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南洋早餐有三樣:咖啡、雞蛋和面包,當年的咖啡店已經很流行這套大家喜歡的早點。
▲傳統南洋早餐長這樣
放在炭爐上烘烤過的面包略帶炭焦味,用牛奶罐蓋將面包表層的黑炭刮掉,配上咖椰、牛油、生熟蛋和店家自制的咖啡,就是一頓營養豐盛的早點了。咖椰、牛油的搭配有個美麗的俗名,叫做鴛鴦。
▲烤面包的炭爐有大有小,這是一般的格局
喝傳統咖啡少不了陶瓷制作的咖啡杯和咖啡碟子,從前商家還通過咖啡杯來打廣告,喝咖啡吃早餐之余,可以獲得新産品的信息。咖啡碟子是用來吃半生熟雞蛋用的,以黑醬油和胡椒粉來調味。吃過雞蛋後,把咖啡倒在吃完生熟蛋的瓷碟中,一來容易散熱,二來連雞蛋的殘漬都不錯過,雞蛋的余香和咖啡一起喝進肚子裏。
咖啡杯中有一款是以大紅花圖案來裝飾的。大紅花也叫木槿花(Hibiscus),是馬來西亞的國花。在新加坡獨立之前,新馬人民可以自由的互相往來,不需要護照。大紅花的咖啡杯在新馬共用,一直沿用至今,咖啡杯所保留的正是新馬曾經是一家人的曆史。
▲現在依舊常見的大紅花咖啡杯
至于那份傳統早餐少不了的香濃咖啡,北方人用喝的,廣東人不喝卻“飲”咖啡,潮州福建海南人不喝不飲卻“吃”咖啡。不論是喝是飲是吃,目的都是一樣,讓那杯咖啡流入胃裏,齒頰留芳。
關于吃面包,現在烘焙面包所使用的是電烤箱,很少能見到當年所使用的傳統磚窯了。當年,面包廠的日常作業是固定的,先起爐燒柴,將磚窯熱至300度。清理炭灰後,將一排排的面包置入窯中烘烤。第一輪的面包只需烘烤5分鍾,接下來三輪則分別爲10、15與20分鍾。經過幾輪烘烤,窯內的溫度已經逐漸冷卻,不適合烤面包了。
▲磚窯烤面包講究的是老經驗
磚窯不像電烤箱那樣,可以通過自動化的感應器來調制溫度,而是必須掌控木柴的質地、數量、濕度與溫度等,憑的是老經驗。此外,還必須處理熾熱的炭灰,是一份辛苦的藍領作業。
如果在家吃面包,一般上除了塗南洋風味的咖椰、白蘭他(Planta)面包油之外,還有入口的果醬,甚至更高級的澳洲牛油等。
在那個沒有冰箱的歲月,咖椰牛油容易變質,花生醬逐漸成爲替代的選擇。打開花生醬的蓋子,最先觸目的是浮在表層,幾乎整寸厚的肥油。食用前必須將整罐花生醬攪勻,否則剛開始時滿嘴都是香滑的油脂,吃多幾天後,底下的花生醬沒占到肥油,都是硬邦邦的。
也許在那個年代,我們不是走路爬樓梯,就是跑步追巴士,運動量都很充足,對這些肥油有免疫力,怎麽都吃不胖。
到了坐著的時間長,容易發福的當下,當年曾經風行一時的品牌,已經被打著無膽固醇又不油膩標語的Planters、Skippy等美國商標所取代了。
南洋早餐:傳統與現代的結合
如果我們認爲吃面包喝咖啡,就是新馬華人“傳統早餐”的全部,那只對了一半。其實南洋早餐並不那麽傳統,而是來自洋人家庭。早期的海南移民“跑洋船”,在船上當侍應生,有些則在洋人和西化的峇峇家庭當廚師,他們將西式的飲食料理南洋化,通過海南咖啡店將洋人的早餐轉型爲中式料理,加以普及化。
這些海南咖啡店起源于上世紀20至30年代,是單身男人常去吃早餐的地方。二戰結束後,好些咖啡店業主放棄業務回去家鄉,才逐漸由福州人取代。
▲從前的咖啡攤。圖片來源:NAS
新加坡是到了上世紀60年代,才有電視節目。在電視還不普及的年代,這些傳統咖啡店成爲平民大衆聚會交際,邊吃早餐邊互通資訊的消閑場所。一路延續下來,今天我們才能吃到典型的南洋早餐。
現在到咖啡攤吃南洋早餐,那杯熱騰騰的飲料還還融合了各種本土語言和民間創意。比如:
——咖啡加奶:Kopi。
——咖啡加糖: Kopi-O(O就是烏,福建話)。
——濃咖啡加糖:Kopi-O-Gao(Gao就是厚,福建話)。
——咖啡加少量的糖: Kopi-O-Xiu-Dai(Xiu-Dai就是少糖,源自廣東話“少底”)。
——咖啡加多些糖: Kopi-O-Ka-Dai(Ka-Dai就是加糖,源自廣東話“加底”)。
——咖啡加淡奶:Kopi-C(C就是Carnation Milk,老字號“三花淡奶”)。
——咖啡不要奶和糖:Kopi-O-Kosong(Kosong就是什麽都沒有,馬來話)。
——濃咖啡不加水加少量的糖: Kopi-O-Ti-Lok-Xiu-Dai(Ti-Lok就是直落,福建話)。
▲看圖說話更直觀
如果想更換成其他熱飲,可以選擇:
——踢球:Milo。 Milo的罐子上有小孩踢球的圖案。
——大家好:Horlick 好立克。當年好立克的電視廣告有“大家好”的歌詞。
吃一頓南洋早餐竟然有那麽多花樣,請問你會不會“buay tahan”?(福建話+馬來話:受不了。)
▲當年典型的咖啡店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