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還沉浸在約瑟林奪金的喜悅時,新加坡的保齡球世界冠軍王雷明,竟然在談及約瑟林的帖子裏,訴說了一件讓他“感覺很煩惱”的表情。原來這事兒,跟新加坡的外籍運動員有關….
王雷明是誰?人稱新加坡“保齡球王子”的資深帥哥一枚,大家可以看看形象。
▲(王雷明)
王雷明是現年38歲的新加坡保齡球運動員,曆史上最成功運動員之一,曾是賽場上的常勝將軍!拿過不少的獎牌….和獎金。
他是保齡球世界錦標賽上的冠軍;2002年的釜山亞運會上,王雷明又拿到了男子單打、男子三人賽、男子精英賽的金牌!2006年釜山世界錦標賽上,又獲得男子單打、男子全能賽冠軍。
王雷明在帖子裏說:
首先,我一生3/4的時間都是運動員,我總是夢想著,有一天能成爲世界冠軍,爲新加坡爭光。
我花了18年,才得以夢想成真。我認爲每個運動員,都和我有著同樣的夢想。幾天前,當我站在電視機前,看到約瑟林爲新加坡贏得第一枚金牌,我的心跳快的就像當年我在世界比賽上,扔出最後一球那樣。
當看到約瑟林站在領獎台,唱起新加坡國歌時,我留下了感動的淚水。真的特別爲約瑟林感到自豪!!!是他讓新加坡再次手牽手地團結在一起。真的是萬衆一心那種感覺。
大家一定很好奇,既然這樣,爲什麽我還很煩惱?
我煩惱的當然不是那個人(約瑟林)不是我…..我煩惱是因爲我認爲,這對我們其他還在奧運會賽場上爲新加坡奮鬥的運動員很不公平。我說的就是我們的外籍運動員。換位思考,如果你們是他們,會怎麽想?
她們在賽場上盡全力實現她們的夢想,爲新加坡爭奪獎牌。而我們卻在這裏貶低她們。朋友們!!!他們也是人啊,他們也是有感情的啊….
說真的,只要她們穿著我們國家顔色的衣服,拿著粉色IC(新加坡國籍)。對我來說,他們就是新加坡人,就是我們國家的一員!她們在這裏吃,在這裏住,在這裏建立家庭,把新加坡稱之爲家….爲什麽我們就不能張開手臂,歡迎她們呢?
榮譽也應該給每一位幕後人員,那些成功背後的人(教練、醫療團隊、管理團隊、媒體等等),沒有這些人,不管你是新加坡本土,還是外籍運動員,都不能成功的。
我真的希望那些仍然覺得外籍運動員爲新加坡升起國旗並不值得驕傲的人,請再次想一想….他們爲新加坡付出了努力和汗水,是應該被好言相待的,因爲他們現在被稱爲新加坡人,而不是其他。
還有,奧運會對新加坡來說,還沒有結束!我們還有機會再奪一枚獎牌!讓我們今晚一起,爲我們的乒乓球隊加油歡呼吧!(新加坡眼注:他說的是昨天,也就是8月15日晚上新加坡和中國的半決賽之爭,新加坡女子乒乓球隊0:3負于中國隊,今天晚上10點,將和日本隊爭奪銅牌。)
希望新加坡還能再得一枚獎牌!加油吧,新加坡人!我們是團結一致的新加坡!
▲(新加坡女子乒乓球隊,左起馮天薇、于夢雨、周一涵)
除了王雷明,新加坡資深記者李慧敏也在Facebook上發帖,聲援新加坡的外籍運動員。
李慧敏是新加坡知名記者,自由寫作人,BBC 特約記者。她本科畢業于中國南京大學中文系、碩士畢業于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系學院。李慧敏曾從事教育與媒體工作,對新加坡時事、區域政治等課題有廣泛的研究與涉獵。出版的書有:《成長在李光耀時代》、《新加坡,原來如此!》
李慧敏在原文裏,是這麽說的:
我們批評我們的乒乓球員功利,形容她們是垃圾,但垃圾能達到世界級水平那也真是奇迹。我們不是希望在2010年打入足球世界杯嗎?我們的S-League 也有好些是外籍球員,但我們的國家足球隊,到現在連世界杯的邊都沾不上哩!
運動員在體育競賽中展現的技術與鬥志有目共睹。如果你觀看奧運乒乓女單比賽,會知道本地球員可是傾全力去打的。于夢雨拼了命打了6局可惜攻不破朝鮮Kim Song I 的牢固防守,中國的丁甯也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Kim幹掉。能在世界舞台上跟頂級選手較量,我們怎麽能說他們是垃圾呢?
其實我很同情我們的乒乓球選手。她們爲新加坡披上戰衣出征,結果被人稱是惟利是圖的垃圾,在中國,她們又被人認爲是“被中國挑剩下的”。簡直裏外不是人。但她們熱愛的乒乓球運動,一心只想打球,既然有人賞識,願意保送她們到新加坡來,她們接受了條件那又有何不可?她們沒偷沒搶,也沒跟我們爭飯碗,何必惡言相待?
要知道,政府沒把錢花在這些球員身上,也未必會砸在你我身上。(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
可是爲什麽她們沒辦法爲我們奪得金牌?是基因問題嗎?還是因爲我們的運動員訓練計劃有不足之處?我不是專家,但我在想,如果丁甯或是李曉霞甚至是菲爾普斯被送過來長期受訓,他們的才能是否能得到發揮?
如果約瑟林的父母當初選擇大家所走的道路,讓兒子繼續留下來念書考O levels、升上初院後考A levels、然後服兵役、再升上國大,一邊念書一邊在新加坡受訓,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嗎?
有網友同意他倆觀點的~
“完全同意….只有運動員自己和他們的團隊才知道經曆過的困難。接受失望已經夠難的了,別把事情往最壞的一面發展。”
“跟你想法一致…說得好…希望那些生氣的人,滿嘴冒酸氣的人,遠離政治,不不管運動員是誰,都該爲他們歡呼。”
也有網友反對的…
“如果我們從中國引進的運動員,能打敗中國隊,我就相信你說的話。別天真了,你知道有個詞兒叫漢奸嗎。這詞在中國非常有力量,看看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就知道了。所以他們來這兒只是爲了錢。”
“爲什麽雙重標准?這些外國人才得到的,比我們本土人才多得多…哪兒有什麽平等”
“我們總是被要求尊重所謂的外來人才,但他們有尊重我們嗎?我們需要互相尊重,而不是單方面的。”
“如果你賺了足夠的錢,你會留在新加坡生活嗎….還是離開去過更好的生活…”
另外,一位常住新加坡的媒體人“華言巧遇”(微信號:wordsencounter)發表了一篇文章:奪金的若是馮天薇不是約瑟林,新加坡人會怎樣?
我一個外國人爲什麽要爲約瑟林喝彩?當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新加坡的國民英雄約瑟林(Joseph Schooling)乘坐的飛機剛剛抵達新加坡。數百名民衆連夜守在樟宜機場接機,向奧運金童致敬。就連副總理張志賢都去接機了,可見規格有多高。
李顯龍總理也表示,新加坡國會要提出動議,祝賀約瑟林摘下首金,總理還親自撥電祝賀約瑟林,並邀請他與家人星期一到國會見證動議。
毫無疑問,這個年僅21歲的帥小夥配得上這所有的一切。
他在備受矚目的100米蝶泳項目中擊敗了自己的偶像菲爾普斯,爲新加坡摘下了有史以來的的第一枚奧運金牌。這也是整個東南亞國家在遊泳項目的首枚奧運金牌。
對于看慣了健兒奪金,奧運期間有哪天沒聽到國歌奏響就不習慣的美國人或者中國人,是很難切身體會到新加坡人的這種驕傲的。或許只有1984年,見證過許海峰奪冠,或者看過04年劉翔在雅典留下閃電的人能懂那份激動。
天才+夢想,沒有比這樣的故事更能打動人了。
這兩張對比照被世界各大媒體廣泛報道,更讓新加坡人因夢想的力量而熱淚盈眶。國雖小,夢想不小,讓這個小國的人民備受鼓舞。
作爲一個在新工作的中國人,我承認我也是蠻激動的,第一時間就發了朋友圈。有人評論說,“跟你有多大關系呢?說的你好像是新加坡人一樣?”
首先,這樣的天才少年,戰勝昔日完全不可戰勝的“大魔王”,本身就值得歌頌!我是爲人類的傑出表現而鼓掌,爲年輕人的夢想而喝彩。
再者,因工作原因,我在場邊看過幾場約瑟林的比賽,對他印象極佳,算是1/4個小粉絲。他每次出場都很謙遜,總是微笑著向看台招手。比完賽,無論輸贏,走進媒體區時也都很有禮貌,耐心回答記者提問。既沒有桀骜不馴,也不侍寵自傲。這麽有教養的優質小鮮肉實現夢想,我們不該爲他高興嗎?
還有,在新加坡生活的人多多少少都會看到他的新聞報道,對他一點都不陌生。日子久了,你也很難不和這個國家産生情感聯系。就像我在山西讀過本科,一聽說有礦難就會緊張一樣。你認真生活過的地方,都會成爲另一個故鄉。
況且,約瑟林戰勝的是美國飛魚,爲你們的小鮮肉老公報仇雪恨了,我有什麽理由不替你們謝謝他?
對待百萬獎金的態度看人的格局
新加坡雖國小,奧運獎金卻是全球最高。個人項目的奧運金牌,獎金100萬新幣,約等于500萬人民幣。
銀牌和銅牌獎金也分別有50萬新元(250萬人民幣)和25萬新元(125萬人民幣)。
團體項目更高,爲150萬新幣,也就是說乒乓女隊拿到團體金牌將分享750萬人民幣獎金。
像足球、籃球這樣的團隊項目一共有200萬新幣獎金(1000萬人民幣)。
新加坡的做法也很公開、透明,直接在官網可查。
這麽高的獎金自然也受到一些民衆的質疑,一個小國有必要懸賞全球最高嗎?都是納稅人的錢啊!
正因爲概率太小,獎金才要高嘛!如果新加坡也是美國、中國這樣的金牌大戶,還獎勵這麽高的話,分分鍾就要破産了好嘛?
燃鵝,在約瑟林決賽的前一天,一個新加坡朋友還跟我說不希望他奪金,這100萬裏也有他的一份子。
我當場一臉懵X,我活這麽大,第一次聽說,爲了不讓選手掙到獎金而不希望運動員爲國爭光的,而且還是奧運會,而且新加坡還從沒拿過金牌。
能說出這樣的話,這得有多小的格局啊?關鍵是她還是受過教育,工作經曆豐富的白領階層啊!請恕坡花兒沒見過世面。
次日,約瑟林奪金,還刷新了奧運紀錄。新加坡沸騰了,人民奔走相告,喜極而泣。大家紛紛表示,他是民族英雄,他是國人的驕傲,一百萬請拿走!
我也要感動的哭了,不是因爲金牌,而是感慨這個國家格局大的人還是大有人在啊。希望那位朋友聽到新加坡國歌奏響的時候能改變想法。
然而,很快又有一個刺耳的聲音傳來,不介意把100萬給約瑟林,因爲他是真正的新加坡人。
我去,這又是幾個意思?如果是從中國引進的女乒隊員拿了金牌你就不同意啦?這個格局還不比之前那位不想讓約瑟林奪冠的朋友。人家格局小,好歹還一視同仁!
海外乒乓選手“裏外不是人”的尴尬約瑟林決賽的時候,房東的兒子、兒媳,還約了朋友,一起聚在客廳裏看直播。而平日的乒乓比賽,就只有房東一個人孤零零的坐在沙發上。馮天薇、于夢雨、還有女團的比賽,房東一場不落的看下來。
有一天回家,他正在看于夢雨對陣朝鮮削球手金頌依的八強賽,我坐下來陪她看了會,最終于夢雨還是敗了,他很失落的說馮天薇也輸給了福原愛,女單沒有爭牌希望了。
像他這樣關心乒乓賽事的新加坡人不多,很多人也就看個結果,贏了高興一下,輸了就翻倍的抱怨。
只因乒乓主力都是從中國引進的選手,這種微妙的心態我可以理解,在這片國土生活工作的新移民多數都經曆過這樣的待遇吧?
當然,你可以說都是自找的啊?李佳薇、馮天薇、于夢雨、周一涵,從她們選擇離開中國,披上新加坡戰衣征戰的時候就應該預料到這樣的局面,而且這種尴尬始終會伴隨她們的職業生涯。如果不出來,面臨那麽慘烈的競爭,她們可能永遠沒有機會代表國家出征國際大賽。
雖說這就是代價,怨不得別人。但也不代表著姑娘們浴血奮戰的時候,你可以從背後隨便捅刀!
在新加坡的一個名叫“All Singapore Stuff”的網站上發的這篇文章,大大的標題寫著,“我們爲約瑟林鼓掌,卻不爲引進的中國球員歡呼。”
文章不僅說不會因爲這些中國來的乒乓選手代表新加坡出戰奧運會而感到自豪,反而希望他們輸球。理由是,反正他們以後還是要回中國的,越早回去越好。
我不知道正在奧運賽場拼殺的乒乓隊員看到這樣的論調會是什麽心情,雖然這樣毫無新意的論調,她們應該已經聽膩了,但是聽一次還是會難過失落一次的吧。
更可怕的是文章底下的留言幾乎一片倒的附和,有些話簡直刺耳到不忍心給大家看。
有一位網民批駁了作者的觀點,認爲對這些球員不公平。無論是出生在新加坡,還是新移民,披上新加坡隊服作戰就是新加坡人。
先爲這位網友鼓個掌,有這樣的格局必成大器啊!可想而知,他也遭到其他網友們的強力圍攻。
還有不少人列舉出李佳薇的例子說你看,她們的前輩李佳薇還不是嫁給了中國人,跑回中國去了?她會留在新加坡嗎?
(新加坡前女乒一姐 李佳薇)
是,她是嫁給了中國人,退役之後回去生活了。她給新加坡掙的榮耀,留下的乒乓文化都餵狗了嗎?
這些喜歡叽叽喳喳的人,從來不會想想李佳薇從1996年到2012年,16年的青春奉獻給了新加坡的體育事業,也不會看到她爲新加坡建立的赫赫戰功。2008年,她率領的女團殺進了奧運會決賽,與中國女團在決賽展開厮殺,獲得銀牌;2012年倫敦奧運會女團同樣殺進四強,摘下銅牌。
而且在這些女將的帶領下,逐漸成長起來的新加坡本土小將李思韻、周哲宇已經開始在國際賽事嶄露頭角,東運會還摘下獎牌!你們瞎嗎?
這些人或許都叫不出這些小將的名字,因爲他們真正關心的不是新加坡的體育事業,只是自己眼前的一畝三分地。
在很多新加坡人眼中,乒乓女軍是政府花錢請來的“雇傭軍”,你贏就是應該,你輸就要被罵。
這種可怕的情緒我親身感受過。2015年的東南亞運動會上,新加坡女單頭號種子,倫敦奧運會銅牌得主馮天薇爆冷輸給了排名100多位的泰國小將,無法晉級半決賽,網絡上罵聲一片。
幾天之後的女團決賽,李顯龍總理和陳慶炎總統還親自到場助陣,壓力就更大了。幸好她們最後頂住壓力,3比2險勝泰國隊奪冠。
那一場比賽贏的太驚險了,那天我也在現場,手心都出汗了。很難想象如果那次主場作戰輸給泰國之後,這幾個姑娘會面臨怎樣的討伐。
慶幸的是新加坡有一個清醒且有遠見的政府,懂得引進人才的意義,每次都是給女乒最大的支持。
只有關心關心國家的人才會關注引進人才帶來的好處。就算這些人才最終離開了,他們的貢獻將會留下來。如果政府也像有些國民一樣短視,再好的人才也留不住。
其實,去與留不過是一場博弈。沒有多少人是圖著撈一筆就走的心態來的,新加坡早就已經失去了讓人來撈一筆就走的吸引力。
東運會結束之後,我又遇到了馮天薇和于夢雨,我緊張的上前求合照,本來想說點鼓勵的話,卻一時語塞了,就說了個謝謝便落荒而逃了。
她們背井離鄉,爲新加坡征戰多年,更希望聽到新加坡人的鼓勵和理解,而不是我這個外鄉人吧。
(新加坡女團3:2戰勝韓國隊挺進半決賽 @Photo: Reuters)
奪冠的若不是約瑟林,而是馮天薇?不好說一定會怎麽樣,但可以預見的是,大家不會這麽激動;她也不會成爲國民英雄;不會有馮天薇日;不會有那麽多國人連夜守在機場接機;國會還會不會爲她發動特別動議呢?誰知道;當然最現實的100萬新元獎金也不會讓她舒舒服服的領走,總會有大片大片的人撒潑打滾要鬧一場。
雖然她們必須面對這樣的局面,但是新加坡人卻沒有指責她們的權利。她們和所有的新移民一樣,都在爲新加坡默默的貢獻。而且據我了解,新加坡運動員的待遇非常一般,基本都靠在各大國際賽事靠成績掙獎金,至于獎金掙都少那都是自己拼搏來的。
別再說人家拿了奧運獎牌,就買了座房。不服你上啊!
假如奧運會是戰爭,這些姑娘就是爲新加坡的榮耀沖殺在第一線的將軍,你們吝啬自己的掌聲就罷了,還要從背後再捅上一刀那就太不地道了。
當然,格局小的不光是有些新加坡人,中國有些同胞也好不到哪兒去。每當這些轉戰海外的乒乓球員對壘中國隊員的時候,總會有人說,她們不過是選不進中國國家隊,才逃到外國去掙機會的投機分子,怎能與我們的大魔頭們相抗衡。而當她們偶爾戰勝了中國隊員的時候,就直接有人罵他們背離祖國,做叛徒什麽的了。
這些同胞的格局,還比不了上文說的少數新加坡人。
沒有這些海外球員提升乒乓球運動,就你們的大魔王天天打著玩,不用多久,奧運會就取消乒乓項目了。如果你們的大魔王們一直都是孤獨求敗,無人撼動,乒乓運動是什麽下場?
(新加坡裏約女團陣容:馮天薇 于夢雨 周一涵 Photo: Justin Ong)
至于他們放棄國籍的事情,也沒什麽好拿來說的。就和所有出國的移民一樣,雖然離開了祖國,可是沒有一刻不牽挂故土。無論是對祖國的關懷和貢獻,還是傳揚中國文化,沒有一項比留在中國的同胞少。
總拿國籍說事兒的Low X就別看了,反正只剩兩段了。
今晚,新加坡乒乓女團將在半決賽對壘中國女團,無論你是身在中國還是身在新加坡,我都希望你能給這些在外打拼的姑娘們一些掌聲。
她們輸了,別嘲諷,他們贏了,也別罵。
如果有一天,她們真的從中國女團手中搶過金牌,你還能由衷的給她們掌聲,那你就是真正的大格局者。
(裏約奧運乒乓女團爲新加坡送上51歲生日祝福 PHOTO: ITTF)
(華言巧遇:一位常住新加坡媒體人的自言恣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