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汀是著名的唐宋古城,風情不亞於鳳凰古城。去年底贛瑞龍鐵路開通,從福州坐動車至長汀,只需3.5小時。我們一起來看看長汀都有哪些好玩好吃的。
景 點
長汀古城
眾多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蹟成為汀州古城景觀的一大特色,現保存下來的古城牆將古城門及其古城樓,還有風格獨特的的汀州府城隍廟、汀州雲驤閣、汀州南禪寺等眾多古蹟見證了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厚重的文化內涵。
東門古民居
汀州唐代古城牆
古城牆已有1200多年歷史,始建於唐大曆四年。保留下來的城牆將古城門朝天門、五通門、惠吉門、寶珠門聯結在一起,全長一千五百多米,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惠吉門
五通門
三元閣
廣儲門又名三元閣,建於唐代,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城牆基礎由花崗石所砌築,青磚斗拱,三重遞進,總長8.55米,拱門高3.4米,遺有唐代八角復盆式礎柱。
雙陰塔
雙陰塔是唐代古井「八卦龍泉」和宋代古井「學府陰塔」的合稱。與地面的塔正好相反,倒置於地底,故稱「陰塔」,是中國罕見的古井。1989年公布為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長汀老古井
北山腳下老古井,據說是長汀城裡最古老的一口井,所以人們稱它為老古井。老古井的水是從後面臥龍山滲透來的山泉水,井水清澈,雨季井水不溢,旱季井水不枯,周圍老百姓祖祖輩輩都飲用這口井水。
店頭街
店頭街是長汀的四大歷史傳統街區之一,也是古汀州城最早的商業街區。它位於長汀人口最稠密的市區,是一條典型的明清時期手工藝百業街。
汀州大夫第
大夫第是古代中國高級官吏修建府邸的一種通稱,一般是指文職官員的私宅,就是士大夫的門第。汀州大夫第屬兩層磚木結構的客家廳堂式建築,也稱客家四合院建築。整座大夫第大都由美輪美奐的精美木雕組建而成。
劉氏家廟
劉氏家廟始建於北宋淳化三年(992),為劉氏八閩始祖劉祥公七代孫河南懷慶府尹劉參常為首倡建,是江南劉氏五大宗祠之一。保留著明代的建築風格。家廟座北朝南,總共有房間69間。始祖劉祥公繁衍的客家後裔,播居國內各省及海外20多個國家。
上官周故居
畫家上官周故居,座落烏石巷裡。是一座木構架,懸山頂式的客家民居廳堂式古建築,名叫「冀綸堂」,作為書院兼備宗祠用。「冀綸堂」始建於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迄今有300多年的歷史。
汀州府城隍廟
汀州府城隍廟是福建省現存規模最大的城隍廟,氣勢雄偉,也是汀州著名古建築之一。汀州府城隍廟祀奉的是閩王王審知,始建於唐天寶元年(742年),至今1200多年了。
文廟
汀州府文廟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建於宋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占地1550平方米。大成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重檐歇山頂,抬梁穿斗,明間為龍鳳藻井,次間為井口天花,屋頂為桔黃琉璃瓦封蓋,地面鋪方形青磚。
汀州天后宮
汀州天后宮始建於宋代,供奉護海女神媽祖神像。前後殿檐兩側為石雕龍柱。前殿明間三間,進深三間,平面呈長方形,占地面積5580平方米。後殿明間正廳為方形藻井,使用雙層如意斗拱承托,四角有垂球雕飾。1989年公布為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長汀縣博物館)
福建省蘇維埃政府同時也是長汀縣博物館,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這裡隆重召開,宣告成立「福建省蘇維埃政府」。館內設有「汀州客家博物館陳列展覽」、「長汀革命歷史陳列」、「瞿秋白被囚處」、「汀州試院舊址」和唐代古柏等參觀遊覽內容。大會通過了一系列重要決議和宣言。
汀州試院
汀州試院始建於宋代,庭院式結構,占地面積萬餘平方米,由門樓、空坪、大堂、後廳、廂房和數幢平房相接組成。是汀屬八縣八邑科舉應試秀才的場所。院內兩棵珍稀罕見的唐代雙柏,參天繁茂,蔚為奇觀。
中共福建省委舊址(中華基督教會)
該址原為中華基督教會,由禮拜堂、後樓房組成,磚木結構,座西向東,建築面積644平方米。1932年春,中共閩粵贛省委(福建省委)機關設在這裡,內設組織、宣傳、婦女等部。羅明、劉曉、陳潭秋、劉少奇等先後任省委書記。周恩來同志來到長汀後居住在這裡。
福音醫院
福音醫院(中央紅色醫院前身)原為英國教會醫院。由門房、禮拜堂、病房、醫療室、手術室等六幢平房組成,土木結構,占地面積1655平方米。毛澤東、陳賡、徐特立、周以粟、伍修權、賀子珍等曾在福音醫院休養所治病療養。1933年醫院遷往瑞金,正式命名為中央紅色醫院。
辛耕別墅
辛耕別墅是紅四軍司令部、政治部舊址,毛澤東、朱德舊居。1929年3月14日,毛澤東、朱德率領紅四軍首次入閩,解放長汀城,司令部、政治部駐在這裡。該址為庭院式的民居建築,坐北朝南,土木結構,占地面積523平方米。
福建省職工聯合會舊址
福建省職工聯合會舊址原是張家祠,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福建省總工會在此設立。劉少奇同志到長汀視察工作時住在這裡。該址由前廳、後廳及後樓組成,土木結構,建築面積537平方米。
雲驤閣
雲驤閣建於唐大曆年間,是座典型的南方古代樓閣建築。它建於唐大曆年間,集奇山、碧水、古木、橋樑、樓閣於一體,具有中國園林建築的鮮明特徵,是著名的汀州八景之一「雲驤風月」。1929年3月,毛澤東親手締造的中央蘇區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長汀縣革命委員會機關設在這裡。
客家母親園
客家母親園是世界客屬公祭聖地,位於長汀五通橋汀江與金沙河交匯處,形狀如一般正在航行的木船,船中央的青石雕像為客家母親像。這裡每年均舉辦公祭活動,吸引大批海內外客家人前來尋根謁祖。
瞿秋白烈士紀念碑
瞿秋白烈士紀念碑位於縣城羅漢嶺。1935年春,瞿秋白在轉移中不幸被捕,被囚於汀州試院。同年6月18日秋白在中山公園涼亭(秋白亭)里飲酒後,從容走向刑場,英勇就義於羅漢嶺。1953年在羅漢嶺立瞿秋白紀念碑。
楊成武將軍紀念館
位於縣城西門羅漢嶺楊成武將軍廣場東側。全館分為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和建國以後4個部分。該館與楊成武將軍銅像、楊成武將軍廣場聯成一體。
南禪寺
南禪寺是一座古老的廟宇,它始建於唐朝五代周顯德年間(954年),是古代汀州馳名的八寺之一,由著名高僧惠臻開創,原名「南山同慶禪院」。因火災於明代萬曆年間重建,並改名「南禪寺」。新南禪寺占地80多畝,規模大,規格高,是贛南、閩西最大的佛教叢林。
臥龍山風景區
臥龍山位於城北,因「四面平田,一山突起,不與群峰相屬,如龍盤屈而臥,中分九支,故名臥龍」。是著名的汀州八景之一「龍山白雲」。臥龍山巔的北極樓、金沙寺建於宋代,樓內還保存「雄鎮閩西」四字大匾額。
金沙寺
金沙寺位於臥龍山之巔,是一座古老的廟宇,建於宋代。金沙寺坐北朝南,背後是陡峭的山崖,俗稱「北極樓」。
朝斗岩風景區
朝斗岩風景區位於縣城南郊,與臥龍山遙遙相對。山上大雄寶殿內塑有罕見的反坐面壁菩薩。是汀州八景之一「朝斗煙霞」。1933年2月,中共福建省委在大雄寶殿召開第四次反「圍剿」緊急會議。
汀江龍門
汀江龍門位於長汀縣北部庵傑鄉涵前村,古稱龍門峽,距離縣城30公里。這裡的山水十分神奇秀麗,是長汀12勝景之一。帽盒山腳下有一天然石洞如仙斧劈兩峽成門,上端似橋穹形,洞深數十丈,洞頂岩石壁立,盤亘不見天日,懸崖上鐫刻「龍門」兩字。汀江龍門的形成是因古代地殼變動所致,山崖由石灰岩構成,造就了如此美好的景致。
歸龍山
是長汀縣的十大名山之一,坐落於閩贛邊境的四都鎮紅寮村,海拔1036米,峰巒疊翠,萬木崢嶸,被世人讚譽為「神仙之府」。山上有一座古廟的——羅公祖師廟,據縣誌記載,它始建於宋代,歷史悠久了。
歸龍山風動石
中復:紅軍長征第一村
長汀縣南山鎮中復村,原名鍾屋村,,距長汀縣城40公里。1934年9月30日紅軍接到命令撤出陣地,在這裡開始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鍾屋村成為紅軍長征第一村,長汀縣成為紅軍長征出發地之一。中復村內聚集了三種典型的客家建築,一是客家祠堂觀壽公祠,二是超坊客家圍屋,三是客家屋橋接龍橋。
汀江濕地公園
汀江國家濕地公園位於長汀縣三洲鎮,2014年11月11日開園,是全省第四個、龍岩市首個國家濕地公園。公園以客家母親河——汀江的保護為主題,同時展示長汀水土流失治理成果,集河流濕地保護與恢復、生態文明教育、科研監測、休閒體驗於一體。
馬羅梯田
馬羅梯田位於長汀縣童坊鎮肖嶺村和馬羅村,海拔高地勢陡,800餘畝稻田都在陡坡之上。端午前後梯田灌水,中秋前後稻穀熟了,春節前後容易形成雲海,使這裡成為遊玩攝影勝地。
塗坊圍屋
塗坊圍屋也稱塗氏鳳如圍屋,位於長汀縣塗坊鎮,建於清乾隆,穿斗抬梁式木架構,單檐懸山頂。由門樓、池塘、空坪、正門、下廳、中廳、上廳、後廳、後花台、左右兩排橫屋、前後圍屋等建築組成。占地3617平方米,建築平面呈橢圓形,是客家民居中典型的全圍式傳統民居。
河田宗祠一條街
河田是長汀著名的古鎮,離縣城20公里。河田古街號稱3里長,街道筆直令人稱奇。河田老街上有二十多座客家宗祠,這些宗祠都具有鮮明的客家祠堂建築風格,充分體現了客家傳統文化的深厚內涵。
推薦線路
1.紅色之旅一日游: 瞿秋白烈士紀念園、 福建蘇維埃政府舊址-汀州試院、中央紅色醫院舊址-福音醫院、紅四軍司令部、政治部舊址-辛耕別墅、中共福建省委舊址-中華基督教堂、福建省職工聯合會舊址-張氏家祠、中央蘇區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長汀縣革命委員會舊址-雲香閣、中共福建省委召開第四次反「圍剿」緊急會議舊址-朝斗岩大雄寶殿
2.歷史文化名城一日游:汀州試院、汀州文廟、 明清古街(店頭街)、汀州古城牆、汀州天后宮、雲香閣客家母親園、客家文化研究中心、龍潭、朝斗岩風景區、南禪寺。
3.歸龍山、汀江源頭龍門、長征第一村中復村和河田宗祠一條街一日游則都需要單獨一天時間。
註:長汀縣汽車站有到以上涉及各鄉鎮的巴士。
長汀美食
長汀的客家美食,種類繁多,製作技藝精湛,獨具地方特色,咸鮮辛辣,原汁原味。還獲得了「中國客家菜之鄉」稱號。
長汀客家菜
三角豆腐餃
三角豆腐餃是明清以來長汀筵席中的佳肴。是用豆腐做皮,瘦肉、香菇、冬筍、蔥白等做餡,精工製作而成。
擂茶
擂茶是客家人獨特的風味食品,是將適量的大米加進芝麻、黃豆、花生、茶葉以及桔皮等擂制後,熬煮而成由於長汀客家喜歡將大米加進擂茶中,所以又叫擂米茶。
白斬河田雞
河田雞被譽為世界五大名雞之一,肉質肥嫩鮮美。長汀民間烹雞的方法多式多樣,以白斬河田雞最為著名。它以其香、脆、爽、嫩、滑和易脫骨而深受讚譽,
釀豆腐
麒麟脫胎
麒麟脫胎又名「麒麟鑽象肚」,為長汀清代官席中之上乘珍品。常在豬肚內逐層填入小狗和烏雞、白鴿、麻雀、野山參等清蒸服用。
皺紗肉
皺紗肉俗稱「燒大塊」,是長汀傳統菜肴,歷史悠久,早在清朝就已列入官席菜譜。皺紗肉皮似皺紗,綜紅晶亮,色香味俱佳。
鳳凰醉酒
這道菜的主料是長汀的兩大特產--河田雞和客家米酒娘。這道菜的特色是:雞似醉臥缸中,雞皮金黃油亮,酒香撲鼻,令人讒涎欲滴。
長汀米酒娘
素以民間精工釀製,純天然原料,含有20多種胺基酸,營養豐富。
燒肝花
燒肝花盤菜是長汀傳統菜肴。因其味道香脆,為下酒妙品,故流傳久遠。色澤金黃,外酥內軟,食而不膩。
生燜草魚
長汀人們最愛吃草魚,因其湯鮮肉嫩,老少皆宜。生燜草魚自清末以來為婚喜賀慶、華廈落成等宴席的主菜。
長汀豆腐圓
長汀豆腐圓為長汀特色菜肴。以豆腐和地瓜粉製成,配以香料,味道香軟滑嫩。可做主食。
干蒸豆腐滿丸
豆腐滿丸用料為豬肉、豆腐、香菇、地瓜粉、精鹽、蔥、蒜、香油等。將豬肉、豆腐、香菇剁碎,加上地瓜粉攪拌、和勻,接著上籠蒸,蒸好後按個人口味撒上各種香料即可。口感香滑誘人,百吃不膩。
珍珠丸
珍珠丸以當地黏性特好的番薯粉為原料,以手入沸水將番薯粉擠成圓狀,做時一旁還必備涼水,以隨時為手降溫,這簡直像在練鐵手功。
冬瓜甑
長汀傳統夏令菜肴,味道清香,清涼解暑。將冬瓜洗凈切開,取出瓜瓤;將魷魚、香菇、豬裡脊肉洗凈切成絲,加蝦仁、粉絲翻炒均勻,用雞精調味,最後倒入冬瓜中加高湯,放入蒸鍋中蒸15分鐘時入鹽,再蒸5分鐘便可!
雞腸面
雞腸面不是雞腸做的。是將地瓜粉調成稀糊狀,然後打入一、二個生雞蛋,放適量的鹽,使勁攪勻後,舀入鍋內煎成厚薄一致的麵皮,切成雞腸形麵條,面滑、湯香、味鮮,別有風味。麵條呈蛋黃色,兩邊略捲起,看上去也似雞腸狀。
干蒸大腸
干蒸大腸為長汀家常菜兼特色菜之一。大腸洗凈切段,加上地瓜粉揉勻。依據個人喜好加上蔥蒜等香料或添加芋頭、馬鈴薯等上鍋蒸。
客家釀茄子
客家蘿蔔丸
長汀干蒸豬肉
長汀干蒸豬肉,是將適量五花肉或瘦肉切片,放於盤中,放入地瓜粉和調味料攪拌均勻(可以和長汀檳榔芋、土豆、淮山、豆腐等混合蒸),放置10分鐘。然後均勻碼放在另一個盤或盆中,上鍋隔水蒸。
釀苦瓜
甘香可口,回味綿長。釀苦瓜、釀辣椒、釀茄子、釀豆芽、釀冬菇等,廣泛分布於客家地區,是家常菜。有把釀苦瓜、釀辣椒、釀茄子稱為「釀三寶」的講法。
長汀小吃
長汀豆腐乾
長汀豆腐乾是閩西「八大幹」之首,以肉桂、公丁、大小回香等十餘種中草藥材,滷製而成。它有3個品種:五香豆腐乾、醬油豆腐乾、黃色豆腐乾。
糍粑
相傳宋朝長汀滿嵐嶺寶珠峰有座龍廟,天旱求雨時,城鄉群眾多以糍粑供奉。因糍粑柔韌甜美、價廉耐飽,來往旅客至此多爭相品嘗,致使滿嵐嶺的糍粑子無人不曉。形圓質白,柔韌甜美。
米粿
米粿用大米製作,將糯米在水中浸泡後磨成漿,裝入布袋壓去水分,再取出蒸熟,然後將蒸熟的米粉倒入臼中舂勻成粘狀,搓成圓長條即成。吃法可沾上白糖即食,也可將米果切成丁塊狀或細條狀,加配料炒食。
仙人凍
仙人凍主要顏料是仙人草,這是汀州山區盛產的草本類小葉綠色植物。用曬乾的仙人草製作的仙人凍呈黑褐色,而用鮮仙人草製作的仙人凍呈綠色。
芋子餃
芋子餃是長汀著名的風味小吃,在許多客家社區也有流傳。番薯、芋仔都是山區的主要雜糧,長汀客家人吃雜糧時不斷變換口味,製作出許多獨特小吃,「芋子餃」就是其中一種。
燈盞糕
即油炸糕,是用大米、黃豆磨成稠漿經油炸而成,形扁圓,中空而隆起,形似兩個舊式燈盞吻合一起,故稱「燈盞糕」。
簸箕板
簸箕板又叫籠床餳,籠床餳蒸好後,切成片條曬乾,加佐料煮食者稱「米粉條」,蒸好後整張包入炒熟的瘦豬肉絲、韭菜段、豆芽等捲成筒狀,淋上花生油、醬油者稱「籠床卷」。
卷餅
卷餅(春餅):在長汀歷史悠久,是客家人保持中原風俗的名點。每逢元宵佳節,家家戶戶都製作。
燒麥
燒麥狀似石榴,以皮薄餡爽,芳香撲鼻,令人垂涎而得名為:「三特石榴果」、「三里香」。後人因燒麥皮為麵粉製成,吃時又要「趕燒」(趁熱吃),便叫「燒麥」。「燒麥」有葷素兩種。
兜湯
兜湯是長汀的熱湯類傳統小吃,有豬肉兜湯、魚肉兜湯、雞肉兜湯等。長汀方言「兜湯哩」是「端肉湯」的意思。
炸雪薯
炸雪薯又名「炰薯包」,在清末民初就已上了筵席。
炸芋頭絲
長汀特色小吃,街頭巷尾隨處可見,老少皆宜。芋頭切絲加地瓜粉或麵粉製成
煎薯餅
取雪薯(又稱白薯)於長汀傳統特製瓷缽上攪碎,加入鹽、味精等,用平底鍋煎制即可。煎好後,蘸以油蔥,米酒食用,口感滑嫩香甜。
長汀炸肉丸
炸肉丸為長汀特色小吃,街頭巷尾隨處可見。主要材料為地瓜粉和蘿蔔絲,可按個人喜好添加佐料。口感外酥里嫩,香滑誘人。
薴葉粄
薴葉粄為客家特產。將雛嫩薴葉,和適量粳米、糯米和井水於石臼搗爛、粘合,形成青翠欲滴的粄團,然後把粄團捏成小塊,可蒸也可以油炸,清香甘潤,別有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