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夏天,國內各個地區就會輪番組團去看海。
你以爲是這樣的看海?
不不不,其實是這樣的——
△ 開車去“看海”
△ 地鐵裏“看海”,還慷慨附贈瀑布景觀哦~
△ 葛優躺的飄在馬路上“看海”
△ 交警也要“看海”,說不准還要下手撈魚
△ 逛個公園也能“看海”,門票值了
△ 放學了順便“看個海”
這雨下的,還以爲是天被撕了個口子往下澆水呢……
本椰就很好奇了,好像來新加坡這麽久,經常一言不合就下暴雨,也沒見過被淹成這個樣子啊?
爲什麽新加坡下雨不用“看海”呢?
新加坡屬于熱帶雨林氣候,沒有四季,算是只有雨季和旱季。
新加坡的氣候說白了就兩個特點,一個是熱,一個就是降水多——每年降雨量能達到2400毫米。
旱季就不說了,相對來說下雨比較少。不過,一到雨季是幾乎天天下雨,而且下的不是毛毛雨,是暴雨。
新加坡的雨到底有多“暴”?
大概就是兩個人一起在車站等車,距離不超過半米,用吼的都聽不清楚對方講話。。。
而且烏天黑地的,讓人覺得好像世界末日來了。。。
△ 黑雲壓城、暴雨將至
但是,椰子君幾乎沒見過新加坡有任何路段被淹過(這裏的“淹”指的是水漫過鞋子)
新加坡的暴雨是毫不遜色國內的,但雨下的再大,也幾乎不會影響人們正常的生活。
這主要還是歸功于先進的排水系統。
新加坡的排水系統
新加坡每起一棟新樓、每建一個街區,都得提前規劃好排水系統的位置、最大容量和排水效果,爲的就是未雨綢缪、避免被水淹。
新加坡目前的大排水系統是由32個主要河道,超過8000公裏長的渠道和17個水庫組成。
行走在新加坡的人行道上,會發現許多的溝溝蓋蓋(別湊太近,容易掉坑裏),這些都是用來排水的。
新加坡絕大多數公路的旁邊都會有一條很大的排水溝。
△ 隨處可見的排水渠
△ 雨後的排水渠
△ 校園小路旁的排水溝
馬路邊有很多的排水孔。
政府還引進了可以滲透水的砂礫技術,城市中的草地都可以滲透、引導。收集雨水,分擔抗洪壓力。
這些大大小小的明渠,溝壑星羅棋布,形成了城市排水和蓄水的網絡。
這些溝渠就像是一塊巨大的海綿,每到暴雨時能及時吸走雨水,並排入新加坡的17個大蓄水池,成爲新加坡水資源的源頭。
比如風景優美的麥裏芝蓄水庫,不僅可以用來蓄水,還是周邊居民遛彎鍛煉的好去處。↓↓↓
蓄水池之後就要提到堤壩了。
新加坡2008年開放的濱海堤壩是新加坡全面抗洪的重要環節。
它將蓄水池和大海隔開,這樣蓄水池的水就不會受到潮汐的影響。
當雨水過多,蓄水池過滿的時候,工作人員只需打開排水泵,只需9秒就能排空一個奧林匹克遊泳池容量的水。
這速度,可以說是非常迅速了。。。
當然,僅靠這些,當然還不足以抵抗新加坡的瓢潑大雨。
新加坡也不是沒有被淹過。。。
2010年6月16日,烏節路出現26年來最嚴重水災,附近門店浸水,水深高達腰部,周邊停車場也進了水,很多車輛順帶著泡了回澡。
△ 水淹烏節路
2013年,新加坡政府重新修訂了地面排水系統准則,規定新加坡新建的項目必須盡一份力。
比如可以通過融入屋頂花園、濕地、垂直種植箱等仿真元素來減少溝渠的負擔,還可通過減緩地下儲水池的雨水排入水道的流速來負起一部分防淹水的責任。
所有重要道路的地下管道,也都裝有實時的監控系統,一旦有情況發生,馬上就能采取及時的措施。
變廢爲寶-新加坡是如何利用這些雨水的
雖然新加坡四面環海,雨量充沛,卻是個不折不扣的缺水國家,人均水資源量曾經是全球倒數第二位。
建國初期,新加坡經常面臨供水不足的窘境,那個年代的新加坡人,都有打開水龍頭卻看不到水的經曆。
水就是新加坡人難以釋懷的一塊心病。
△ 李光耀爲了新加坡缺水問題殚精竭慮
大量從天而降的雨水白白排入大海太可惜,爲什麽不能收集起來再利用呢?
因此,新加坡政府在全島範圍內大興水利設施,修建蓄水庫和蓄水池。同時在所有的城市道路和街道兩旁以及所有的居民住宅區修建蓄水管道。
這些蓄水池不僅能在暴雨時迅速排空多余的雨水,還能被進一步淨化成爲可以飲用的自來水。
第一步就是要避免蓄水設施被汙染。新加坡有這樣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
“一個乘客在出租車停下後隨手把煙蒂丟在下水道旁,警察命他撿起煙頭並罰款200新元(約合1000元人民幣)。警察對乘客說,“算你運氣好,如果掉進下水道,罰款就是500新元。從這些下水道收集的雨水是大家的飲用水,丟垃圾就是汙染我們要喝的水。”
爲了確保能收集到幹淨的雨水,1977—1987年,新加坡用10年時間將汙染嚴重的臭水溝渠全部清理幹淨。
第二步也是重中之重的一步——淨化雨水。
△ 新加坡雨水收集淨化廠
1974年,在新加坡第一個水務總藍圖裏,公用事業局就建了首座水供回收廠,以當時最先進的淨化技術,研究如何把雨水與其他生活汙水淨化成可飲用水。
可惜的是,由于當時的淨化技術不夠現今,這個試驗性水供回收廠運作了14個月後,就被關閉拆除了。
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薄膜技術的出現,讓新加坡在水供自給自足的道路上,看見了曙光。新加坡第一座新生水廠于2003年落成。
目前,新加坡30%的用水需求都由新生水滿足。預計到2030年,這一比率將會提高到50%。
△ 新生水生産過程。
下次在商場超市中看到新生水的瓶裝水(英文名叫”NEWWATER),不妨買一瓶嘗嘗。
△ 新生水生産基地,其純淨度高于飲用水
新加坡在城市規劃方面
的確比其他很多地方要先進太多
如果不是新加坡政府的未雨綢缪
人多地少、還沒什麽資源更沒什麽本錢的新加坡
也就不會擁有現在這麽舒適的居住體驗了
推 薦 閱 讀
新加坡居然這麽大 | 新加坡23個區攻略 | 新加坡第一家庭決裂
點咖啡必備技能 | 租房別踩這些雷 | 裝甲車被扣之後。。。
新加坡生活到底有多貴 | 揭秘芽籠紅燈區 | 移民難不難
新加坡就醫指南 | 周末去哪兒 | 詳扒各大公司工資水平
超級魔性的Singlish | CPF深度解析 | 又雙叒叕偶遇明星
新加坡教育體系全解析 | 組屋or公寓 | 買房之前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