟開出14大條件,就連廁紙夠不夠軟,也是重要考量!她認爲,如果幼稚園能把廁紙的柔軟度都考慮在內,用軟紙而不是循環紙抹幼童稚嫩的屁股,代表幼稚園設想周到。對于這樣“標新立異”的觀點,其他的Kiasuparent紛紛點贊,有家長甚至附和說:“經你提醒,上回我看到一間收費頗高的幼稚園,老師在孩子拉尿後都沒有幫忙擦屁股。”
幼稚園如此,小學更是不遑多讓。
新加坡的中小學生,大多只上半天課,剩下的半天,多用來參加各種社團活動。那麽,是不是中小學生們都很輕松、快樂呢?其實,還真不全是哪樣!盡管課業負擔小,新加坡學生卻不覺得自己過得很輕松。爲什麽呢?因爲,新加坡會從小學開始,就不斷地將孩子劃分等級,進行分流。
先說新加坡有一種非常獨特的“天才教育”制度,就是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選拔“小天才”。每年教育部的高才部都會統一出題,分爲英文、數學,同時涵蓋智力測試,在全國進行統一考試。如果家長不讓孩子參加選拔考試,還需要書面澄清理由。對于天才班的招生,不會出現任何特殊政策,不會因爲你是總統的孩子,就可以破格錄取。所有學生都必須通過特別考試篩選,機會平等,公平競爭。但每年只有極少數的學生會進入天才班,所以多數家長並不會大花氣力幫孩子擠進天才班。真正讓家長們緊張的,是小學六年級離校考試後學生的分流。
小六離校考試會把學生分派到三種不同的班,分別爲:特別班 (只收小學離校試成績優異者,每年約百分之五)、快捷班 (約一半以上),及普通班 (近百分之四十)。這將直接影響到他們中學畢業後申請大學的程序和前景。新加坡的學生從小學四年級開始就不斷地面臨分流,雖然近年來在家長的投訴下,國家對分流方式加以調整(把按總成績分班改爲按單科科目成績分班),但本質沒有改變,依然是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
對于從小學起就把孩子分流,家長們也是頗多抱怨(新加坡導演梁志強拍攝過一部電視連續劇《小孩不笨》,講述三個普通班小孩如何應對學業和家庭壓力的故事,就很有代表性)。但整體上,以華人爲主體的新加坡社會仍認同這種分班制,竭盡所能幫助孩子提高成績。跟中國人一樣,新加坡人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教誨在華人心中根深蒂固。因此沒有課的下午,許多孩子們會被送去輔導班上課。本地開設的輔導班非常之多,在居民區,如果你打開信箱,一半的紙張是各種輔導班的廣告,科目和價格均明碼標示。
“本地學生去上輔導班的很多,我們從國內過來的人都體驗過小時候上學的辛苦,不想再讓孩子那麽累,所以我只送女兒去了一個英文寫作班”,周女士說,“關鍵是,她的好朋友們都在那個班上,雖然她自己也說沒覺得輔導有多大的作用,但讓她退出她也不太願意。”周女士在新加坡一所國際學校從事華文教學,據她觀察,這種kia su文化甚至傳導至洋人社群。“以前洋人是很relax的,他們覺得孩子在學校快樂就行了。但是這幾年他們經濟不行了,視線轉移到亞洲,覺得孩子從小掌握華文對以後的發展是一個advantage(優勢),不僅要求學校加多華文課課時,還開始研究華人的教育方式,也kia su起來了。”
kia su導致的催谷現象經常引起討論,年紀小小就上這麼多補習課堂,追逐分數,是好是壞?是否揠苗助長?部分家長固然不想在教育競賽中陪玩,但另一方面,是否又怕子女落後于人,無奈加入競賽?哪一個育兒方法對孩子最好,難有標准答案,究竟是從小就加入追逐分數的競賽,還是相信早期學得少、減壓力,大點才起跑,對孩子日後反而更好?
2013年10月的時候,新加坡一班小六學生和家長,在小學會考後焚燒習作、參考書 “慶祝”。照片在網上瘋傳,引發軒然大波,部分人批評學生、家長,指行為不妥當,但亦有部分人反思,從家長的“怕輸”變成孩子的“怕書”,大部分孩子說讀書很苦、沒有樂趣,學習成爲給孩子帶來壓力的事,令孩子甚至要燒書減壓!
台灣學者洪蘭曾指,教育孩子的重點,不應該是斤斤計較考試考了多少分,而是對孩子生活習慣的養成、敬業的態度和待人接物的禮儀,以此說出人格和情操比分數更重要。誠然,各類培訓班可助孩子贏在起跑點,取得好的面試、學術分數,但要在長途人生賽中跑得好,品格的教育更重要。
其實,在國外,爲減輕孩子的讀書壓力,有家長提出很多不同的學習法,例如紐約近年便出現“慢養”運動(slow parenting),部分家長推崇較遲才學習閱讀的教育法。本月,在廣州,更有400多名家長因不想讓過早的學習競爭,抹殺孩子純真的天性,要求“在家上學”,自行教孩子,摸索另一條教育之路。
文/童書出版媽媽三川玲(新浪微博:@童書出版媽媽三川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