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新加坡目前的情況類比12月的武漢,我認爲這是缺乏傳染病科普常識的表現。 每當有重大疫情爆發時,傳染病專家都會根據初期疫情,對後續感染人數做一個科學推算,目前香港大學等科研機構通過分析武漢最早的425例確診病例數據,估計R0(基本傳染數)約爲2.2, 也就是說每個感染者平均將傳給另外2.2個人。這也與WHO方面的初步估計值1.4到2.5接近。病毒的確是人傳人,但也不是一傳十,十傳百。武漢是疫情發生地,爲什麽會在封城之後數據突然迎來指數級的大爆發,什麽原因大家都心裏有數。 而目前新加坡疑似案例一旦確診,政府馬上追溯密切接觸者進行隔離,這就像一筐蘋果中混入了一個爛蘋果,這個爛蘋果周圍的蘋果會很快腐爛,但如果我們沿途把有些許腐爛的爛蘋果馬上挑出來拿走,就可以很快遏制剩下的蘋果被汙染。而武漢的情況是這筐蘋果裏莫名奇妙産生了幾個爛蘋果,而且爛蘋果拿走了,新的爛蘋果又迅速産生,汙染的強度和廣度已經無法再追本溯源。兩地的疫情狀況和對待疫情的對應措施完全無法相提並論。 雖然目前新加坡也已經出現了幾例無法追溯到源頭的案例,但政府也相應提高了DORSCON的等級,我昨天去了一趟圖書館,進門不但需要測量體溫,還需要申報最近14天有無出國史。各個學校和機構,也都采取了相對應措施。肯定有人會擡杠說,有什麽用,還有14天潛伏期,潛伏期也會人傳人,但據專家解釋,已出現症狀的患者比未出現症狀的患者傳染性更高,請相信這些都是可以適度避免造成進一步社區傳染的有效措施。 目前中新兩國處理疫情的方式主要有兩點不同甚至是完全相悖的。 第一, 中國要求每個人強制戴口罩,但新加坡政府一再宣傳,健康人不必戴口罩。第二,中國倡導每個人盡量呆在家,實施自我隔離。而新加坡政府鼓勵民衆繼續正常生活,注意防護,提高警惕,但不要因爲恐慌而囤積口罩和生活必需品。 關于第一點,很多新移民的解讀都認爲是新加坡口罩庫存不足,新加坡政府才罔顧事實提出這樣的口號。而新加坡衛生部部長顔金勇在國會上明確表示,新加坡之所以倡導普通人無需戴口罩,是因爲本地醫療團隊認爲新冠病毒主要傳播途徑是接觸傳播,可以通過勤洗手預防。飛沫傳播主要發生于短距離的密切接觸者之間,公共場所無症狀傳染極小概率發生,所以健康人不必戴口罩出行。在醫療資源缺乏的當下,不要輕易浪費口罩,應該把口罩留給那些更需要的人。在當年非典肆虐時期,新加坡也是秉持同樣的做法。而且這也並非新加坡特立獨行,世界衛生組織的新冠病毒防範措施中也只強調勤洗手,並無戴口罩這一條,包括美國,法國,澳洲等多個國家,也都是同樣的指導原則。如果每個感到身體不適的疑似都能自覺戴上口罩,自然無需全社會都戴口罩來防範。 第二點,現階段是不是應該開始盡量減少外出,甚至停工停學,全民隔離。首先來看看確診案例,截至2月11號,目前的確診案例爲47例,其中一半屬于輸入型案例,而新加坡政府已在2月1號開始實施海關禁令,禁止過去14天內去過中國的遊客入境或轉機,自此切斷了輸入型案例。未排除的疑似案例爲43起,加起來一共90例。從2月1號禁令實施至今已經12天,平均每天新增兩三例確診,但最近幾天每天也都有兩三例康複出院,至今已有9例康複出院。目前本地並未出現死亡案例,疑似案例也並未出現指數級增長,除了出現社區傳播案例,但並未有任何迹象顯示疫情無法控制。新加坡現有人口580萬,每天要吃要喝要生存,從大局著想,政府真的有必要因爲懼怕這不足萬分之一的感染幾率,現在就開始倡導全民停工停學,每個人困在家中等著坐吃山空嗎? 新加坡是一個小國,沒有資源沒有農業,比病毒更可怕的是經濟停擺,民衆恐慌。比病毒更可怕的,是面對病毒的懼怕只會更加削弱我們身體的抵抗力!比病毒更可怕的,是很多人根本沒有額外儲蓄,隨時面臨手停口停!比病毒更可怕的,是很多中小企業的現金流根本撐不到三個月!比病毒更可怕的,是一個國家處理危機公關的能力,對這個國家的全球地位會造成的深遠影響! 中國是新加坡最大的遊客來源地,目前旅遊業已經受到重創,餐飲業也岌岌可危,以前吊起來賣的金沙酒店客房現在半價都沒人敢去住。去牛車水轉一圈你就知道什麽叫冷清,什麽叫蕭條。經濟損失已是在所難免,政府只是在撓頭如何可以把損失降到最低。我也有過疑惑,已經有了橙色預警,爲什麽大型集會還不叫停,也有很多圈友親自打去MOH詢問,答複是官方只能建議取消或推遲,只有主辦方才有權決定是否取消,這也是民主社會的表現之一。 風俗禁忌是我們出門旅行最需要了解的常識。遇到與自身習慣不同的地方,比如到印度,當地人不管yes還是no都在搖頭,你是否會跟他擡杠,讓他一定要跟著你的節奏搖擺? 如果出現跟自己的認知有分歧的情況,完全可以靈活一些,你可以選擇戴口罩保護自己,但別人選擇響應政府號召也是他的自由。如果有條件可以宅在家固然是福分,但也不要惡意揣測那些需要外出的人,他們可能只是生活所迫。 對于小老百姓,發點牢騷我覺得可以理解。但對于擁有大量粉絲關注的新移民公衆號運營者來說,在這種關頭發表任何言論,都應該更加謹慎,更負責任,不要爲了吸引眼球而亂帶節奏。因爲媒體的發聲很大程度上會被當做新移民的代言,而被輿論放大,引發爭議。 我之前接待過一些來自國內的參訪者,在面對新加坡各個行業各種政策的不同時,應邀的本地分享嘉賓最習慣挂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國情不同。新加坡政府是民選政府,是新加坡公民一票一票投選出來的,代表的是新加坡大多數公民的利益,政府做出的任何決策一定是經過反複審視和權衡,更有利于大多數民衆利益的,而不僅僅只是代表某些個人某些群體。新加坡在全球都是精英治國的典範,在掌握國內最多參考數據,能聽到最廣泛意見,了解最多專業知識的醫學團隊支持下,況且還有SARS做爲前車之鑒,相信新加坡政府所做的決策,都是在小國的國情之下做出的最佳選擇。 就新冠病毒感染的風險來說,在這片國土上的每個人都是均等的,也不僅僅只是新移民群體才面臨更高風險。新移民群體之所以更加關注,或者更加擔心,只是因爲我們聽聞了太多來自母國的資訊。這種信息不對稱造成面對新冠病毒的入侵的時候,我們貌似比本地民衆擁有了更多的發言權。但當我們肆意評論的時候,似乎也忘記了,對本地國情和當地文化的了解不夠全面,自身醫學知識的匮乏和吸收資訊來源的一面倒,同樣造就了我們自身的思維局限。李顯龍總理真的有說政府不管了嗎?他反複強調那是最壞情況發生時的保底策略,前提是在傳染案例很多而死亡率跟流感差不多的情況下,才會采取重症輕症分流措施,優先老弱病入院。這難道不是政府負責任的表現嗎?請先把前提看清楚,不要輕易斷章取義。 當國難當頭的時候,要求每個人站到本地決策者的高度考慮問題不太現實,但不以母國國策馬首是瞻,了解本地國情,遵守本地法規,對本地國策不斷章取義,不過分解讀,應該是新移民的本分。
看看海外其他國家,當地華人都不同程度受到“疫情國歧視”,而在海外案例排名數一數二的新加坡爲什麽沒有出現? 因爲早在當小火苗剛剛出現時,李顯龍總理第一時間就站出來阻斷了這種趨勢的蔓延!而且新加坡也是爲數不多迅速將“武漢病毒”正名爲“新冠病毒”的國家。充分顯示了新加坡政府對種族主義思潮的警惕和靈敏應對。 感恩,是很多新移民當下急需補上的一課。寫在最後。作者來自四川,旅居新加坡15年,普通新移民一枚。誠如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官員之教導,對于每個新移民來說,祖國是我們的娘家,新加坡是我們的婆家。祖國有難,捐錢捐物義不容辭。婆家有難,更應挺身而出,仗義執言。(圖文:風林木,原載于微信公衆號:一朵風鈴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