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堵車是人們經常遭遇的煩惱,但在新加坡,那裏不但環境好,道路也暢通。在采訪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時我們可以感受到,暢通的現代化交通需要人人付出。
由于國土狹小,新加坡政府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特別是軌道交通,目標是到2030年使公共交通承擔早晚高峰期總運量的75%。目前,公交出行分擔率高達70%,這在全世界都少見。而對于私家車的發展,新加坡政府嚴格控制,采取控制車輛增長和限制用路相結合的措施。即使在特殊情況下,車輛增長速度也不得超過道路增長速度的2%至3%。目前新加坡私家車擁有量是62萬多輛。
新加坡“買車難”,原因是想買車必須先拍到一張“擁車證”。購車者先向政府申請,交上1萬新元的投標費,投標購買一張有效期爲10年的“擁車證”,才能買車、注冊。每個月交管部門會發出一定數量的“擁車證”,公開標售。因爲數量十分有限,所以標價一直上漲,現在購買一張“擁車證”至少需5萬—6萬新幣(約合25萬—30萬元人民幣)。10年期滿後,車主想繼續用車,必須再支付一筆費用,但這次更新的“擁車證”有效期是5—10年。第二次“擁車證”有效期到後,就不能再擁有,必須重新通過拍賣獲得。
新車價格高也讓新加坡人望而卻步。新加坡對所有進口新車一律征收45%的進口稅,對舊車的使用年限也有明確規定,汽車壽命超過10年,道路稅增加10%,超過14年增加50%。所以一輛大衆高爾夫,在中國15萬元人民幣左右,在新加坡是60萬—70萬元人民幣。
有了車子,上路也貴。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對于國土狹小的新加坡來說,道路也是稀缺資源,不能人人都想著開車上路,否則道路“早就癱瘓成停車場了”。從1998年開始,新加坡實施電子道路收費系統,在進入市中心的各條主幹道與高速公路上都建有電子收費閘門(ERP),共計71個。凡有車輛通過,屏幕上就會顯示對該車輛的收費情況,如小型汽車0.5新元,《環球時報》記者乘坐的中巴(10人以上)收費1.5新元,據說最高的有6新元。不同路段、不同時段收費也不同,越是上下班高峰期和擁堵路段,收費越高。最繁華的烏節路,相當于北京王府井和上海南京路,每個工作日與周六都要收費。
道路電子收費系統對于調節不同時段的車流量起到很顯著的作用,人們可以選擇繞道而行,或者在非高峰時段駕車,有效減少道路擁堵。還有人選擇在收“過路費”之前找停車場停車,再搭公交上班。此外,新加坡道路的單行線特別多,很多地標性建築看著近,開車卻得繞路。
爲解決民衆對車的追求,政府推出“周末車”,只能周末與晚上用,“擁車證”也便宜不少。如果平時哪個白天有急事必須使用,上路前先交30新元。
“新加坡每天發生多少交通事故?”面對記者的疑問,陸路交通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每天5起左右,由此新加坡街頭早已不見“流動崗哨”,甚至交警也銷聲匿迹,更不需要什麽交通協警了。
新加坡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已形成以地鐵和輕軌爲主、公交車和出租車爲輔助的交通系統,確保每400米或步行5分鍾就能到達一個地鐵站或快速公交站。一名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負責人表示,新加坡准備在未來20年,將目前的地鐵網從178公裏增加到360公裏,足以環繞新加坡海岸線兩圈,地鐵軌道密度將媲美倫敦。另外,新加坡還通過“強制爲公交讓路計劃”,給予它們更多的道路、信號優先權,以提高公交車速,使交通運營更加通暢。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