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藝術登陸新加坡”VIP預展現場,主要都是外國人入場。(聯合早報)
作者
侯佩瑜
蟻粉們去過藝術博覽會“藝術登陸新加坡”(Art Stage Singapore)嗎?別說你沒去過啊,這個展覽可是連續舉辦了8年,專門陶冶新加坡人的藝術情操,同時讓藝術家有個平台交流、展覽和出售他們的作品。
不過,沒去過的蟻粉,看來也沒機會去了。第九屆“藝術登陸新加坡”原訂于一個星期後(1月24日至27日)在濱海灣金沙會展中心舉行,不過該藝博會的創辦人兼主席勞倫佐·魯道夫(Lorenzo Rudolf)昨天早上9點多發函給參與展覽的畫廊與展商宣布取消藝博會的舉行,並通知展商停止所有的籌備工作。
“藝術登陸新加坡”的創辦人兼主席勞倫佐·魯道夫。(藝術登陸提供)
“藝術登陸新加坡”是本年度新加坡藝術周核心項目之一。到底是出了什麽問題,要臨時取消這麽重要的一個藝博會呢?
魯道夫昨晩發出新聞稿說:
“基于新加坡非常艱難的市場環境,加上同場不公平的競爭,我最終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倉促做出取消藝博會的決定。”
矛頭一:新加坡是一個非常艱難的市場環境
魯道夫怪罪于新加坡的昂貴環境和停滯的藝術市場,說從2011年舉辦以來總共吸引到的500家國內外畫廊,超過450家並沒回頭參展,因爲做不成買賣。
藝術登陸新加坡一度是本區域重要的藝博會,吸引買家前來購藏藝術,高峰期爲2015年,參展商多達197家,參觀人次5萬人,但這幾年規模不斷縮小,參展商數目遞減,2018年減至83家,買氣減弱。而今年舉辦方的目標已經降低至80家畫廊,根據藝術登陸新加坡官網,卻只約有45家國內外畫廊與展商參加。
魯道夫去年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
與東南亞其他地區(如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相比,新加坡藝術市場處于停滯狀態。
他指出,
藝博會吸引到不少東南亞藏家(印尼藏家尤其多),但本地藏家數目並沒增長;市場窄小,加上物價昂貴,而其他東南亞地區發展蓬勃,削弱了新加坡的競爭力。新加坡也沒足夠的藝術作品吸引其他區域買家的注意力。藝博會規模縮小,可說是本地藝術市場的縮影。
魯道夫2017年也說:
“多年以來,盡管政府很努力從上而下推動藝文活動,但是新加坡只有藝術沒有現場,藝術市場沒發展。新加坡人受教育高,也有錢,就是不會花錢購買藝術品。藝術登陸新加坡最初成立兩年反應好,過去五年陸續下滑,不僅藝博會,受影響的包括吉門營房、本地畫廊,關門或慘淡經營的不在少數。”
說白了,就是想說新加坡人不會欣賞藝術。
雖然“藝術登陸新加坡”的官網並沒通知取消事宜,不過訂購如入門票的有關中介已經通知藝博展取消。
矛頭二:不公平的競爭
魯道夫也指責將在1月24日至27日在吉門營房(Gillman Barracks)舉行的新藝博會“聚焦東南亞”(S.E.A. Focus),26家參展商以前全參加過藝術登陸新加坡,被前者低價的參展費給吸引過去,讓藝術登陸新加坡在不公平競爭和自相殘殺下無法生存。
那也是,在同一時期舉辦兩個性質一樣的藝博會,要參展商分身參加嗎?還是要他們砸錢報名參加兩個展覽?但總不能讓原本就沒有很多懂藝術的公衆看兩個差不多的展吧?
另外,“藝術登陸新加坡”近年來面臨更多的競爭者,包括將在明天至30日在台灣舉辦的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今年11月1日至3日本地也將會有一個全新藝博會Art SG,在濱海灣金沙酒店金沙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預計約80個畫廊參與。主辦方爲AngusMontgomery Arts、Tim Etchells和MCH集團,辦過香港巴塞爾(Art Basel)、雪梨當代藝術展等藝博會。以上所舉,只是其中一些。
藝術登陸新加坡內憂?
導致“藝術登陸新加坡”告吹,難道原因只有魯道夫所說的外在因素嗎?
據《聯合早報》報道,去年就有參展的業者反映,主辦單位沒照顧到畫廊需求,沒有效規劃藝博會主題,帶來素質好的藝術品,導致藏家量少。
提供給藝術界大腕的買賣空間?
“藝術登陸新加坡2013年”展出中國藝術家張洹也將帶來由兩個大型佛像雕塑組成的《柏林佛》,作品預計標價爲100萬美元,是此次藝博會最昂貴作品之一。(藝術登陸提供)
“藝術登陸新加坡”在短時間內彙集世界各地畫廊,新加坡這個蕞爾小島一下子來了許多藝術界的明星大腕,但這種明星效應只在少數收藏界人士、畫廊和藝術家當中掀起波瀾,充其量爲藝術市場提供了多一個藝術品買賣的空間,在社會普及層面和藝術推動的層面,似乎未達到一些人心目中的理想效果。
本地藝術家巫思遠曾接受《聯合早報》受訪時表示,雖然“藝術登陸新加坡”讓參觀者有機會欣賞一些藝術明星的作品,但是由于活動本質在于推動藝術的商業買賣,因此作品的選擇顯得保守而缺乏驚喜。“比較我參觀過的一些藝博會,這次展出作品過于安全、精致且熟悉,少了試驗性的部分。”
他也認爲,藝博會猶如國際藝術明星彙演,藝術家參與的空間有限。巫思遠比喻說:“藝博會像一個來去匆匆的大杯子,我們這些小杯子只能期待有機會接住一點點從大杯子裏溢出來的水。”
藝博會是貴族活動?
“藝術登陸新加坡”堪稱本地規模最大,也最高檔的藝博會。它把世界藝術帶到新加坡,幾百名藝術家的上千件作品,這樣難得的藝術盛宴一年一次,不過入門費用不便宜,請問如何讓普羅大衆也有機會親近藝術,一覽精品,開開眼界?
就拿今年的“藝術登陸新加坡”的入門票做例子,每天的票價爲30元,三天套票爲50元,即使“提早購票”(Early bird)優惠,一天也要24元,三天要價46元,這還沒加上3至4元的訂票費(booking fee)。
這樣的收費對想要把藝博會當成周末活動,一家四口到場參觀的普通新加坡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費用。
據記者過往到現場觀察,獲得國家藝術理事會、新加坡旅遊局和經濟發展局政府機構支持的“藝術登陸新加坡”,仍是屬于藝術家、畫廊、藏家、策展人、藝術系學生的天下。
對比之下,香港國際藝術展就顯得普及得多,雖然展出的同是天價的藝術巨星作品,但前往參觀藝術展的一般香港民衆很多,使活動擺脫了藝術展只是少數特選人士才能參與的“貴族”活動形象。
印度畫家維坎納在本地首屆“藝術登陸新加坡”畫展上,模擬1939年的一幅畫作《兩個弗裏達》,全身裸露和參觀者合照,當時一度引起爭議。(新民日報)
害慘參展商
“藝術登陸新加坡”無法登陸新加坡已成事實,這可苦了參展商,而魯道夫的新聞稿對于如何處理畫廊訂金、賠償及門票退款等只字不提。
根據申請表格,今年“藝術登陸新加坡”的一個35平方米展位的標准價格是2萬6250元,展位越大越貴。
“藝術登陸新加坡”過往都在濱海灣金沙會展中心舉行。(新明日報)
紐約Marc Straus畫廊總監告訴《海峽時報》,畫廊今年在藝術登陸新加坡上投資了“五位數”,包括支付濱海灣金沙的展位費用,運送維也納著名藝術家赫爾曼·尼奇(Hermann Nitsch)的10件作品,支付韓國藝術家Jong Oh,策展人洛蘭·埃(Lorand Hegyi)乘坐飛機新加坡的費用。
第三次參展的本地“白色空間”總監謝宇嬰說:
“我們已付出三四萬元的成本,訂展位之外,也已將中國劉若望多件大型銅雕運來新加坡。可能會在自己的畫廊展出一兩件,其他先放在倉庫再打算。”
台灣大隽藝術畫廊今年第三次參展,畫廊媒體處接受《聯合早報》長途電訪時說:
“我們對這個消息非常震驚。我們早已將藝術品運輸到新加坡,現在頭很大,正在處理運回,商量怎樣減少損失。”
第一次參展的本地Instinc藝術空間總監姚詩韻非常失望,形容這是“一千個夢魇”。她說,一同參展的英國藝術家Laudi Abilama昨晚已抵達新加坡,所有藝術品已運至新加坡。
姚詩韻自去年9月開始就積極備展,她決定繼續辦展,作品將于26日及27日在她位于武吉巴督的畫室(wcega tower#08-83)展覽,同時也在網絡平台(www.pluralartmag.com)上展出。
Art porter畫廊的創辦人之一紀堯姆·列維蘭伯特(Guillaume Levy-Lambert)告訴《海峽時報》,他們原本計劃在“藝術登陸新加坡”爲印尼藝術家Naufal Abshar舉辦個人展,展出他爲此展特別創作的七幅作品。這些畫作在本周二(15日)已經抵達新加坡,如今將會改在位于史波蒂斯兀園路(Spottiswoode)的Art porter畫廊展出。
他說:“對我們來說,這不是災難性的。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比展會上只有很少的參觀者和很少的銷售要好。”
“我們更擔心的是,這讓新加坡很丟臉。我有海外畫廊的朋友,他們已經把自己的作品運過來,預訂了機票和酒店,這也讓新加坡作爲藝術中心的聲譽岌岌可危。我們希望盡一切努力幫助陷入困境的畫廊,看看我們能否在自己的藝術空間裏融入外國畫廊的作品。”
“藝術登陸新加坡2012”展出的于伯公作品《其因在果》。(聯合早報)
有不少畫廊和公衆在pluralartmag.com設立的面簿“藝術登陸急救”(Art Stage SOS)頁面向處于困境的參展商伸出援手,主動提供展覽空間。
不過,“藝術登陸新加坡”雖然搞砸了,但藝術周還是照常進行。都說了這個世界上沒有說沒有了誰不行。
藝術周支持單位——國家藝術理事會、新加坡旅遊局和經濟發展局昨午發表聯合聲明說:
“我們對2019年度‘藝術登陸新加坡’取消一事感到失望。計劃參加的展商、夥伴和藏家不幸都受到影響。我們了解到取消是個商業決定。”
聲明指出,“藝術登陸新加坡”自創辦以來,即獲得三大單位的支持,藝博會過去對新加坡藝壇的貢獻是受到認可的。2019年度新加坡藝術周超過百場的節目會照常舉行。
在藝博會越來越多的今天,在藝術家及精品勞師動衆地登陸,蟻粉們或許需要進一步思考,在商業意義之外,藝博會還有其他什麽更大的存在價值?它能不能讓藝術真正登陸新加坡,讓藝博會與普通新加坡市民打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