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叮當也已經三歲多了,身邊的朋友時不時會問我是否在關注小學的事情。
有時帶著孩子在路上,會收到好多教育中介機構的傳單。除了本地的私立學校,還有香港的,甚至新加坡的。
本來還覺得爲時過早的我,也不禁倍感壓力。
前些天和朋友們聚會,聊起孩子的教育,我更深刻地感受到,現在的孩子,壓力遠超想像。
國內教育全民焦慮的環境下,她們向往香港和新加波的教育,但是那邊的教育會更好嗎?
01
去年看過一部香港的紀錄片《沒有起跑線》,真是讓我切身體會到了什麽叫做“瘋魔”。
開篇就有一段話:
“不知從何開始,我們這一代人被按在了同一條線上——贏在起跑線。人人都在同一條跑道,競爭,比較,永無休止。有人說,這種瘋狂競爭,你不找它,它也會找上你。”
▌怪獸父母
在香港,有些父母讓孩子一天上兩個幼兒園。早上去政府發放學券的幼兒園,享受免費資源,學粵語;下午就自費去國際班,學普通話和英文。
只花一份錢學兩文三語,完美!
用培訓班塞滿孩子的空閑時間。鋼琴八級都沒啥用了,越罕見的樂器越好,最好小學前就達到表演級。
用計時器輔導孩子做作業,中途去上廁所,無論大小便只能在三分鍾內。
最誇張的是一個懷二胎的媽媽,爲了讓孩子趕上學校的招生時間,從排卵日就開始計算,找好最佳受孕時間,可謂是贏在射精前,贏在子宮裏…..
▌只懂輸贏的孩子
在父母高強度的“操練”下,孩子們看起來的確很優秀。
有些二年級學生能熟練掌握兩文三語,輕松搞定基本電路模型。
放學後還參加各種活動,遊泳、樂高、舞蹈,甚至編程啦,簡直是全能小天才。
但這些讓人隱隱有些擔憂。
有個小女孩,才四年級,內驅力很強,非常上進。
不過她的價值觀都建立在輸贏上:
因此她每天都拚命鞭策自己學習,生怕有一點退步。
好多家長或許會覺得,這孩子多省心啊。但值得警惕的是,這樣的孩子,沒有學會贊揚別人的好,也沒學會面對自己的“輸”。
一旦引以爲豪的成績接二連三遭到挫折,帶來的打擊難以計量。
強中自有強中手,又有誰能保證次次拿第一呢?
▌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公
家長們也不是一開始就願意當怪獸父母,有一個父親說得好,這場集體的推娃行爲,就像喪屍病毒,沒有家庭能獨善其身。
一個如此普遍的現象,根源或許在制度上。
香港雖有幾百所中小學,但是優秀的資源,集中在一些名校上。
一些有名的國際學校和直資中學,每年進入美國常青藤或是英國牛津、劍橋的人數足以秒殺內地所有重點高中。
官立學校裏也有大量的名校,學生歐美名校或本地重點大學的青睐。
(香港學校主要的構成)
由于香港盛行小班教學,小學每班人數少則十多個,多則二十多個。因此家長們即便是翻山越嶺,通勤一兩個小時,也要爭奪名校資源。
▌沒錢沒人脈讀不了書?
香港幼升小基本上有三輪。
第一輪,報名私立/直資小學和國際小學,只要學校通過就可以入學。
有的名校競爭太激烈,連直資的幼兒園都成香饽饽,甚至50萬港幣才能得到一個面試機會。
第二輪,是向心儀的官津學校申請,在香港,官津學校大部分受學區限制。
好的校區,每平方米大概30萬以上;若是租房,實用80平米的租金常常不低于4萬/月,實用30多平米的租金也不低于2萬/月。
如果申請的學校中,有兄弟姐妹在該學校就讀,或父母在該小學就職,那麽這部分人就必獲錄取,名額高達30%。
一些家長爲了獲取這樣的名額,甚至排著隊去學校應聘校工。
美國名校雖然也有優先照顧校友的潛規則,但將“世襲制”赤裸裸寫進政府公文的,似乎只有香港了。
若第一二輪都不獲錄取,就參加政府組織的官津小學的隨機抽簽派位,但符合家長期望值的概率不高。
因此部分家長選擇帶孩子去學校進行“叩門”面試,作最後的爭取。
但名校往往會收到幾百份申請,競爭非常激烈!這時,優秀的學習基礎和五花八門的培訓證書就派上用場。
有統計顯示,香港家長,平均爲孩子報5.6個培訓班,最多的11個。
家長除了送孩子去學習技能,培訓班也成爲孩子建立人脈的試驗場。
好不容易進入學校,老師們卻當起甩手掌櫃,把家長們往培訓班裏推。
除了學業之外,一些學校還布置各種各樣的課外親自互動。
比如,突然要求孩子們提供和家長一起旅遊的照片。
有時要求提供一些例如生日聚會的表現等等。
無形之中也興起家長的攀比之心。你去日本旅遊,我就要去瑞士;你辦生日請了20個人,我就要請50個….
爲此,好多父母長期處于抑郁狀態,常爲一點小事發脾氣,甚至想自殺,不斷感慨養娃不易。
在紀錄片裏,幾個媽媽粗略統計,要供孩子讀到大學畢業,起碼需要500-800萬港幣。
一些父親甚至懷疑瘋狂的背後,是一場商業的陰謀。
不否認,在高強度的推娃中,香港孩子在早期領先大部分內地孩子,這對如今的家長們是巨大誘惑。
這場焦慮戰爭似乎是沒有盡頭。
02
香港這麽可怕,其他地方如何?
叮當幼兒園同學過生日,和媽媽們說到新加波教育。有媽媽說想花160萬買個移民,然後舉家搬過去。
我當時第一反應是,真的有必要嗎?
上網查了查資料,新加坡的教育制度的確讓我有另一番感受。
新加坡,和香港一樣是彈丸之地,自然資源匮乏,卻是世界經濟強國。好多人認爲,它成功的秘訣在于教育制度。
在考察學生各項能力的PISA測試中,新加坡常年霸榜。
這個小國,從建國之初就有深深的危機感。相比于周圍其他國家,新加坡唯一依仗的資源只有人口。
爲了充分利用勞動力資源,政府極爲重視教育。這種將教育作爲國家生死存亡關鍵的理念,貫徹到了全體國民的骨髓深處。
它教育如此的發達,我想有幾方面原因。
▌政府的高度重視
新加坡在財政預算中,教育經費支出居于第二位,僅次于國防開支。
這些錢除了用來整修基礎設施,更多用在人身上。
首先是打造優良的教師隊伍。除了待遇豐厚,還會給予教師足夠的培訓和上升空間。
相對的,教師必須專業知識過硬。據統計,新加坡基礎教育中的數學老師,有超過四分之三畢業于數學系。
除了學校的考核,學生也有投票機制,促使老師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
其次,提供給學生大量的助學金。
新加坡本國公民,從小學到高中的公立學校,學雜費基本都是免費的。
而在大學,連留學生都有機會申請助學金,報銷50%-75%的費用。當然,留學生有條件(畢業後留在新加坡工作3年)。
▌注重綜合能力
新加坡的官方用語是英語,中文作爲第二外語教學,除此之外更鼓勵學生學第三外語。
從中學三年級開始實行選課制,豐富的課程設置給學生多樣化的選擇,沒有主次之分,促進學生發展自己的興趣。
大部分中學生畢業時要參加新加坡劍橋O水准考試,含金量極高,可以直接申請海外英聯邦國家的初級學院或大學預備班。
另外,新加坡中小學實行“半日制”教學,學生中午放學後會參加課程輔助活動(CCA),包括體育、藝術、音樂、野外生存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加入不同的團體。
這些活動會經常進行交流和比賽,與升學挂鈎,旨在激發孩子們不同的興趣和能力,引導綜合能力的提升。
▌獨具一格的分流制度
新加坡前教育部長坦言:“我們崇尚的理念是每個人都必須接受教育,發揮全部潛能,但這並不是說,每個在新加坡出生的孩子,都要接受大學教育。”
所謂分流制度,其實就是提倡“不平等”。
它基于因材施教的理念,按學生的能力、特質、性向等,將學生分流到不同的教育機構、課程或方法去接受教育。
學生完成小學課程後,將進行小六會考。按成績報讀中學時,有三種程度有別的課程:快捷、普通(學術)和普通(工藝)。
學生升讀中學後,可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改變課程。例如由普通升到快捷課程。不同課程的學生可以用不同時間完成O水准、N水准和A水准三階段,進入大學。
還有的學生依據成績和興趣特長,會被分到藝術、體育等院校,進行職業化的教育。
在這個制度下,不同能力的學生可以隨著課程有不同的公開試和升學目標,出路相對清晰。
一切看起來井然有序,但新加坡學生的焦慮度,卻超過了中日韓三大學業壓力大國。
▌強調精英主義背後的危機
總體來看,整個社會能上大學的人仍是少數,這意味著能成爲所謂精英的人也是少數,新加坡人也堅信這一點。
從小學開始,五花八門的評估、分流,實際是通過成績將優等生,差生層層隔開,和中國分快慢班無本質區別。
學業頂尖那批人,可以進入六年直通班(俗稱天才班,錄取率僅1%),有更多關注和自由空間,還可以跳過中考,直接參加A水准考試,進入大學。
而其他學生則需經曆七八年的中學教育,才有機會讀大學。
有經曆過該模式的網友表示,大部分普通班的學生,都進了技校,好一點的去了理工學院,絕大部分根本進不去高中。因爲學校的課程就不是爲了上高中做准備的。
一次小學考試完全決定人生走向,扼殺那些可能後期凸顯才能的孩子,這正是分流制度的殘酷。
另一方面,還加劇了階級分層。有些優等生,甚至會歧視普通班的學生。
除此之外,中小學“半日制”的教學方法,大量學生爲了應付可怕的分流考試,只能在放學後去補習班學習。
孩子早上出門,下午做課外活動,晚上補習,比上班族辛苦多了。
在這種高強度的課業壓力下,新加坡的孩子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同時也壓力爆表。
▌世界第一也要改革
民衆的呼聲促使新加坡不斷改革,今年的兩大政策堪稱大刀闊斧。
3月,新加坡教育部宣布:首先,延續了近40年的中學分流制度(快慢班)將被取消。
教育部將從2024年起,在中學全面推行科目編班分流。
所謂科目編班,是讓學生根據自己能力,修讀不同的科目級別。
當然,剛進入中學的學生,所修讀的科目級別取決于小六會考成績,但之後可以憑借校內考試成績,修讀更高級別的科目。
其次,劍橋O水准(中學四年班)劍橋N水准(中學五年班)將停考。
(圖片來自新加坡眼)
2027年,新加坡將進行全國統一考試,成績單上會列出學生所報考的科目和級別(G1/G2/G3)。
這也是取消分流制度之後的配套措施,屆時,將會考驗新加坡改革之後的成效。
我很佩服新加坡這種敢于反思,敢于改革的精神。即使已經做到了世界第一,仍然在不斷地調整,適應世界的發展。
03
在中國內地,大部分家長也是一樣的狀態。
2017年,中國新聞周刊曾針對教育焦慮的問題做過一次專訪。
一對上海夫婦,畢業于名牌大學,就業于世界五百強。他們擔心孩子的天分沒得到充分發揮,又擔心孩子學無所成,無論是上幼兒園還是小學,夫妻倆都詳細討論、力求周至。
“當別人在朋友圈炫耀說,他家孩子已經造出幾十個核彈了,你的孩子卻還在研究土法制地雷,你會不會焦慮?”
這位父親坦言說,就算不被四通八達的網絡信息所左右,也無法抵抗親朋好友、同學家長的質疑。
爲了減輕這種焦慮,于是選擇瘋狂推娃,過程堪稱一場軍備競賽。
但瘋狂推娃就能保證一馬平川了嗎?
紀錄片裏那個香港媽媽,孩子有一摞證書,卻被8家名校拒絕,因爲別人的兒子更厲害。
香港著名媒體人屈穎妍在《怪獸家長》提到:孩子們一屋子證書,卻沒有一張是學做人的。
丹媽今天分享香港和新加坡的教育模式,並不是否定競爭,而是讓大家看到,這種集體焦慮恐怕是我們這一代的孩子逃脫不了的。
但我們父母在這場瘋狂中,是否能停下來想一想,這場一直以全速來奔跑的馬拉松,到底孩子能堅持堅持到多久呢?
“贏在起跑線”“要做人上人”,殘酷競爭的最後,孩子們剩下的是什麽?
我們是不是該按下暫停鍵,好好思考什麽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一個人成長的價值是什麽,僅僅是考名牌大學,掙大錢嗎?
也許孩子真正的價值,體現在他們是什麽樣的人。
家長除了推娃之外,也許更應該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三觀,幫助他們發掘的興趣和潛能,幫助他們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
在進入社會時,他們才能夠正確地看待自己,清楚自己的強項,並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這也是我最想看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