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分享的《魔法親親》是一本助于緩解分離焦慮的繪本。有人心想,“分離焦慮”字面上理解貌似就是孩子和爸媽分開之後會焦慮的意思吧,這沒什麽,哭哭鬧鬧過幾天就好了。可是有的媽媽一定經曆過寶寶像考拉一樣粘著你不放的狀況,本以爲再大點就沒事了,可是越來越怕生,對環境觀察的時間越來越長。
分離是孩子要學習的重要一課,扪心自問,成年的我們真的知道怎麽面對分離嗎?成長的路上與同學、好友的分離,成爲大人的我們和戀人和親人的分離,我們真的處理得毫無遺憾嗎?坦白地說,這極可能是我們缺失的重要一課。
精神分析大師Bowlby抛出過這些問題:
- 爲什麽一個孩子會在媽媽不見的時候感到痛苦?孩子在害怕什麽?
- 他/她爲什麽應當感到焦慮?爲什麽孩子會緊緊粘住媽媽唯恐她再度離開?
與分離相對的是在一起。在出生後的六個月裏,嬰兒與照顧他的人(caregiver),一般是媽媽,逐漸建立了“依附關系”,在一歲時達到高峰,直至一歲半。在“依附關系”中,媽媽被當做安全地帶。
Bowlby在當住院醫師時,注意到一位因病住院而與父母分離的小女孩在兩周內的行爲産生的急劇變化。他把這些行爲詳盡記錄下來,整理成論文發表在美國醫學年會時,他的醫生執照險些被吊銷。因爲當時的人們不相信與依附對象分離對人的行爲會造成如此強烈的影響。
熟悉的人+熟悉的場景=安全模式
“ Anxiety in children is originally nothing other than an expression of the fact that they are feeling the loss of the person they love. ”
——SIGMUND FREUD ( 1905b)
當孩子感受到所愛之人的缺失時,焦慮成了孩子的一種原始的表達。當孩子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時,既定的安全模式也隨之受到了威脅。因而,這份焦慮會在不同的年齡發生,哪怕上了小學,分離焦慮也是普遍的。
在童年早期,面對分離,哭鬧、發脾氣、緊抓媽媽不放都是正常的健康的反應。每個孩子的焦慮程度和頻率因他們自身的性格氣質和成長環境而異,爸爸媽媽都可以通過一定方法緩解和安撫孩子的焦慮。
然而,有的孩子的焦慮並沒有緩解,哪怕父母傾盡了全力。其症狀表現爲:
a.離開家或與父母分開時,表現得很痛苦
b.一直擔心會失去父母,或擔心父母受傷
c.一直擔心父母離開後自己會迷路或被綁架
d.害怕獨自一人
e.做惡夢或不敢睡覺
f.一直抱怨身體不舒服,出現頭痛、胃痛、嘔吐等生理反應
注:出現三種以上症狀,且焦慮持續四周以上,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的狀況,則應及時尋求專業幫助。
透過現象看本質。其實,從分離焦慮的表現能窺見焦慮源于恐懼,而恐懼産生在一定的條件下,例如陌生的環境,轉換幼兒園或學校,親人或寵物的離世……都會觸發孩子內心的恐懼,産生“媽媽是不是不要我了”,“我不認識這些人,不知道怎麽辦”,“我沒來過這裏,我會不會回不了家”等想法。當媽媽這座安全堡壘消失的時候無異于世界的崩塌。
人類面對未知時自然而然産生恐懼。可是當因爲著急上班或手頭上有很重要的電話之類的狀況分散了注意力,爸媽很可能在可信賴的人(幫助帶孩子的家人)的“慫恿”下趁著孩子不注意偷偷離開。我們容易忽略了孩童的未知,因爲我們習慣了成熟的行爲與思考模式,在已形成的對世界的已知中無暇顧及孩童真切的需求。無論怎樣,請不要偷偷離開,那是在辜負和瓦解孩子對你的信賴。
Bowlby的依附理論中通過觀察孩童與母親分離時的表現和分離後的表現過程,提出了分離焦慮的三個階段:
——抗拒階段(protest)
一旦看不見媽媽就哭鬧,拒絕他人安慰,著急找回媽媽。
——絕望階段(despair)
當分離時間延長,孩子變得安靜,但傷心沮喪。
——隔離階段(detachment)
孩童會避開或排斥其他人,包括母親。
孩童的自我療傷會變成一種看似積極的消極抵抗。他/她不再爲媽媽離開而難過不已,長大後可以與人很好地交流,但很少付出真感情,因爲內心缺乏溫暖。
Mary Ainsworth在她著名的陌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實驗中,觀察母親們與她們一歲大的嬰兒之間的互動,從而分析總結人類不同類型的依附形態。實驗方法很簡單,在一個有玩具的陌生房間內,先讓母親與孩子玩一陣子,研究者觀察嬰兒和母親間的“安全模式”,然後讓母親離開房間,研究者觀察嬰兒的“分離焦慮”,然後請母親回到房間,記錄嬰兒對母親去而複返的反應,即“重聚行爲”。
由此歸納出四大類型:安全型、逃避型、抗拒型、錯亂型。如下圖順時針方向。
依附類型其實也適用于成人,尤其在戀愛中能凸顯出來~
不論孩子更接近哪一個類型,在往後成長過程中依然會産生分離焦慮。但是,這個類型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所以,我們要好好面對分離焦慮。
0-2歲的寶貝
1 回應當寶寶感到焦慮或不舒服時自然想要依附媽媽,如果媽媽總是可以給寶寶很好的回應,經過幾次充滿安全感的經驗,寶寶會更有信心自己去面對焦慮産生的恐懼。所以,刻意訓練孩子、不去抱孩子反而會加重分離焦慮。
2 預告
進入到陌生環境前,給孩子一個預告。通過分享照片、繪本、去場地周圍走走看看等預告式的行爲,讓寶寶對環境稍微熟悉一些,可以減緩焦慮程度。
3 示範
媽媽給寶寶的一個良好示範勝過無實際內容的語言鼓勵。孩子因爲信任媽媽所以模仿媽媽的行爲。在一個陌生環境裏,媽媽請先陪伴並示範,半小時或一小時後,孩子有了安全感,自然會離開媽媽向外探索。
4 觸覺刷
大腦處理情緒的區域與處理觸覺發展的區域高度相關,用觸覺刷給寶寶按摩,有助于情緒穩定性的發展。
5 父母的情緒管理
8個月以後的孩子很會察言觀色了,能分辨出批評的語言、負面的情緒。如果爸媽覺得孩子黏人、愛哭而産生負面語言,只會讓孩子更焦慮,更不願意、不敢離開媽媽。
6 躲貓貓
是的,你沒看錯!王宏哲《教孩子比IQ更重要的事》中,隆重介紹了躲貓貓遊戲。寶寶心智尚未成熟,對“物體恒存”有錯誤的解讀,因而擔心媽媽再不回來了。躲貓貓是一個讓寶寶知道媽媽不見了還會再出現的小遊戲,幫助孩子建立物體恒存的概念。
7 練習說再見
重要的事說第二遍:請爸爸媽媽不要偷偷離開孩子,這是在破壞孩子對你的信賴。請認真告訴孩子你什麽時候回來,並清楚地和孩子說再見。
2歲以上的孩子
1 訓練分離
從短距離、短時間的分離開始,明確告知孩子媽媽要去廚房洗碗,等一會兒回來,讓孩子知道分開後會再回來。孩子哭鬧著不肯的話,用數數或者唱歌的方式,了解分開的時間。當然啦,爸媽要說話算話,離開要幹脆,回來要准時。
2 分離儀式
揮手再見或者親臉頰、飛吻都可以成爲你和孩子間簡單的分離儀式,重點在于每次分離的儀式都是相同的。這樣的重複也是一種安全感,因爲同樣的一個儀式會讓孩子自動聯想到媽媽會回來的。
3 抱不抱
隨著孩子年齡增大,如果沒有主動討抱,應改讓孩子有更多獨立的活動空間,盡量減少把孩子抱手上或推在娃娃車裏的機會。
4 與孩子溝通
第一步:讓孩子說說自己的感受。“昨天,婷婷姐姐來家裏玩的時候你好安靜,一直坐在我旁邊。好像家裏來人了你會有點緊張,是嗎?”從一件具體的事情談起,聽孩子的回答。爸媽也可以分享給孩子,自己在他這麽大的年紀感到焦慮的事情或經曆。最後,簡潔明了地問清孩子最擔心的是什麽。不要草率地妄下斷論,請溫柔地冷靜地認真地告訴孩子沒關系,這些感覺都是正常的。
第二步:帶孩子了解焦慮,能自己發現是不是焦慮了。而不是讓孩子以爲自己很奇怪、身體有問題之類的。主要是三方面:身體感覺、想法、行爲。用自己的身體來引導孩子理解,例如:焦慮的時候,呼吸急促,頭暈、心跳加快,想要躲起來或者逃跑。
第三步:引導孩子回答兩個重要的問題。1.如果睡一覺醒來,你的焦慮擔心害怕統統神奇地消失了,你會做什麽?2.你的家人/朋友怎麽知道你不焦慮害怕了呢?讓孩子回答出盡可能豐富的答案,這是一個學習如何控制焦慮的過程。
其實,分離,對爸爸媽媽來說也不容易,當孩子哭鬧的撕心裂肺的時候,爸媽心裏甚至可能會産生內疚的情緒,並且伴隨著無盡的擔憂。可是當孩子每分每秒都占據你的注意力時,你會精疲力竭,也可能産生完全沒有個人時間的怨憤感。
以上情緒都是正常的自然的,只是請提醒自己,孩子正在通過分離學習信任你,正在走向自我獨立的路上努力著。
Reference:
- John Bowlby. (1973). Attachment and Loss VOLUME II Separation Anxiety and Anger.
-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conditions/separation-anxiety
- http://www.helpguide.org/articles/anxiety/separation-anxiety-in-children.htm#anxiety
- https://www.anxietybc.com/parenting/tools/talking-your-child-or-teen-about-anxiety
(感謝花花授權新加坡眼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