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眼按:大學校長不僅是本領域的專家,更要洞察學術界和業界的未來趨勢,帶領研究和教學工作跻身世界一流。南洋理工大學現任校長蘇布拉·蘇雷什(Subra Suresh)教授,之前是美國名校卡耐基梅隆大學的校長。(本文末尾有彩蛋!)
對于現在的熱門話題“工業化4.0浪潮”的內部講稿中文版,新加坡眼得到許可,首次公開發布。大量真知灼見,來自世界頂尖學術界的一線經驗和認知,希望給大家洞察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獲得一些有價值的啓示。
謝謝你,Valarie。各位下午好。謝謝你們今天能夠來到這裏,謝謝那些遠道而來的朋友。我剛剛見到了一位從尼日利亞趕來的傑出校友。所以真的很感謝你們今天能夠來到這裏,參加Nanyang Fellow MBA 20周年慶典活動。
據我所知,MBA項目成立于1999年。你們是參加這個項目的第一批畢業生,讓我們來回顧一下自從你們離開校園以後,NTU(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都發生了哪些事情。
我要講的不是什麽了不起的統計數據,也不是某個機構給出的客觀評估或排名,我要講的就是事實。我只想給你們講三組數據。我是一名工程師,所以我只靠證據和數據說話,而不是杜撰出來的信息。
首先要說的是第一組數據:2000年,NTU全體教職工發表了幾千篇論文,但如果只計算那些發表在頂級期刊上的論文數量,例如像《科學》和《自然》這樣排在世界前五或前十的期刊,或是經濟學領域內的頂級期刊。根據他們給出的數據,整個學校教職工發表的幾千篇論文中,這樣的文章只有兩篇。
時間快進到2017年,短短17年內,NTU學生和教職工在各個領域中排在世界前十的期刊上發表文章的數量,從2000年的2篇增加到了2017年的384篇。與此同時還發表了成千上萬篇論文和其他學術期刊文章。這是一項非凡的成就。這是我要說的第一組數據。
第二組數據,我們來回顧一下從2006到2016這10年時間。如果說文章出版是輸出,那麽我們來談一談輸入。
在座的各位有很多人都是金融從業者,所以我要用金錢來說話。2006年,NTU的年度研究費用,也叫做研究費用支出,大約是8千萬新加坡元,10年後的2016年,這一數字漲到了將近6億元。
年度研究費用是推動研究不斷進步的因素,從8千萬元漲到了近6億元。我們用這一數字在全球範圍內進行比較,6億新加坡元用現在的彙率1.3333來算就是4億5千萬美元。這是NTU的研究費用支出。我大多數職業生涯都是在MIT(麻省理工大學)裏度過,MIT的研究費用支出是7億5千萬美元。而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研究費用支出是2億2千萬美元。所以說NTU的研究軌道、研究方向、研究勢頭和研究動力都是相當出色的。這是第二組數據。
第三組數據是3個月前剛出爐的數據。它和今天這場座談會的主題有很強的關聯性,就是人工智能。在過去的5-10年中,NTU成爲了人工智能領域的引擎室。如果我來說這句話,可能沒什麽人會相信,如果這話從你們口中說出,可能更沒有人信了。
但最近日本的日經指數和荷蘭的愛思唯爾公司給出了一個列表。他們查閱了全球範圍內學術界、工業界和各地政府等所有從事人工智能研究的機構,查看了從2012到2016這5年時間內所有這些機構發表的文章總數和方案應用,還查看了同一時段內這些出版文章被他人引用的次數。
他們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得出了一個列表,排在最前面的機構意味著其員工發表的有關人工智能的作品被引用次數最多。人工智能在這裏只是一個寬泛的概念,當然還包括機器學習和相關的數據科學等等。
排在第一名的是微軟公司,排在第二名的就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微軟公司的作品被引用次數是6900次,NTU作品被引用的次數是6400次。令我們感到吃驚的是,谷歌公司才排在第6位。排在第3位的是中國科學院研究所。再接著往下看列表,MIT排在前十。但是北京的清華大學排在了第7或第8位。
人工智能領域將會通過我們現在無法創造的機會和無法想象的方式在未來幾年內塑造21世紀的面貌。而正因爲NTU在這個領域內有很大的優勢,所以作爲大學校長,我有這個權利介紹和誇贊我們的成就,我還要將這三組數據分享給你們,因爲對我而言,這三組數據比任何語言都更能表達出NTU在短短20年的時間內取得的成就。
▲(演講中的NTU校長)
我很榮幸在過去的25年中參與到其中,並向新加坡國內的一些組織提供了一些建議。所以對我而言,哪怕我只是這次偉大變革的一小部分,我也會感到極爲滿足。
下面我會講到你我都想討論的話題,也就是我們在大學裏所做的工作——學習的交叉點。我們每天在每堂課上所教授的內容,對學生和教授而言都同樣是新的學習經曆,包括課程研究和很多不同領域的前沿研究。這些內容給社會帶來的影響可能是我們能産生的影響中最重要的部分。
正如Nilanjan在他的導論中所說,數字技術正在改變21世紀,而其核心概念是由不同實體構成,其中包括關于向第四次工業革命(或者叫做工業4.0)轉型的世界經濟論壇。
衆所周知,這種情況已經不足爲奇了。但是爲了這次演講的完整性,我要用1-2分鍾的時間講一講這段曆史。
18世紀下半葉初期,也就是1760年-1770年前後,出現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指機械化過程中所使用的水和蒸汽代替了人類和動物勞動力。機械化也奪去了人們無數的工作崗位。但幾十年後,利用機械化生産貨物和提供服務的新行業又創造出了許多新崗位。這就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情況。
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在19世紀中期,大約在1850年前後。人們利用電力開始進行大規模生産,而大規模生産也徹底改變了工業面貌。
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個案例分析,我知道包括NTU在內的很多商學院都喜歡做案例分析,我們的系主任Bob Kennedy就是這方面的專家。我要介紹一個人的案例分析——安德魯·卡內基。
安德魯·卡內基在十九世紀初出生于蘇格蘭愛丁堡郊外的丹佛姆林區。他們一家七口人以編織爲生,住在蘇格蘭愛丁堡的郊外。因爲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出現,他們一家人失去了收入來源。所以他們別無選擇只能搬到其他地方尋找新的工作。
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下,他們一家人在1848年搬到了美國的匹茲堡。安德魯·卡內基當時只有18、9歲,沒有接受過完整的正式教育,所以他在一家鋼鐵廠當初級工人。10年後,他在28歲左右的時候買下了這家公司並將其命名爲卡內基鋼鐵公司。
當時,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勢頭正旺,他充分利用了當下的形勢。1900年,卡內基將卡內基鋼鐵公司出售給了摩根大通。這次出售讓卡內基成了全美國最富有的人。據說,他當時的資産淨值是美國當年GDP的1.5倍。
所以如果你把傑夫·貝佐斯的資産淨值比作美國GDP的一小部分,他在卡內基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據說安德魯·卡內基是當時全球最富有的人。
1900年,世界首富安德魯·卡內基發表聲明稱“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他想要在離開這個世界之前把自己所有的財産都捐贈出去。1919年,他去世了。他在這19年間把自己所有的財産都捐了出去。
如今,世界上有23家卡內基創建的慈善機構,超過三千所以卡內基名字命名的圖書館。其中最大的一個組織是位于紐約的卡內基基金會。位于紐約市的卡內基音樂廳也是聞名遐迩。這就是前兩次工業革命帶來的影響,其中一個是關于一個名人的案例分析。
▲(聚精會神聆聽演講的校友)
第三次工業革命涉及全球供應鏈,這次連通性轉型主要由微電子技術、互聯網和大規模的全球化促成。這些技術也帶我們進入了第四次工業革命。而從研究、教學和教育等方面來看,NTU處于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中心位置。我不僅是指工程、技術和科學等領域,還有商業、人文、藝術和社科等領域。這是爲什麽呢?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主要組成當然是機器人科學。
NTU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機器人科學研究團隊之一。所涉及領域有人工智能和數據科學、區塊鏈、物聯網、個性化醫療、智能醫療體系、包括地面車輛和無人機在內的自動駕駛系統等等。
所有這些技術都非常好,但是這些技術的社會影響、道德作用、政策作用以及人性的意義需要另當別論。所以我要花一點時間來分別講一講這幾點。這幾點也必然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組成。
這已經是第四次工業革命了,那麽這一次的革命與前三次相比有哪些特別之處呢?如果你去研究時間範圍,從第一次到第二次、第二次到第三次、第三次到第四次,會發現頻率是在逐漸加快的。這一點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更加明顯。
現在地球上有70億人,未來幾十年內,這一數字將上升到90億。事實上,到2050年,世界上人口最多的陸地將不再是亞洲,而是非洲。屆時,非洲將成爲擁有年輕人最多的地區。
從現在到2050年,技術和第四次工業革命給非洲帶來的影響將與亞洲要如何應對第四次工業革命同樣重要。而新加坡和NTU正位于這一巨大轉型的重要轉折點處。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另一個獨特之處在于,一個人不論生在窮國還是富國、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他/她都能用工業革命的尖端産物——移動技術進行雙向溝通。僅臉書(Facebook)這一個應用每天的用戶就能達到13億。隨著人們之間的互聯程度在不斷加深,他們有機會在這次工業革命中接收信息並參與到其中。
那麽有哪些顛覆性技術出現呢?有12項技術將在未來幾十年內迅速改變人們的生活。
移動互聯網技術當然是其中之一。我們使用的智能手機,最新款iPhone手機的功率甚至都大于阿波羅號載人飛船裏計算機的功率,而這座飛船當年將尼爾·阿姆斯特朗、邁克爾·柯林斯和巴茲·奧爾德林送上了月球。雲技術將各類文件數字化。
下一代基因體學。使用個性化醫療技術,我們能在1天的時間內根據一份唾液樣本的序列得出整個基因組序列,費用還不到1000元。生物學中的整個人類基因組項目之所以能進行要歸功于計算機科學和計算技術的進步。
當然還有先進材料、知識工作自動化。先進的機器人技術可以完成人類無法完成的工作或是那些不應該再由人類來完成的工作。儲能技術,從小電池到大電池。先進的石油和天然氣勘探與恢複技術、深層石油勘探技術、物聯網。
還有自動駕駛車輛,這也是NTU能排在世界前列的領域之一。我們的校園裏目前有一些自動駕駛車輛穿梭于宿舍區和教學區之間。在過去的三個月裏,我們和很多公司簽訂了協議,打算購入電動汽車並改造成自動駕駛車輛在校園內運行。這樣一來,NTU就能爲這一領域的革新出一份力。
我們不僅是作爲一家學術機構來做這件事,我們還與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新加坡政府和MRT共同合作連通這座占地200公頃(500英畝)的美麗校園,新加坡的國土面積只有NTU的400倍大。
世界上沒有其他大學的面積能達到所在國家國土面積的1/400。你在美國和中國做不到這一點。這是我們的特有優勢,所以我們必然要將校園當做測試平台,NTU作爲一家學術機構要幫助新加坡成爲世界上最早轉型成功的智能國家。
還有3D打印技術,NTU的3D打印項目團隊非常有活力。當然還包括各種形式的可再生能源。
▲(Nanyang Fellows MBA的校友 )
下面我來介紹幾個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優點。就在2周前,2名NTU的教授在YouTube上發布了一個視頻,這個視頻在過去三周內是YouTube上觀看次數最多的學術類視頻。
這兩名教授讓兩個機器人組裝了一個從宜家買來的椅子。雖然它們花了好幾個小時才組裝完成,但未來五年內機器人組裝宜家椅子的用時必然會大大縮短。這項技術能夠挽救很多婚姻,因爲組裝椅子可要比組裝桌子難很多。這只是列舉了一個技術給我們帶來的好處,他們之後肯定還會嘗試各種不同的東西。
NTU電子電氣設備(EEE)和計算機科學系有一個團隊的學生和教職工與老年人合作,研發生活協助類技術,他們將這些老年人的公寓改造成了智能住所,他們在電視屏幕上創建了老人的雙胞胎數字圖像。這樣一來,獨居的老人既安全又可以提升生活質量,這是這項技術帶給他們的好處。
說到協助生活,增強現實技術能夠幫助有視覺障礙的人群獲得更好的視力。這些都是技術有利于社會的熱議話題。
第三項研究是最近完成的研究,現在的計算機和機器人可以按照兒童的節奏來理解他們表達的意思並適應兒童的學習節奏,該研究表明患有孤獨症的兒童在與電腦或機器人交流的時候要比與教師溝通感到更加舒適,因爲兒童能夠按照自己的節奏去學習。這是另一個技術有利于教育的領域。
但這些技術也存在一些缺點。例如材料科學的進步,幾千年前日本使用的武士劍非常鋒利,很適合在戰鬥中使用,它也可以應用于廚房刀具,這項技術已經被用于切割蔬菜和肉類。
技術的兩面性是一直存在的。對于任何我們想實現的技術優勢,它都有可能被人們有意或無意地誤用或濫用。所以關鍵問題在于我們要如何將優點最大化、將技術帶來的危害最小化。
現在的顛覆性技術和先進技術將讓我們的生活發生巨大改變,這是這些技術的經濟結果。這裏有一份麥肯錫報告,你選用移動互聯網要取決于你相信誰。到2025年,移動互聯網的經濟影響力將達到4萬億至11萬億美元之間。
還有其他的一些技術,互聯網的全球産業將達到6萬億美元。當然可再生能源行業也會變得非常龐大,但與那些數字技術行業相比則相對較小。
還有一些職業將會受到影響,如果你打算從事法律行業或會計工作,現在這些行業已經出現了一些動蕩,這還要取決于你從事的是哪種法律或哪種會計工作。大數據和互聯網對金融、新産品和服務、研究資金管理、保險金和支出、風險管理與合規性産生了影響。比如在自動駕駛汽車領域就有很大的影響,誰應該負責?如果發生了事故誰應該負責理賠?是優步還是特斯拉公司?還是你這個被動的乘客?還是由其他人賠償?還有客戶分析、數據分析、實時數據分析。
以及供應鏈、庫存追蹤和供應鏈的徹底轉型,因爲3D打印技術的出現讓制造業變成了一個更加分散而非集中的行業。那麽這對新加坡這樣的運輸中心型國家會造成哪些影響呢?新加坡之所以是運輸中心得益于其地理位置,如果供應鏈變成全球分布模式,那又會産生哪些經濟影響呢?
▲(2018年5月5日,Nanyang Fellow MBA 20周年慶典活動現場)
所以會有很多深遠的問題會隨之産生。有些行業會發生顛覆性變化。就機器學習技術而言,如果你從事的工作與報告閱讀和寫作分析有關,自動交易系統將讓你的工作發生顛覆性改變。所以你應該先行一步。
就大數據而言,我們再也不想要人工進行客戶分析工作,因爲機器的處理速度更快或者是處理的數據量會更大,進行信用風險評估。
我們還看到機器人視覺處理器的出現。如果你在嘉信理財有一個財富管理賬戶,他們創建了一項技術,但我發現當市場走勢較好的時候機器人視覺處理器會顯示市場不是很好,中間有時間延遲。
如果你能幸存下來,你要好好地審視這個形勢。如果你的績效指標根據管理費用和利潤而增加,那麽你的職業可能就會遇到問題。
市場平台,這些只是舉例說明可能遭受嚴重影響的一些領域。所以幾個月前,NTU成立了NTU人文科技研究所。爲什麽成立這個機構呢?因爲21世紀的這些技術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並不是因爲這些技術本身多麽優秀,或推出的速度有多快或推出的方式有多好。主要還是取決于它對人類的影響以及人類如何去使用和適應技術。
現在技術變化的速度就是,機構、政府、決策制定者和全球機構制定政策法規的速度跟不上新技術湧現的速度。我們從自動駕駛車輛這個領域就能看出來。那我們要如何保證技術的正確屬性呢?
這絕對是新加坡南洋商學院這種久負盛名的商學院需要研究的領域。我們不僅關注金融和管理,它同樣也會給社會帶來一定影響,尤其是像新加坡這種國家,既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也是創造財富和聚集財富的地方。
所以我校的人文科技研究所最初將主要關注三個領域。一是負責任地創新,這裏的關鍵詞是負責任而不是創新,因爲我們的創新技術已經不少了,我們要如何做到負責任地創新。二是新型亞洲城市,因爲城市化是21世紀初期的大趨勢之一。
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區,那麽城市化在亞洲起到怎樣的作用?新亞洲意味著第四次工業革命時期會出現越來越多的智能城市、智能管理和智能領導模式。
當不存在界限——不論是國家邊界還是區域界線——的大量數據成爲了政策制定的基礎,那領導力和管制意味著什麽?如果機器學習算法根據並非你所在城市或區域的數據向你提供政策指南,這類指南的相關性是多少?你要如何制止這種現象呢?
這就是我們要面臨的深遠問題。我要留給你們幾個問題去思考,我認爲這些問題至今還沒有答案,我也不知道答案是什麽,但這些問題會在未來幾年內改變你我的生活、改變所有南洋商學院畢業生的生活。
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我與其他人共同主持了一個環節,叫做未來生産顧問。另一位主持人是來自布魯塞爾的Sharan Burrow女士,她在一個負責協調全球所有工會的組織中擔任秘書長一職。
我們見過很多次面,她跟我說,據他們預測,現有的常規工作中有40%會在未來10-20年的時間內消失。40%,這是他們預測的數據。
你回顧一下之前的工業革命,無數工作崗位都因此而消失了,當然我們現在的全球總人口數比之前要多很多,但工業革命創造出的新工作崗位要比它取代的工作崗位多,只不過是工作的種類有所不同,而且要花上幾十年的時間才能出現新的工作崗位。
但這一次工業革命的節奏如此之快,人們沒有耐心再等個幾十年,因爲他們面臨著失去收入來源的風險。這次工業革命同樣還造成收入、教育和機會的嚴重兩極分化與不平等現象。
因此,消極的政治動亂將會出現,而我們已經在過去幾年世界各地的領導人選舉中看出了端倪。如果新工作崗位出現的速度遠遠趕不上工作崗位消失的速度,我們就會面臨嚴重的全球性社會動蕩。
我們要如何避免這種情況出現呢?政府應該發揮怎樣的作用呢?高等院校應該起到什麽作用呢?這個領域內的各個行業和非營利性組織應該充當什麽樣的角色呢?這將是至關重要的問題。
對于高等院校而言,成爲一名受過教育的人在21世紀意味著什麽?如果你來到南洋商學院讀書獲得了本科學位,學士學位,當你離開校園的時候可能你只有22或24歲,你的職業生涯和你的人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你還要在這個世界上生活很長一段時間,到你90歲的時候你已經改變了很多次你的職業。
所以當你離開NBS的時候,你應該學習到哪些最起碼的知識讓你能在未來的6、70年中成功改變你的職業。這將是很長的一段時間。這就意味著今天你在經濟學、數學、金融和計算等領域學到的知識將讓你足以成爲終生的學習者,這樣你就不需要再回到大學獲得另一個學位。
我們當然希望你們都回來繼續讀書,但你們不需要了。作爲教育者,我們應該怎樣幫助你們成爲一名生産力高的公民呢?這個問題就是,在21世紀,人類意味著什麽?
有一個理論是,到2029年,我們將達到一個所謂的奇點。也就是說,據估計,2029年的時候,機器智慧將和人類智慧一樣可以做出很多重要的決策。
▲(從左至右:南洋商學院院長,NTU校長夫人、NTU校長,南洋商學院副院長)
但這並不能完全回答剛才的問題,因爲人類智慧相當複雜和微妙。舉個例子,就拿人類最基本的情緒而言,比如愛、尊敬、尊嚴、共鳴、同情、慈善等等。機器能理解同情是什麽嗎?機器能理解尊嚴是什麽嗎?
而對于中國人、印度人、歐洲人和美國人而言,尊嚴又有著微小的不同之處,這是因爲文化差異造成的。它取決于你的生活經曆,比如在一種文化中被視作有尊嚴的行爲在另一種文化下就可能是有損尊嚴的行爲。
所以機器能理解這些微妙的不同之處嗎?如果機器在無法理解這些概念的情況下開始處理大量數據並做出決策和提供政策指南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做?如果機器制定決策並給出政策指南,那麽人類是否能有機會越過這個奇點、通過人爲幹預來推翻這些決定,還是任憑它們控制?
我們無從得知答案,那麽我們現在要做些什麽來達到那個奇點?當然了,技術發展的速度要遠遠快于人類能力發展的速度。
(中文內容根據校長先生講話整理翻譯,未經他本人審核。歡迎大家自行查找英文,閱讀原版內容。)
新加坡眼:前面說好的有彩蛋呢?是的,關于工業化4.0,人工智能等熱門話題,NBS作爲理工背景深厚的商學院,還有更多廣泛深入的探討機會,“據預測,當今40%的常規工作將在十到二十年後消失。這一變化的核心就是全球諸多政策制定者所說的全球範圍內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或“工業4.0”。”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點擊這裏報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