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小圈
QQ: 2077525879
微信: xinjiapoquan001
最近新加坡最熱議的話題之一就是——言論自由!
網友糾結的就是那個言論自由的新加坡去哪裏了,在網上說話不小心都有可能被警察請過去喝茶。
這以後還能好好說話嗎?
(圖:來源自網絡)
但事實上新加坡真的就成一言堂了嗎?
非也!
(圖:來源自網絡)
新加坡星期一(4月1日)在國會提出法案立法應對網絡假信息,引起部分衆多擔憂自己的言論自由可能受限。
內政部長兼律政部長尚穆根昨天強調——新法案只涵蓋虛假信息,公衆可以繼續發表時事觀點、繼續批評政府的政策,“這一切都不受影響”。
(圖:來源自網絡)
意思就是——有人企圖汙蔑新加坡政府要通過法案限制國人的言論自由,千萬不要輕易聽信。
可以繼續公開表達對政府的看法,繼續批評政府。
你一直擁有的這些權利、一直說過的話,都沒有受影響。
關鍵點——假信息,就是不要以訛傳訛。
而假信息和批評政策看似只有一線之差,讓人有種“老虎老鼠傻傻分不清楚”的感覺。
這兩者到底有何不同,看這個漫畫就知道啦!
(圖:來源自網絡)
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看法這種東西主觀,有時也沒有對錯。
若認爲某政策有缺陷,就算是公開嚴厲批評其實並不構成“蓄意散播假信息”。
相反的,假信息在意圖上就有很大的不同。
散播假信息、假新聞,幕後黑手都是“爲了假而假”,以“假”作爲手段達到分裂社會、挑釁情緒的目的,這才是政府要捉的。
舉個栗子:在緬甸,有人謠傳一名佛教徒女子被兩名回教徒男子強奸,結果在24小時內造成武裝暴動,多人死傷。
假信息的危害顯而易見!
新加坡才出搬出一部——防止網絡假信息和網絡操縱法案(Protection from Online Falsehoods and Manipulation Bill)
在新法案下,政府可以強制發出假信息貼文的個人或網絡平台發布更正或撤下假新聞。
根據定義,假信息泛指虛假的事實陳述,涵蓋所有捏造的信息,但也包括完全改變其原有含義的事實扭曲。
基于事實的個人看法、批評、諷刺(satire)或譏諷性模仿(parody)則不算是假信息。
相關領域的部長,會在其部門官員的協助下,判定虛假事實及它對公共利益的影響。
之後,部長會同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內的授權主管當局(Competent Authority)合作,研究要對假信息來源實施什麽指示,包括更正、通信限制指示等。
該批評政策的時候批評政策,但要就事論事,不要過度延伸本末倒置,畢竟言論也是一門藝術。
本文素材、觀點以及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果您認爲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絡我們及時刪除和修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