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反華先鋒袋鼠土澳忙著和美國做戲,對華的小動作消停不少。可萬萬沒想到的是,平日裡悶不做聲的德國,突然就接棒了,一蹦三尺高!
2月16日,德國外長加布里爾在第54屆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指責中國和俄羅斯試圖對西方自由世界的秩序發起挑戰。
緊接著21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與來訪的馬其頓總理扎埃夫舉行的記者會上,警告中國通過經濟合作「滲透巴爾幹」。
隔天,默克爾在聯邦議院上又再度針對中國對歐洲的經濟挑戰表示警惕。
外界不禁感嘆,默克爾怎麼了?
一、德國還有兩副面孔呢!
1、表面視為兄弟
啥情況?印象中的默克爾可是極其喜歡來中國「串門」的!自2006年,默克爾第一次來到中國後,在接下來的12年執政生涯中,接連訪華高達9次,遍及中國11個省份,創下西方國家領導人任上訪華次數之最。不僅如此,中德雙方還在環境、外交、經濟等多個方面積極加強合作:
2011年,中德兩國建立由政府首腦牽頭的中德政府磋商機制;
2016年,中德貿易額達1700億歐元,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
2017年5月,德意志銀行與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簽訂價值27億歐元的協議,用於幫助「一帶一路」項目融資;
2017年6月,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中德兩國表示將會強化在氣候方面的合作…..
但現在,突然冷不丁的唱這麼一出大戲,到底是咋回事?
2、心裡視為敵人
其實,別看默克爾是西方國家串門串的最多的,但德國人的言行,還真是這樣,具有典型西方政客特性,就是表里不一!
2007年9月,默克爾在總理官邸會見第十四世達賴喇嘛表示,支持西藏文化自治,這是德國在任總理正式會見達賴之首次,當時引起中國政府的強烈不滿,德國外交部長施泰因邁爾亦對此做出批評。
2017年11月,中國U20國家隊赴德國比賽。可比賽開始20分鐘後,藏獨分子突然活躍起來,在觀眾區掛出了「藏獨」旗示威。德警方和安保人員卻沒有第一時間去要求「藏獨」分子收起旗子。賽後,德國足協副主席齊默曼更以「言論自由」四個大字對中國進行了交代。
2018年2月5日,德國奔馳品牌在其官方社交媒體帳號上發布了一張奔馳C級Coupe轎跑的宣傳照片,圖片上赫然標出一句所謂的「達賴名言」。奔馳還為這張宣傳照配上文案稱:新的一周,從分享達賴喇嘛的新觀點開始……好在奔馳後來反應及時,趕緊道歉才沒釀成太大輿論風波。
因此,從其言行不一的舉止里,就能窺探出她的「警惕之意」早已有之。不過,這並不是令默克爾一再強調此事的真正原因。
二、默克爾「警惕中國」背後的深意!
1、西方的意識形態
眾所周知,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最愛乾的一件事就是拿崛起的中國與「全球霸主」美國相匹,他們聲稱:崛起的中國必然會成為第二個美國,社會主義國家將會領導世界,資本主義國家還有何臉面?天天泡在這種意識形態的德國,經常出點歪也就正常了。
2、未適應中國的崛起
近年來,中國的快速發展讓德國甚至歐洲害怕,雖說中德和中歐的互利合作在繼續加深,但它們對中國的憂慮和警惕同樣也在加深。在它們看來,中國正在挑戰西方國家主導的國際體系、國際秩序,制定新的國際規則,對以西方規則為導向的全球化形成衝擊。
點擊看大圖
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最主要的貢獻者
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沒能攔住中國前進的步伐;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也沒能擋住中國崛起的速度!相反,在政府出台4萬億的巨額經濟刺激計劃後,中國經濟增幅在2009年依然高達9%,2010年上升至10%,迅速回升至高增長狀態,帶動全球經濟的復甦!
如今,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和亞投行倡議,讓亞洲經濟正逐漸形成「以中國為中心」的格局,「中國製造」惠及全球消費者,「中國市場」帶動世界經濟的發展!
很多國家從中看到了「機會」想要學習中國的發展模式。這讓一些西方國家坐不住了!藉此大做文章稱,這是「中國威脅」、這是對自由秩序的衝擊!
德國就是其中之一,手握「製造業」王牌,是中東歐國家的資本母國、技術母國,但中國的快速崛起,讓它感到自己手裡的肉快要飛走了!因此,默克爾警告馬其頓,說白了就是警告整個中東歐地區,更是喊話給中國:不要觸動我的敏感神經啊!
朗普:中國朋友不要和這老娘們一般見識,她不配做中國的對手,只有我這個宇宙第一總統才配!
默大媽:你說什麼?瘋老頭!
德國害怕優勢盡失
自歐債危機以來,歐洲很多企業出現了運營危機,加上美元加息虹吸效應,不少歐洲企業的資金鍊吃緊甚至斷裂。融資併購成了公司蓄血充電的途徑,德國很多出現財政危機的優質企業成了有錢財東的青睞對象。
而中國就成了投資的主力軍!2017年,中國企業在德國併購金額同比上升9%,達到137億美元的歷史新高。中國併購或注資入股德企,本是件雙贏的好事。但德國卻很糾結,為什麼?
一方面,中德同為製造業大國,之前因技術水平的差異,兩國產品間的競爭關係相對較小。但隨著中國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中國製造業開始走向中高端。此時併購德國的優質企業,能使中國在技術水平和管理經驗上得到快速提高,迅速在市場中鋪開,與德國部分產品形成競爭。
另一方面,中國有著強大的融匯升級能力,往往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彎道超車造出更好產品,德國怕啊!23日發布的股市公告顯示,中國吉利集團以逾70億歐元的價格收購了德國著名車企、奔馳母公司戴姆勒集團9.69%的股份,成為戴姆勒集團的最大單一股東。德國網民炸開了鍋:不好了,中國人又要來竊取核心技術了!
最後,德國對中國在塞爾維亞的投資也充滿警惕,德國擔心中國在巴爾幹地區擴大影響力,會影響到德國整合歐洲,對其未來地緣政治和經濟都會有負面影響。
3、醒不來:不瘋魔不成活!
西方文明強調二元對立,即如果不能將其皈依就將其「妖魔化」。
2017年11月,德國《明鏡》周刊推出了重量級的封面文章——「Xing lai(醒來)!」——對中國崛起的現狀進行了多方位評述。
這一期的「醒來」在實體發行的紙質刊物上有9頁,並以拿破崙兩百年前的名言「中國是一隻沉睡的獅子,一旦覺醒,將會震驚世界」作為結尾。強調中國經過40年的驚人發展,跨越了政治、經濟和科技超級大國的門檻。西方卻不知自己面臨怎樣的挑戰,因此,西方應該「醒來」去更好地應對中國的「醒來」。
《明鏡》周刊的這篇文章乍一看是一篇誇讚的文章,實則是以誇讚中國的方式來傳播升級版的「中國威脅論」!不僅如此,以法國《世界報》、美國《時代周刊》和英國《衛報》為代表的西方傳統強勢話語媒體也紛紛對中國接連做了密集度很高的「誇讚」報道。
事實上,西方也確實應該「醒來」!但這個「醒來」絕不該是把中國作為對立面去妖魔化,而是應學會客觀看待中國的崛起。不然,多年後,他們收到的將不是一句「醒醒」,而是一首「涼涼」。
四、中國如何自處?
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順應經濟全球化的大潮,中國已逐漸成長為世界經濟環流的重要樞紐。主張推動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1、不贊成所謂的「中國威脅」
全球化就像是一片廣闊的草原,各家的羊都不僅可以在自家草地吃草,也可以吃別人家的草。以前西方國家羊多,就鼓吹全球化,因為它們的羊可以去別人家的草地上吃草。現在西方國家的羊占比越來越少了,就想著建個籬笆,把自家的草封起來。
擔心中國發展強大了,會走上爭霸的老路,對外輸出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謀求爭奪實現世界領導權,通過盤剝其他國家滋養自己的利益。
確實,中國選項的出現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要強加於人,輸出模式和意識形態,咱們不「輸出」中國模式,也不會要求別國「複製」中國的做法。
2、「一帶一路」是拯救世界經濟的一幅良藥
事實上,與其「警惕」,不如合作。西方人如果想解除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擔心,辦法就是加入其中。
中國有一句古訓: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中國的發展得益於國際社會,也願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一帶一路」等挽救世界的「中國方案」的提出,不是為了另起爐灶,更不是為了針對誰,而是對現有國際機制的有益補充和完善,是中國開出的一劑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的藥方,必將推動世界經濟走上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之路。
正如中國前副外長傅瑩在剛剛結束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所言,大家不要試圖用美國的形象來評價中國,中國不會成為另一個美國。
來源:占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