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教育部做出重磅宣布
實行了40年的分流教育制度
將走入曆史!
教育部將以科目編班制
全面取代現有的分流制度
並取消N水准和O水准考試!
▼
GCE N/O/A Level
劍橋N/O/A水准
非要對標中國的話
N水准就好像會考
O水准就好像中考
A水准就好像高考
N水准
政府中學分快班
(中一到中四)
普通班(中一到中五)
普通班學生中四要考N水准
過了才能上中五
O水准
政府中學畢業時
要參加O水准考試
成績:可以申請初級學院
理工學院或工藝教育學院
也可以申請英聯邦國家
初級學院或是大學預備班
A水准
初級學院或是大學預備班
的學生畢業時還會繼續參加
A水准考試
成績:可以申請新加坡公立大學
也可以申請海外大學
也就是說政府中學
普通班的學生跟快班比
要先考一個N水准考試
然後可以選擇ITE或者PFP課程
也可以根據成績多上一年中五
中五後再參加O水准
▲目前的N水准源流生去向
是不是感覺普通班的學生
待遇有點慘啊……
不過今天教育部重磅宣布
▼
從2027年起中學會考
不分N水准和O水准
改以全國統一考試框架
那,中學入學時候
快捷班和普通班要怎麽分?
我們將以今年念小二的學生
爲例進行說明
他們未來將是首批受影響的學生
▼
在2024年入學的中一生依舊
會根據小六會考的成績報讀中學
但2024年起
本地中學不再有快捷、普通源流之分
將按照三個小六會考積分段
決定學生將修讀哪一個程度的科目
科目級別分爲中學
水准1 (General 1,簡稱G1)、G2和G3
程度依次相等于目前的
普通工藝、普通學術和快捷源流科目
這樣的科目分類
類似于初級學院的
副修(H1)、主修(H2)
和深廣主修(H3)等級
教育部將從2027年起
把目前的N水准和O水准會考
整合爲統一的全國考試
全國考試的成績單上
會列出學生所報考的科目和級別
屆時教育部和英國劍橋
將共同制定新的畢業證書
與會考改革同步進行的是
科目編班全面計劃
(Full Subject-Based Banding)
本地25所中學將在2020年
率先試行這個計劃
所有中學將在2024年以前
全面施行
目前的科目編班計劃(Subject-Based Banding)2014年已在12所中學試行,並在2018年擴大至本地所有提供普通學術和普通工藝源流的中學。
學生不受源流的限制,而是根據自己的強項來選讀適合自己的科目程度。普通源流的學生可以選讀程度較高的科目,但只局限于英語、母語、數學和科學這四個小六會考科目。
在新的科目編班全面計劃下
除了這四個科目以外
學生也可以從中二起
選讀程度較高的人文科目
如社會科(Social Studies)
曆史、地理和文學
例如被編入普通學術或普通工藝源流的學生若在小六會考中,某個標准科目考取A*或A,他們能夠選擇修讀該科目的快捷源流課程。
被編入普通工藝源流的學生若在小六會考中,某個標准科目考取至少C,或是基礎水平科目考取“1”級的成績,便能選讀該科目的普通學術源流課程。
實施科目編班全面計劃後
學校也能夠探討更多元的分班方式
幫助學生在擅長的領域發展
這樣的變化到底意味著什麽呢?
是否還是換湯不換藥?
▼
教育部長王乙康表示:
“快捷、普通學術和普通工藝源流在將在2024年被淘汰。我們從三個源流,走向‘統一的中學教育,多元的科目編班’。我們再也不會有魚兒在三個不同的溪流中遊泳,而是有一個大的河流,每一條魚兒都在裏頭找尋自己的旅程。”
分流教育可以追溯到40年前
事實上新加坡一直在不斷地
檢討現行的教育制度
▼
1979年
時任副總理兼教育部長吳慶瑞率領小組檢討教育體制,公布《吳慶瑞報告書》,報告書中首次出現分流制度的雛形。已解決當時中小學的留級率和退學率高,教育資源浪費的情況。
1980年代
政府全面在中小學實行報告中提議的分流制度。
小學:在最早的分流制度下,學生在小學三年級後,會根據小二和小三的考試成績,分爲普通、雙語延長或單語課程源流。
中學:在中學方面,則分爲特別、快捷和普通源流。特別和快捷源流的學生一般在四年內考O水准會考,普通源流則在第四年考N水准會考,並可選擇多讀一年再考O水准會考。
2002年
梁智強導演的《小孩不笨》以小學分流制度爲題材,反映了社會對小學分流制度的不滿。
時任教育部長張志賢捍衛分流制度,指出分流制度有顯著成效,相比80年代,學生完成學業率大大提升。
這時期的小學分流制度已微調,小學分流改在小四過後才進行,源流改爲EM1、EM2和EM3,但總體的分流模式不變。
2004年
尚達曼在接任教育部長一年後,首次對備受爭議的分流制度作出重大調整。他在國會上宣布,小學EM1和EM2源流在年底合並,但保留EM3。
2006年
尚達曼再次大刀闊斧, 宣布于2008年完全取消小學分流制度。他指出,約四成的EM3源流學生在小四分流考試中,至少有一課及格,也有能力和EM1和EM2合並源流的學生,一起上該科目的課程。
2008年
小學分流全面取消。學生可按照自己個別科目的能力來選修普通水平科目或基礎水平科目。
2014年
財政部長王瑞傑任教育部長期間,中學的科目編班計劃已開始推行。某些科目掌握能力較強的學生,可選擇和較高源流的學生一起上該科目的課。
2019年
經過五年試驗,現任教育部長王乙康在國會上分享試驗計劃成果時,指出這項計劃已經日趨成熟。有鑒于試驗計劃的良好成果,教育部決定全面取代現有制度,實行了40年的分流制度從此走入曆史。
(部分資料:早報)
▼
分流學生帶來的隔閡
新加坡的精英教育體系
過早給學生分流進行教育
雖然是行之有效的
但也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
曾經有個節目讓
不同源流的學生進行對話
觀衆才發現他們之間的
隔閡和誤解有多深……
對話中有
Normal (Acedemic)普通學術流派
成績中等的華裔小姐姐
有 Normal (Technical) 普通技術流派
成績較低的馬來裔小哥
也有 Integrated Programme 直通車流派
成績頂尖的印度裔小姐姐
主持人問:
“你們平時都跟不同流派的學生交流多嗎?”
華裔小姐姐說:
“我們基本上不跟快班的人玩
因爲他們看不起我們”
成績好的印度裔小姐姐解釋說:
“學校給不同流派的學生
安排的活動不一樣
如果讓我結交普通班的朋友
對我來說要花更多力氣”
(是不是分流教育的錯?)
成績較低的小哥哥也表示
自己有快班的朋友
但很少在一起玩
他覺得快班的朋友不喜歡他
主持人問:
“他們對你(態度)很差嗎?”
小哥哥:“就是無視我們”
隨後小哥又自嘲了一下:
“也許我們太不一樣了
他們在學校總是安靜又整潔”
(此處cue到兩位同學)
“而我們(成績差的)總是制造混亂”
最後另一位同學替大家總結了
不同流派的學生不愛一起玩
是因爲大家的行爲模式太不一樣了
誰都不願意處在尴尬的環境裏
主持人說:“也許這就是困難所在。”
▼
“社會分化”或是“社會分層”
是政府這幾年來所高度關注的社會問題
上面的節目告訴大家
學術表現和學術源流
已經造成了學生之間的分化
分流制度
在新加坡特殊的曆史時期
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讓教育資源得到更好的分配
在全民接受教育的今天
逐漸凸顯出問題
取消中小學分流制度勢在必行
確保擁有一個開放
沒有入學障礙的體制
讓所有傑出的學生都有機會攀上高峰
政府的思維已開始進入政策層面
椰友家長們
你們覺得取消中學分流怎麽樣?
留言區暢所欲言吧
把椰子設爲星標哦!
移民
留學
吃喝
新加坡
旅遊
教育
鞭刑
工作
省錢
曆史
特産
遛娃
▼
看夠了嗎?點擊更多精彩內容~
愛椰子請給我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