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首發于新加坡《聯合早報》10月25日
中國電子商務的引領者馬雲在杭州雲棲大會的演講中稱,“電子商務”這個詞可能很快就會被淘汰,阿裏巴巴集團從2017年起,將不再提“電子商務”這一說法。
互聯網經濟大師的演講仿佛“一語驚醒夢中人”,被無數投資人、創業者狂熱追捧的“電子商務”概念,終將返璞歸真,成爲未來世界經濟增長“一艘過渡的船”,並融入到五個新驅動引擎中: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與新能源。
▲1995年,亞馬遜集團網站上線時的“菜鳥”模樣
以1995年美國亞馬遜集團設立商業網站爲時間節點,短短20年的時間,今日全球的互聯網用戶已經超過了30億人。電子商務的先行者正是因爲把握並運用了互聯網技術,産生了電子商務這一與互聯網大數據時代完美契合的商業模式。中國作爲新興經濟大國,近年來智能手機用戶迅猛增長,至2016年已經超過6億人。這一龐大的移動互聯網用戶基數,也給中國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並引領世界潮流,提供了必需的規模經濟效益。
但電子商務始終是實體經濟發展的載體及助推器,如沒有實體經濟的支撐,電子商務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阿裏巴巴集團憑借電子商務的線上模式概念,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後,就逐步開始了從線上到線下的投資布局:創立物流企業“菜鳥網絡”;入股實體商業的“銀泰商業”及“蘇甯電器”;創立文化産業的“阿裏影業”及“大地影院”;入股體育産業“恒大足球”等等,都是在打造從實業制造到平台銷售的全方位商業閉環模式。
▲王健林與馬雲兩大高手的“華山論劍”,贏家卻是如周伯通般可以左右手互搏的“實體+互聯網”
中國首富王健林先生,擁有中國最龐大實體零售資源的萬達集團,在完成了以萬達商城爲基礎的實體零售線下布局後,也開始往線上發展,在2015年正式上線“飛凡”商業網絡平台,打造“實體+互聯網”的全面商業解決方案。在強調實體購物真實體驗的同時,也把衍生于互聯網大數據的忠誠會員制,積分獎勵制,精確營銷推送制結合在一起。因此,無論是馬雲還是王健林,都殊途同歸地實踐了如何利用互聯網新科技,打造出“新零售”這一全新經濟引擎。
王馬這兩位中國經濟風雲人物的身體力行,也給了傳統經濟企業界寶貴的啓示,那就是電子商務與實體經濟之間並非“零和遊戲”,電子商務並不能完全取代實體經濟。各行各業在經濟轉型階段,要敢于擁抱新科技新技術,並通過提高生産力來實現本身産業模式的更新換代。通過使用互聯網科技及大數據,制造業可以更精准地爲消費者生産出量身定造的産品;零售業者則可以通過分析消費者習慣,利用已有的實體資源爲消費者創造出更全面完美的消費體驗。終端消費者更可利用開放及透明的網上資訊“貨比三家”,並就近在實體購物商場中親身體驗産品的真實品質。
▲新加坡烏節路購物天堂地標 – ION
從單一模式的“電子商務”進化到全方位綜合的“新零售”,在規避了因爲産品單一克隆化而導致的“價格戰”紅海後,制造-銷售-消費的每一個經濟環節都能真正受益,形成良性循環。隨著經濟産業鏈中的傳統制造及零售業的升級轉型,世界經濟將完成築底並迎來新一輪的經濟騰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加坡作爲亞太區著名的“購物天堂”,近幾年來因爲跨國電子商務的激烈競爭,本地土地及人力成本的昂貴,外國遊客消費習慣的改變,導致了整體零售業呈現疲軟勢態。因此,貿工部日前也宣布推出零售業轉型路線圖,結合政府、制造商、零售業者、消費者等各利益方,把多渠道銷售作爲我國零售業的主要推動力。相關轉型將包括了四個核心方面:以創新驅動行業增加營運收入;以新技術促進生産力提高;培養出高生産力的從業團體;以及零售企業的全球化拓展。
未來30年,將是世界經濟及人文社會發生滄海桑田式巨變的時代,伴隨著互聯網科技、電子貨幣支付、人工智能以及新能源運用,未來社會在淘汰大量低生産力工作職位的同時,也會産生衆多的新工作機會。新加坡作爲一個開放經濟的城市國家,生活在全球化時代的國人,無可避免地需要在職場上迎接全新的挑戰。這也正是我國政府未雨綢缪向國人推出“技能創前程”計劃的初衷。
感謝作者楊瀚森(微信號:HansonSingapore)授權新加坡眼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