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石油業經曆了原油跌入負值、中行原油寶事件、2.5億桶石油海上“漂流”等各類“想不到”事件令得國際原油市場動蕩不安,而新加坡最著名的石油貿易商,興隆集團也在今年頻頻傳出了財務醜聞。
而隨著醜聞持續發酵,已經退休的興隆創始人,人稱新加坡“燃油大王”的林恩強,再一次回到了輿論的中心。從“油耗子”發家到成爲新加坡“燃油大王”,再到提攜後輩成爲福建石油幫教父,林恩強一生的財富、榮耀都離不開石油。
新加坡“燃油大王”的林恩強
但眼看他高樓起,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將傾……目前,興隆集團的財務醜聞還在持續發酵,對于集團的調查也在進行中。
興隆集團的財務黑洞
4月16日,興隆集團的債務醜聞浮出了水面,據媒體報道:
新加坡石油巨頭之一的興隆集團銀行債務至少達30億美元,目前正就其財務狀況與多家銀行商討。
興隆集團及其顧問4月15日與向其貸款的10家銀行進行了網上會議,包括彙豐、渣打、德意志銀行等。
據悉,在本月初,興隆集團就通知了債權人,公司總負債達到40.5億美元,而資産僅爲7.14億美元。也就是說,現在至少還有33.4億美元的巨額虧空。
債務沒有談妥後,4月17日,興隆集團正式申請破産保護,財務醜聞的細節也進一步公之于衆:
興隆因未能與債權人就公司38.5億美元債務達成協議,根據《新加坡公司法》第211條 正式向法院申請破産保護。
據了解,興隆集團欠下的38.5億美元債務共屬于23家銀行。
其中,彙豐銀行的敞口最大,爲6億美元;新加坡本地的三家銀行:星展集團、華僑銀行、大華銀行,敞口共計超6億美元。
在短短的幾個月間,興隆集團的財務狀況急劇惡化。但到目前爲止,尚不清楚究竟是什麽原因導致了興隆集團的融資問題。據彭博報道稱,新冠病毒疫情引起的油價暴跌和燃料需求驟降可能是導致該公司破産的原因之一。
另外,據路透見到的一份法院文件顯示,新加坡石油貿易商興隆貿易公司的創始人兼主席林恩強在該文件中稱,他指示公司不得披露幾年來數億美元的損失。
林恩強提到:
過去幾年期貨交易虧損約8億美元,但財務報告中並未反映這些內容。在這件事上,我曾經指示財務部門在財報中隱匿虧損,告訴他們如果出問題我來負責。
文件還稱,上述損失是因油價崩跌及新冠疫情導致的。新冠疫情打擊了石油需求,且推高了興隆的成本。
此前有媒體報道,在2019年10月的財報中,興隆集團的資産淨值爲45.6億美元,淨利爲7820萬美元。但在這份文件中,林恩強卻表示,“過去幾年興隆一直沒有盈利”。
據了解,興隆集團的石油産品庫存只有1.41億美元,而在2019年10月的審計報表中,該公司宣布的石油産品庫存爲12.8億美元。
截至2020年4月,興隆集團的賬上只有5000萬美元現金,而2019年10月爲4.61億美元。
林恩強還承認,年初因爲油價崩跌,加上銀行信貸緊縮,在資金嚴重吃緊下,他曾出售該公司一大部分原油庫存來爲公司籌措現金。不過興隆曾用這些原油庫存做抵押品向銀行貸款,他私自售油行爲,也導致公司的原油庫存與用來作爲銀行擔保品的庫存出現極大的落差。
興隆集團隱匿8億美元虧損,並違規出售銀行抵押品,4月21日,新加坡警方已正式對其展開調查。
4月22日,中國石化開始與興隆集團展開初期談判,計劃收購興隆持有的環宇倉儲的股份。
“環宇倉儲”是新加坡最大的獨立石油儲存庫,也是世界最大的獨立油品中轉基地之一。
“石油教父”林恩強
8億美元期貨的交易損失,揭開了興隆集團財務的潘多拉魔盒,也將曾經叱咤一時、已經半退休的新加坡“燃油教父”林恩強,帶回了輿論爭議的中心。
林恩強,生于1943年,祖籍在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埭頭鎮石城村。他的父親林和義,21歲時下南洋去了新加坡,在當地一家船務公司打工。
1955年,林母帶著12歲的林恩強遷居新加坡,他開始隨著父親出海打漁。
正是在這兒,少年林恩強親眼目睹了“油耗子”駕駛漁船、海上盜油的全過程。
什麽是“油耗子”?說白了,就是做石油走私生意、賺取中間差價的人。新加坡作爲世界三大煉油中心之一,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油輪從這經過,石油自然也成了這些遊走在黑色産業鏈上“油耗子”的造富夢。
雖然“油耗子”賺得不多,但和賣魚相比,還是“油耗子”看起來更賺錢一些。在極度渴望財富的情況下,林恩強正式成爲了一名“油耗子”。他帶著簡陋的油桶在夜間出海,在黎明前將盛滿原油的油桶帶到附近的地下煉油廠,以此來換取微博的收益。
那和其他“油耗子”相比,林恩強能成爲新加坡的“燃油大王”,有什麽特別之處嗎?
第一,林恩強膽子大。據傳,當時別的“油耗子”一夜跑一趟,林恩強敢跑兩、三趟,財富的原始積累就比別人快了許多。
第二,林恩強眼界高。“油耗子”的人數雖然多,但有遠慮的人卻很少,沒過多久,林恩強的角色就慢慢轉變爲一個和石油息息相關的商人。
據傳,在做了一年多的“油耗子”後,林恩強買了一輛油車,開始從別的“油耗子”手裏收油,再拉著油車去賣,跑遍了運輸公司、郊區電廠、建築工地等需要石油的地方。慢慢的,林恩強成了當地地下石油走私圈中小有名氣的人物。
雖然一開始看盡了白眼,但林恩強也總結出了自己做生意的一套理論:
被拒絕多了,生意自然快成了。第1次,他不理我,第2次,態度依舊冷淡,第3、5次,他願意和我交朋友。再後來,他已經離不開我了。
1963年,年僅20歲的林恩強創立了興隆公司,他一邊購買油槽車擴大自己的業務,一邊推銷自己的石油産品,逐漸將生意越做越大,從“油耗子”變成了“油販子”。
林恩強的客戶範圍,也從新加坡的企業,擴張到了馬來西亞的伐木場、種植園、礦場、工廠等。
到了1968年,做了5年小生意的林恩強決定進一步擴張商業版圖,他買下了生命中的第一艘油輪——“海獅號”,載重100噸的油輪。
興隆集團開始爲過往船只提供船舶加油服務,有了相對穩固的收入來源,之後,林恩強決定進軍國際石油貿易和航運業務,開始逐步購入大型油輪參與石油貿易,並出租油輪供跨國石油公司使用。
至此,30歲出頭的“油販子”林恩強又爬上了一個商業等級,搖身一變成了石油大佬。
但林恩強在中國的投資並不順利。1995年時,他曾在福州興建了一座可以停靠3萬噸級油輪的現代化碼頭,儲油庫總儲量爲8.5萬立方米。
但這個項目並不順利,林恩強稱“1000多萬美元的投資幾乎打了水漂”,後來碼頭由中石化承租。此後,興隆集團和中國之間的貿易主要爲燃料油。
再後來,林恩強一舉買了5艘超級油輪,同時定制了19艘特殊油輪,打造出了新加坡當時最大的私營船企——新加坡海洋油輪私營有限公司。
1998年,興隆通過一艘價值1.2億美元的中東油輪“EllenMasek”號一次性購入了46萬噸柴油,一舉奠定了林恩強在新加坡柴油貿易市場上的霸主地位,他成爲東南亞商界人盡皆知的“燃油大王”。
右二爲林恩強
在林恩強的全盛時期,他手裏握著一張全球客戶網絡,運營著小到180噸載重的近海駁船,大到31.8萬噸的大型油輪,共計180余只。
因此,在那個年代,林恩強是不折不扣的民營石油霸主,有種說法稱“林恩強一聲吼,東南亞油價也要跟著抖三抖”。
整個東南亞還流傳著一句話:
要在新加坡買賣燃料油,林恩強不點頭說OK,即便你有再多的錢也買不到。
坊間稱林恩強爲“OK林”,也正是由此而來,此後,他還以一己之力帶動了整個“福建石油幫”的發展。
“OK林做生意是這樣的,好也好,差也好,他看得起的同鄉後輩,都會給你些點撥。”一位福建油商說,“傳、幫、帶,對他來說是一些舉手之勞,但也基本給這個圈子定了個調,一是大家都有這個意識,二是外人很難進的來。”
傳奇的“福建石油幫”
前文提到,新加坡“燃油大王”林恩強的祖籍在福建省莆田市,一個有著很多傳奇商業故事的地方。
民營醫院、“莆田木材幫”、高仿鞋……而除了這些,福建還有一個更隱秘更暴利的行業,石油。
到底多賺錢呢?2019年,國內兩大石油巨頭中石油、中石化的扣非淨利潤分別爲534.85億、575.91億,相當于分別日賺1.465億、1.578億。
石油被稱爲“黑色的金子”,造富能力可見一斑。石油,也成了財富的代名詞。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我國的民營石油領域,福建籍的民營油商就占據了半壁江山。
在2010年《能源》雜志上,一篇名爲《揭密“石油福建幫”》的文章,第一次揭露了這個隱秘而富有的群體,並提到了林恩強:
如果將福建石油商人比成一個依附在石油資源上的龐大幫派的話,那麽林恩強的名字便是教父的化身,他的地位就如同美國電影《教父》中的維托·唐·柯裏昂,話語權威,受人敬仰。林恩強是“福建石油幫”是第一代主局者,後來也被尊稱爲“福建石油幫教父”。
而隨著林恩強逐漸走向半退休狀態,“福建石油幫”的第二代人物開始展露頭角,他們分別是海澳集團的鄭金泉、美福石油的吳再進、泰山石化的蔡天真,無一不是林恩強一手栽培的石油門徒。
早年,“福建石油幫”第二代人物身上大都有著林恩強的影子:出身貧寒、文化程度低、草根逆襲、石油發家……但如今,他們的境遇卻各不相同。
南下新加坡,和林恩強關系緊密的吳再進,在過去的數十年間鮮有消息出傳出。而美福石油,據傳也只是靠著堪憂的油品和低廉的價格,成爲新加坡人茶余飯後的談資。
海澳集團的創始人鄭金泉,早年發家後曾一度肆無忌憚地花天酒地,經常在當時的閩南歌廳裏出價5萬點一首歌,後來在父親的當頭棒喝下重新開始低調經商。
1999年,油源供應嚴重短缺,海澳集團面臨無油可加的困境,鄭金泉向吳再進求救。
海澳集團的創始人鄭金泉
後來,在吳再進牽線搭橋下,鄭金泉從林恩強手中買進了30萬噸燃油料,二度起家並成爲林恩強最得意的門徒和商業夥伴。
隨著海澳集團的崛起,鄭金泉成了“福建石油幫”第二代人物裏混的最好的一位,一位油老板曾這麽評價他,“就沖著‘阿碰’這兩個字,銀行都會毫無顧忌地給他貸款幾十個億!”
目前,鄭金泉還兼任著福建省總商會副會長。另外,從事石油貿易發家,和鄭金泉關系緊密,並在林恩強加持下成爲新加坡最大的私營船王的泰山石化創始人蔡天真,後來的經曆卻令人唏噓。
泰山石化創始人蔡天真
1996年前,蔡天真做生意一直是“有賺有虧”,他事業的轉折點就是在新加坡遇見了林恩強。
據傳,“老蔡當初在新加坡沒錢的時候找林恩強借錢,沒船的時候就找林恩強借船,林恩強從來沒有拒絕過他。”
在林恩強的加持下,蔡天真的生意越做越大。2002年,泰山石化借殼上市,2005年,他以26億元身家成爲福布斯中國能源富豪榜首富。
曾喊出要打造“中國第一油幫”的蔡天真,鼎盛時期的能力有多強呢?
曾和他有過業務往來的石油人士說過:每年國際市場約有一億五千萬噸石油運進中國,其中90%左右均需途經馬六甲海峽,而蔡天真在其中占據的運輸份額每年就高達2000萬至3000萬噸。
但到了2007年,蔡天真看淡超級油輪的運費前景,泰山石化將重心從油輪業務剝離,轉型造船、石油、成品油倉儲等業務。
沒想到還沒等到轉型成功,泰山石化就債務壓頂,2012年直接瀕臨破産。2019年,表格中的第五人程水傑成功上位,成爲福建省油氣商會的新一屆會長。
福建省油氣商會會長程水傑
在福建和新加坡之間,有一條意味著財富、名聲的“黑金”貿易洋流。
而靠這條洋流中發家致富的人中,蔡天真、吳再進、鄭金泉的境遇早都不盡相同,如今,一代“石油教父”林恩強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如今,針對興隆集團的財務調查還在持續進行中,尚無明確定論。但從目前公開的信息來看,8億美元期貨的交易損失,或許真的會變成壓垮興隆集團的最後一根稻草。
商場如戰場,在石油這種壟斷性行業,或許更印證了一句老話:
一招出錯、滿盤皆輸。
來源:新10億商業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