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椰子的朋友圈
都在轉發這樣一張海報
一不留神還以爲哪部電影大片
要上映了
是什麽令新加坡父母
全民皆兵?
緊張兮兮?
那必須是一年一度的
小學離校考試
The Primary School Leaving Examination
(簡稱小六會考或PSLE)
新加坡每年都約有5萬名小六生
必須參加會考
面對考試緊張的不單是考生
也包括許多父母以至祖父母
父母們有多緊張?
有人在考前幾個月
開始拿無薪假期在家督促或“陪”孩子
有人甚至暫時離職一兩年
幫助孩子准備考試
本地大公司華僑銀行還貼心地
實行15天的“小六會考事假”
(PSLE Leave)
允許職工在孩子考試前後
請多達15天的“陪考假”
(這樣的好公司給我來一打!)
而各界也知道考試的重要性
在學生考聽力的時候
全島沒有一架軍用飛機飛過
保證考場的絕對安靜
小六會考有多重要?
新加坡崇尚精英教育
從小學三年級便開始層層分流
小六畢業會考是其中
最爲重要的一個環節
小六會考一共考四門
英語、母語、科學和數學
總分300分
分數從高到低
將決定學生的去向
前5%的高分學生
直通車計劃
一般來說
前5%的學生可以參加
直通車計劃(Integrated Program)
這些學生被認爲有足夠的實力進入大學
所以會接受6年的課程
(4年初中,2年初級學院)
中途不需要分心准備O水准考試
直接在中六結束時參加A水准考試
根據往年數據來看
90%的IP學生會進入大學
這個數字是相當驚人的
也就是說只要你參加了IP計劃
就相當于打開了大學的大門
50%的高分學生
快捷班
除直通車IP之外
前50%左右的高分學生
升入中學的快捷班
(Express Stream,4年)
中四結束後進行O水准考試
20-25%的學生
普通學術班
快捷班之後的
20-25%的學生進入普通學術班
(Normal Academic)
在中四結束後參加N水准考試
合格後升入中五再參加O水准考試
成績優異的進入初級學院
(JC,相當于高中)
大多數會接受職業技術教育或者直接工作
15-20%的學生
普通工藝班
成績靠後的15-20%學生
進入普通工藝班
(Normal Technical)
中四結束後參加N水准考試
極少數人可以通過N水准
然後再讀一年參加O水准考試
墊底的學生
重考/技術學院
還有一少部分學生小六會考成績太差
可以留級重考
也可以直接進入技術學院
如Northlight School學習
更高的PSLE考試成績
意味著升入更好的中學和更好的班級
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更多的教育資源
因此競爭異常激烈
各方呼籲給學生減負
大概2012年的時候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呼籲國人
打破小六會考是“一考定終身”的想法
認可每所學校都是好學校
協助孩子發揮所長
實現他們的志願和抱負
總理說,檢討小六離校考試制度
是整個教育制度檢討的一部分
但“關鍵不只是考試的內容
而是我們對待考試的態度”
總理強調:
“家長要明白小六會考只是孩子生命中的其中一個考試,沒錯它是重要,但不是唯一的考試,不是一考定終身。”
這個多年來
一方面家長緊張兮兮
一方面政府在不斷檢討
社會力量也在呼籲
今年這股風潮吹到了社交網絡
臨近小六會本地一組家長
推出的名爲“Life Beyond Grades”的活動
(“生活不僅只有分數”)
他們試圖通過這項活動
呼籲公衆重新看待成功的定義
減輕孩子們的應試壓力
這項運動發起後
得到了本地社會各界的支持
來自不同行業背景的人士
紛紛通過社交媒體大方公布
當年自己“並不理想”的小六會考成績
他們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曆
以真實故事響應“Life Beyond Grades”
活動在Instagram和Facebook等社交網絡
轟轟烈烈展開
其中故事也相當感人
Dr. Vincent Lim
新加坡科研機構Astar的科學家
大學一級榮譽畢業生和博士生
誰也想不到他當年小六會考
只考了124分
被分流到上文提到的第三檔班級
但他通過中學的努力
獲得了今天的成就
“在中學第二年的時候,我很幸運遇到了一位好老師,願意幫助成績不好的學生發揮潛力。我覺得有一個良好的教育系統去支持學生非常重要,否則他們也許止步不前了。”
導演陳子謙
他自16歲起便開始拍短片
至今已有20多部短片作品及4部劇情長片
被新加坡媒體封爲“數字導演”
獲獎無數
他在INS上曬出自己當年
小六會考只獲得168分
“當我在讀小學時,我的老師曾告訴我,如果我學習不好,就不會有任何作爲。她說追求藝術是沒有未來的,除非我以後想要去刷組屋的牆壁。”
“我認爲學習並不局限于課堂。它是一個終身的過程。這並不意味著學習不重要。無論你做什麽,都必須盡力而爲,並堅信這些付出在未來會得到回報。”
Bella Koh
SLOWHOUSE的創辦人
當年她在小六會考時
發揮失常考了218分
父母感到很著急,四處托人
希望她能進一間好一點的中學
她對自己感到失望
甚至萌生自殺念頭
後來她從陰霾中走出來
努力學習並轉到了理工院校
學習自己喜歡的設計專業
“我畢業後,立刻被3家公司看中。我從未感覺到自己有這麽多的自我價值。如今,我的父母已經改變了他們對成績的看法,看到我們幾個兄弟姐妹,以各自的方式取得了不同的成就。我相信他們當時如此重視成績,可能是受到了社會的影響。”
還有更多的藝人和名人
也紛紛大方曬出自己的成績
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成績
他們只想表達一個意思
Life Beyond Grades
椰子深以爲然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
我們在每一個環節都全力以赴
做最好的自己就夠了
無需太過苛責結果
畢竟孩子才十幾歲
人生還有那麽長的路要走
心態該佛的時候
還是要佛~
椰友們怎麽看待
新加坡的小六會考?
讓我們在留言區聊一聊吧
移民
留學
吃喝
新加坡
景點
教育
鞭刑
工作
夜生活
生日蛋糕
特産
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