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個世紀80年代,
曾有一位小學老師,
先後受到里根和老布希,
兩任總統邀請,希望她能夠,
進入聯邦政府擔任教育部長。
但兩次都被Marva Collins拒絕了,
每次她的答案都一樣:
「抱歉,總統先生,
我只屬於教室。」
「沒有不合格的學生,
只有不合格的老師和教學。」
在通過教育改變無數人命運,
指引很多處境糟糕的孩子,
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幸福後,
Marva曾在自己書中,
提出了這樣一個鮮明的觀點。
她從事了半個世紀的小學教育工作,
在一個教育非常差的黑人聚居區,
讓面臨著毒品、犯罪困擾的孩子,
全都養成了好學、勤奮的品質,
一個接一個進入大學,
這無疑是個奇蹟。
02
1936年,Marva,
出生在一個黑人聚居小鎮。
父親是非裔美國人,
母親是印第安人。
當地種族歧視風行,
許多孩子一出生就被打上了標籤,
Marva的父親卻對女兒充滿信心,
他總是鼓勵她,支持她,讚賞她:
「你聰明、漂亮,你是最特別的,
長大之後,肯定能做一個秘書。」
女兒果然沒讓父親失望,
22年後,她的聰明才智,
讓她成為了一名優秀的秘書。
雖然工作不錯,但很快Marva覺得,
「這裡不適合我,我的使命不在這裡,
教書才是我真正想乾的事情。」
Marva上了夜校,
幾年後獲取了教師證書。
隨後,她來到芝加哥。
在黑人聚居的貧民區里,
充斥著暴力、酒精、性與毒品,
以及永遠無法克服的絕望。
孩子們無心學習,四處鬼混,
十來歲就離開學校,拉幫結派,
最終與犯罪、毒品相伴終生。
老師們似乎也習慣了這種局面,
面對孩子們的出走束手無策。
久而久之,認真執教的人越來越少,
沒有誰會花心思啟蒙學生。
很多老師不過將此作為生計手段,
甚至把壞學生當成負擔。
Marva不一樣,
上課的第一天,
她就告訴學生們:
「你們要好好樹立信念。」
在往後的執教過程中,
就像當初父親對她的鼓勵那樣,
她不厭其煩、如同洗腦一般重複道:
「我相信你們,你們能成功。
自己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停止抱怨社會,抱怨老師和父母,
幸福和快樂在你們自己手上。」
Marva知道,曾經太多的時候,
這些孩子聽到的都是批判和否定,
他們還沒長大,還沒展露天賦,
就被認定「將來一定沒出息」。
混亂、貧窮的生存環境,
也讓他們看不到未來的光明。
Marva認為必須從根本上,
改變學生的態度,讓他們領悟到,
美好的明天是靠自己創造的。
當時學校使用的,
都是些落後的垃圾教材,
嚴重阻礙學生能力的發展。
經過慎重的考慮,
Marva大膽地找來了一些故事書,
把原先的教材丟在了一邊,
手把手訓練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Marva始終都認為,
無論一個人以後做什麼,
只要擁有閱讀和表達能力,
才能適應工作,並且做得更出色。
通過那些故事,Marva教授學生們,
歷史、地理、哲學、戲劇…
在她的細心指導之下,
即便是四年級的小學生,
都可以閱讀莎士比亞。
Marva堅定自己的教學,
把每個孩子當成獨特個體看待。
「任何一個孩子都能學習,
除非人們老是說他學不會。」
往日裡,那些在課堂上受挫,
經常因為智力或別的原因被嫌棄,
被老師們當做教學負擔的孩子,
在Marva的關懷下都找到了自己。
那些不可能被調教好的學生,
全都變得和往日不同,
那些根本不適合孩子閱讀的故事,
卻讓孩子們看到另一個世界。
時間久了,引起不少人的嫉妒和不滿。
畢竟其他班級的孩子一個接一個離開,
Marva卻讓自己班的孩子留在了教室。
很快,Marva受到排擠,
失望的她最終選擇了辭職,
準備自己辦一所學校。
03
1975年,靠5000美元,
Marva開辦了西區預備學校。
學校最初只有4名學生,
其中還包括她自己女兒。
但3年後,學生數猛增到500人,
教室也從當初租用大學地下室,
搬進了更為寬敞明亮的大樓里。
許許多多的家長慕名而來,
希望孩子能接受Marva的親自指導。
抱著「每個學生,都藏著一顆,
閃閃發光的赤子之心」這樣的想法,
Marva招收了一批又一批學生。
第一批學生,大多劣跡斑斑,
被其他學校所不容,被相關機構,
認定有智力問題、學習障礙和心理疾病,
Marva卻給了他們無與倫比的關愛。
首先,她要撕掉標籤,
讓那些智商檢測、人格分析,
統統都給我見鬼去吧!
Marva堅信:「每一個學生,
都是獨一無二的,都能夠發掘潛能,
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之路。
在我多年的教學生涯中,
的確有些學生無法融入學習,
但大多數是教育無能的受害者。」
Marva繼續著當初的教學模式,
從朋友、書店那裡淘來大量書籍,
深入培養孩子的閱讀寫作能力,
讓他們從中汲取培養健全人格的營養。
當時因為教室很小,條件有限,
Marva只能把孩子們組成混合班級,
在同一間教室里向不同年齡段的孩子,
傳授適合他們的課程。
電影《The Marva Collins Story》劇照
………
為了讓每個孩子,
都充分認識自己的獨特性。
她上課時從不會站在講台上,
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傳授知識。
她總是會走到學生中間,
在班級各個角落走來走去,
一會兒摸摸這個孩子的頭,
一會兒拍拍那個孩子的肩。
她敏銳地觀察每個人,因材施教,
從他們平時的愛好和舉動中,
找出這些孩子到底需要什麼。
會根據不同孩子的學習程度,
留不同的作業,根據不同的閱讀水平,
推薦不同級別的書目。
雖然這樣工作量會非常大,
但Marva認為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
那教育就是扯淡,好比所有病人到醫院,
醫生不問青紅皂白,給不同病人,
開同樣的藥一樣荒謬。
04
面對自卑的孩子,
Marva會鼓勵他們說:
「親愛的,大聲一點。
不要讓別人淹沒你的力量,
否則你一直都是小人物。
聲音形成語言,語言就是思想,
思想讓你們成為了自己。」
對於那些厭學的,難搞的孩子,
Marva保持著極大的耐性和愛意。
一個叫Gary的男孩易怒、拒絕學習。
Marva認為像他這樣超愛面子的人,
不能當場激怒他,要給他時間,
無論Gary上課時怎麼對Marva吼叫,
Marva都會回答:「就算你這樣做,
我還是會一直愛你。」
當一個孩子表現出不當行為,
Marva仍舊不會否定這個孩子,
而是會耐心地對孩子說:
「剛剛作出這種行為的人,
不是真正的你,你先安靜一會兒,
讓真正的你重新回來」。
即便是有人違紀,
Marva也不會侮辱孩子,
用惡毒的話踐踏他們的尊嚴。
她會巧妙地將「懲罰」和學習結合起來,
給他們留下終身難忘的印象。
比如,有個男生踢(kick)了另一個孩子,
她就讓那個男生去查kick的詞源,
然後向全班小朋友彙報。
Marva發現有個女生嚼口香糖,
就讓她去查人類嚼泡泡糖的歷史,
並當著小朋友的面做一次演講。
藉此,Marva還拿出世界地圖,
告訴孩子們做口香糖的樹產在哪裡,
這些國家是如何與美國做貿易的。
她把學習變得無處不在,
讓孩子懂得融會貫通。
如果孩子們,
在知識結構上犯錯,
Marva會感到無比高興,
甚至會表揚那個孩子:
「一個人如果連犯錯都不敢,
他終將一事無成,關鍵是,
我們得一次次從中吸取教訓。」
每當布置完作業,
孩子們隨手將作業本往書包一塞,
Marva會非常認真地提醒:
「不要把作業弄皺,
你應該平平整整地把它帶回家,
沒有哪個律師和CEO,
會把手上的文件弄得皺巴巴的,
你要為自己所做的事感到驕傲!」
此外,她要求每個孩子保持整潔,
「衣服好不好看不重要,
重要的是做人的體面,
那是對你和別人的尊重。」
05
Marva曾經說過:
「讓一群除了教科書之外,
再不會讀別的書的人來當老師,
再沒有比這更荒誕的事情了。」
Marva自己是個酷愛讀書的人,
每年要花時間閱讀數百本書,
不斷學習,促進自己更深的思考。
她很自然地將這些帶到了課堂上,
以自己為榜樣,薰陶孩子們閱讀,
不僅要在學校閱讀,回家也不能懶惰。
雖然他們還是一群孩子,
荷馬、莎士比亞、托爾斯泰卻都是必讀的。
Marva希望孩子們在積累詞彙同時,
能像自己一樣促進更深的思考,
啟蒙審美意識,提高自己的判斷能力。
此外,她還會和孩子探討嚴肅的話題,
討論貧民窟的犯罪、吸毒,
Marva希望孩子們別做溫室里的花朵,
也要知道這世上還有一些陰暗面。
Marva說:「沒有哪個老師能教給你全部,
這個世界很多東西都要你自己探索,
重要的保持熱情和好奇心。」
在Marva的幫助下,
當初被認定有學習障礙的孩子,
非常快樂地享受著學習。
3年後,最初4名學生,
兩個厭學者順利進入高中,
兩個孩子在作文比賽中獲獎。
Marva自己創造的讀音教學方法,
可以大大提高學生掌握的單詞數。
許多性情粗暴、髒話連篇的孩子,
找到了自己的生活的方向,
而不是早早離開學校,接觸犯罪。
那時候,黑人的自我意識極強,
一度把自己與外部世界隔離開來。
但Marva告訴自己每一個學生:
「沒有誰的命運是註定的,
你們可以選擇成為什麼樣的人。
改善生活靠的不是酒精、毒品,
而是你們自我挖掘的才能。」
06
數十年來,
Marva生活困苦,
畢竟她的學生都付不起學費。
但是月繼一月,她都熬過去了。
1979年,情況發生了變化,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製片人,
得知了Marva的故事之後,
為她製作了一個15分鐘的短片。
這下子,Marva紅遍了全國,
甚至連白宮方面也注意到了她。
1980年11月,剛上任的總統里根,
打給Marva邀請她擔任教育部長。
Marva婉拒了這份工作,
她說:「我太愛教書了,我屬於教室。」
8年過去了,新當選的總統老布希,
再次打電話邀請Marva,
她以同樣的理由拒絕。
1995年,一位慈善家,
捐贈了數千萬元給Marva,
幫助她繼續自己的教育事業。
如今,美國全國都有Marva的學校,
數千名學生在學校學習,
世界各地的教師,專程觀摩Marva的奇蹟。
Marva的學生中有政治家、商業人士、
律師、醫生,但最多的還是老師,
因為他們知道這一切都是老師的功勞。
美國有很多州都成立了Marva學校,
無數教育家學習她的教育方式,
受她的精神啟發和鼓舞。
上個世紀90年代,
Marva每年要培訓1000名老師,
每次迎來掌聲與喝彩,
她都無比謙遜地說:
「我只是一名教師,
不是奇蹟締造者,
我只是非常愛我的孩子,
並且比很多人都努力工作。」
2004年,前總統布希,
為Marva頒發了 「國家人文勳章」。
在授勳儀式上,布希感慨地說:
「你作為一名黑人女性,
生長在種族主義最嚴重的時代,
卻變得如此明亮。」
2015年,Marva與世長辭。
Marva雖然離開了,但是,
她留給世界的寶貴財富不會就此湮滅。
她用自己一生的堅守,
告訴我們該如何去引導一個生命的成長,
不是侮辱、懲罰和威懾,
而是抱著極大的耐心和善意,
將他們當做一個個獨立而特別的個體,
給予尊重,因材施教,
而不是扭曲他們的心靈。
如果每個孩子在小時候,
都能幸運地遇到Marva這樣的老師,
了解到Marva所傳遞的信念和愛意,
那麼等到他們長大成人,
不斷朝著夢想飛奔時,
構築的事物也一定承載著光明。
光明會不斷地生長、輻射到更多人身上。
而且它會告訴孩子們:
「無論你是誰,生活在何處,
都有權利獲得一個美好的未來,
而只有你用自己的才智和世界擁抱,
它才會一步步向你靠近。」
………
………
………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 / 藝非凡( ID : efifan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