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時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也是南僑機工回國參加抗戰後的第76個年頭。1939年,在中國抗戰最艱苦的時候,滇緬公路成爲運輸抗戰物資重要的補給線,也是中國與外界唯一的一條交通線。
那時的東南亞並未受戰火波及,大批華人過著安居無憂的生活。抗戰時期開始後,東南亞地區的一批青年,爲了響應陳嘉庚領導的“南洋華僑籌赈祖國難民總會”的號召,參加“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通過滇緬公路,運送戰爭物資前往中國,在後方支援中國抗日運動。
“南僑機工紀念雕塑”,位于新加坡晚晴園內,立于2013年3月4日。雕塑家陳連山。
1939年初,中國沿海港口相繼淪陷或被日軍封鎖,原有的香港至廣州和香港經海防轉越桂線入廣西的兩條國際通道也被切斷,雲南省動員10個民族的20萬築路民工,用8個月時間趕建滇緬公路。這條起于緬甸仰光,終點在雲南昆明的臨時公路搶修通車後,面臨的最緊迫問題當屬司機與汽車機修人員的奇缺。
日本侵略中國的消息在新加坡傳開後,華人同胞看到祖國被侵略,很憤怒。危難之際,在愛國華僑陳嘉庚的感召下,3000名東南亞華僑組成運輸部隊,承擔起了駕駛和維修汽車的重任。他們有個響亮的名字“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簡稱南僑機工。沿路遍布高山深河急彎陡坡,極考驗駕駛者的技術與膽量。
當時南僑機工入滇的公路
當時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西南運輸處總部設在雲南昆明,負責人宋子良通過該處駐新加坡分處主任陳質平致函南洋華僑籌赈祖國難民總會主席陳嘉庚,請求其在南洋華僑中代爲招募各種熟練技術工人,尤其是後方運輸線上急需的駕駛人員。
抗戰中中國軍隊的物資和裝備幾乎有一半是通過滇緬公路運進來的,而運輸這些物資的汽車,正是由南僑機工們和其他司機一起駕駛、維護的。
南僑總會接獲通知後,即于1939年2月7日發出《征募汽車修機駛機人員回國》通告,強調“事關祖國複興大業,望各地僑領僑胞,深切辦理是要”。當時西南運輸處欲征召500名司機,50名修理技工。招募工作獲得南僑機工熱烈響應,報名者達3200余人,他們有的放棄高薪,有的離別新娘,年紀小的就多報幾歲,超齡的則設法減掉歲數。他們分批取道安南或緬甸進入雲南。南僑機工是南僑總會除組織華僑捐款、捐物之外,以華僑人力支援中國抗戰的重大貢獻。
陳嘉庚率領“南洋華僑回國慰勞視察團”專程視察滇緬公路,看望南僑機工。
1946年11月4日,第一批機工在聯合國救濟總署的資助與安排下,乘船抵達新加坡。接著,在南僑總會及各地籌赈會的努力奔走之下,一些機工陸續回到新加坡。在新加坡有“醬油大王”之稱的大華醬油創辦人白清泉,也是怡和軒俱樂部的會員。他當年響應南僑總會陳嘉庚的號召,報名參加南僑機工回國服務團,在西南大後方從事抗戰運輸工作,直到1946年回返新加坡。
南僑機工返回新加坡
1939年到1942年,滇緬公路共向中國各抗日戰場輸送約50萬噸軍需物資、15000余輛汽車。而代價,是一千多個生命永遠長眠祖國西南邊陲的紅土高原。3000多名南洋壯士,罹難1000多人,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上留下可歌可泣的篇章。活下來的1000多人,有的留在中國,有的回返新馬,但他們的際遇有好有壞,各不相同。
令人唏噓的是,在南僑機工當年最熟悉的城市昆明,一度少人知曉這個稱號。即使在新加坡,南僑機工的事迹也被塵封了近半個世紀。直至1986年,陳嘉庚先生的侄子陳共存才率專家團重走滇緬公路。
南僑機工後人憶先祖,望後輩銘記先人功勳
此外,留在中國的大多數機工的機遇並不順利。戰爭結束後,中國國民黨政府爲機工辦理登記複員時,不少機工因散居在各地,來不及辦理手續,或在當地有了家眷,以至錯過回返南洋的機會。
1986年11月,當時的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會長陳共存和南洋學會的數名成員組織一個南僑機工考察團到雲南考察,寫成報告,希望中國方面重視這段史實,關心依然健在的機工。
“這一群曾經被遺忘的抗日英雄,經過半個世紀的歲月,突然間得到海內外關心人士組團探訪,其心情的沖擊和感受、悲喜交集的表情,誠非筆墨所能形容。”陳共存認爲,南僑機工這段曆史是可歌可泣的英雄光榮史,應該載入史冊,以教育後人。
1989年,在雲南省昆明西山,用漢白玉建起了南洋華僑機工抗日紀念碑。1992年,在中國的南僑機工獲得平反,恢複了名譽,被重新評估爲對抗日戰爭作出貢獻的歸僑,而且獲分發生活津貼金。2005年12月,南洋華僑機工抗日事迹陳列室在昆明西山落成開幕。南僑機工可歌可泣的偉績,終于爲曆史所銘記,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
文章資料參考自怡和軒網站http://www.eehoehea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