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選擇出國留學;幾年後,又有許多人選擇歸來。
不同國家間人文環境和生活習慣都十分不同。于是,或多或少地,學子都要經曆兩次“遷徙綜合症”:生活節奏、社會環境、交流手段等,全都需要重新適應。他們在國外會經曆一段不適期。同樣的,當他們回國時,也會經曆短期或長期的不適應,然後重新開始在國內的新生活。
描述不適應感
大多指向“太快”
一些海歸表示歸國後在生活節奏與學習壓力等方面有不適應感。周孟博曾在意大利留學,回國後選擇在北京繼續讀書。她說:“在生活節奏上會有些不適應。因爲意大利的生活節奏比較慢,人們可能更多地是在享受生活。感覺國內的生活節奏很快,尤其是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再加上國內年輕人多,大家都很努力工作、都很忙,于是壓力也就大得多;在學業上有時也會有一些不適應。在意大利,考試是有3次機會的。這一次發揮不好可以有下一次。而國內只有一次機會,所以在國內考試的時候,壓力會比較大。”
向聞(化名)曾在日本學習過一段時間。他說:“剛回國比較不適應的是,出去玩遇到玻璃門會等它自己開。”祝飛(化名)畢業于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會計學專業。他回國已經有兩年了。“有時還是會碰到一些不文明行爲,像插隊,車不讓行人等現象。但是近幾年已經有明顯的改善了。”王靜(化名)剛從美國留學歸來4個月。她也深有同感,“在路口,司機文明禮讓行人的素質還有待提高。”她說道。
人文環境有落差
導致不適感出現
“美國人口少,除少數大城市,其它地方都見不到很多人。”王靜認爲海歸的不適應感首先來自于人文環境的差異。
向聞則認爲:“不適應感主要是生活方式不同造成的小改變吧。”在周孟博看來,“留學讓我認識了很多國外朋友,有機會體驗國外的氛圍和生活方式。也可以讓我跳出自己在國內的圈子,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她覺得産生不適應恰是因爲在國外生活過這一段時間,漸漸習慣了那裏的生活方式。“國內外人們生活理念不同。在國內,大家可能更注重在事業上的成功;而在國外,大家更注重自己的生活質量。還有就是國內外一些日常規矩不同,比如考試制度就很不一樣。”周孟博說。
許多海歸都能理性地看待留學地與國內社會文明風貌的差距。祝飛認爲,發達國家人文環境的優秀部分,是各個國家人們都會喜愛的;這也是發展中國家正在追趕和建設的。他坦言:“回來之後,發現咱們在人文環境建設方面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比科技技術上面的差距要大。”但他的分析也很客觀:“這幾年國人素質進步很大。以前難得聽見陌生人對你說‘謝謝’、‘不好意思’,但現在在大城市這已經很普遍了。中國在進步,這一點很重要。”
心態越平和、適應期越短
對事業影響越小
提及不適應感對生活和工作等方面帶來的影響。祝飛說:“幾乎沒有影響——真的,壓根沒影響。久而久之就習慣了。重要的是心裏明白我們在進步。”
王靜和周孟博的調節方式既反映出年輕人的積極心態,又同時流露出些許無奈。王靜說:“車不讓人,就讓車先過;有人插隊,我就再多等會兒;工作人員態度不好,只要事情給我辦了就行了;人多的地方就不去擠熱鬧了;不開車的話,就搭地鐵。”周孟博認爲:如果覺得生活節奏快,就讓自己也快起來。做好每天的計劃。把工作、學習等任務按時完成了,就不會覺得壓力大了。她說:“學業方面,就要利用好平時的時間好好學習,不要臨時抱佛腳。這樣在考試的時候會更順利,也能更加適應國內的學習和考試方式。”
來源丨人民日報海外版
往期精選
感謝您對學聯長期以來的支持和關心
長按圖片即可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