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阿姨”,在新加坡,無論你做什麽,這都是最常使用的稱呼,因爲那些爲你服務的人,很多都是五六十歲以上的“樂齡人士”。所謂的“樂齡”,其實是對于60歲以上老年人的另一種稱呼,希望他們能夠晚年生活祥和安樂。不過,新加坡的老年人往往會選擇在退休後繼續工作,因爲養老金和生活的壓力需要他們繼續賺錢。
輕福利政策減輕政府養老負擔
新加坡的法定退休年齡是62歲,不過,政府于2012年年初實行了《退休與重新雇傭法令》。在該法令下,凡是年滿62歲法定退休年齡的員工,只要健康狀況和工作表現良好,雇主都有法律義務爲他們提供重新受雇的選擇,直到他們65歲。新加坡人力部的數據顯示,目前,幾乎所有滿62歲的員工都獲得重新雇傭。而在2015年,65至69歲年齡段的新加坡人中,有超過四成依然在工作,這個比例大大高于2006年的24%。因此,政府最近正式宣布,將在 2017年提高重新受雇年齡頂限至67歲。 之所以有如此多退休人士仍然堅持工作,是因爲新加坡一直以來都推行輕福利政策,政府認爲歐美的高福利政策只會養出一批懶人,對嚴重依賴競爭力的小國新加坡不適用。政府不願爲此背上養老的重擔。 在新加坡,最主要的養老保障爲中央公積金體系(CPE)。CPE爲強制儲蓄,爲員工提供包括醫療、教育、養老、住房等綜合性的保障服務。CPE 一般分爲3個賬戶。普通賬戶可用來購房、購買CPE保險、投資和子女教育;特別賬戶用于養老及購買相關金融産品;保健賬戶則用于支付醫療費用。而一旦會員達到退休年齡,政府則會爲其設立一個新的退休金賬戶,符合要求者可在65歲後按月領取退休金。 盡管聽起來這項保障已經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事實上,新加坡的養老體系規定相當嚴苛,而提供的保障也相當基礎。其中最有爭議的就是賬戶的最低存款額。根據規定,會員退休後賬戶須有16.1萬新元的最低存款額,才可以支取超出該額度的部分,且最多可以提取20%。此外,從2013年開始,規定要求在最低存款之上,保健儲蓄戶頭裏的存款也必須高于4.35萬新元。這就意味著,會員退休後,戶頭裏必須至少存有超過20萬新元的凍結資金,才可以從自己的戶頭裏提取剩余的存款。 如果會員的賬戶余額符合要求,在65歲後,每月便可以領取1200新元的退休金,一共可以領20年。如果余額不夠,便一分錢都拿不到。這項規定對于很多低收入者是巨大的壓力。也因此,很多人不敢輕易退出職位。 不過,這並不代表著政府就置老年人不顧,實際上,新加坡政府在近年來也制定了許多針對老年人的政策,因爲新加坡正在快速邁向老齡化社會。 大力推行家庭養老計劃
根據官方數據,新加坡總人口爲547萬,其中公民爲334萬。從人口結構上看,新加坡公民中,65歲以上的人口比例接近13%。而由于出生率持續低迷,近年來,一名老人對應的工作公民已從2004年的7.6人下降到5.2人。這意味著目前新加坡僅有不到6名工作公民負責供養一名老人,而且供養的老人還在增多,而工作的公民在減少,反差不斷加大。 然而,單純依靠政府提供養老顯然會造成較大的財政負擔,因此,新加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幫助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其中包括組屋套現的補貼計劃,鼓勵子女與父母同住的家庭參與養老組屋補貼計劃,興建針對老年人的樂齡公寓等。 其中,組屋套現是指擁有組屋的居民可以通過屋契回購計劃、大屋換小屋以及出租組屋等方式每月獲得額外的收入,這主要針對經濟困難的居民。 新加坡人口以華裔爲主,政府也在近年來不斷提倡和強調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作爲福利性質供應給本地居民的組屋,就在設計建造時專門設計了適合幾代同堂的戶型,並在購房價格上給予優惠。這種戶型類似打通了的兩套住宅,以客廳相連接,兩戶既分又合,使長輩和晚輩能夠和諧共處。另外,對于願意與父母住得近的子女家庭,在購買政府組屋時政府會提供高達4萬新元的現金減免。而單身人士購買組屋若與父母同住,也可享受2萬新元的公積金房屋津貼。 著力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
當然,僅僅是解決了養老的問題還不夠,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才是政府更加關心的課題。事實上,新加坡社會的養老設施非常完善,從日常生活上可以說是最適合老人居住的國家之一。例如,新加坡的多數公車均可以實現輪椅上下,司機和乘客會耐心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上下車;每座組屋都爲老人和兒童設立了活動區,還設立有食閣和公車站,屋主下樓就可以吃飯,而從家門口到車站均建有封頂的綠色廊道,方便居民雨天出行,這也大大減少了老年人滑倒事故。 2016年3月,新加坡政府又針對老年人推出了“幸福老齡化計劃”。在該計劃下,政府將投入30億新元,推動涵蓋醫藥保健、退休、就業、住屋和交通等12個領域的超過70項計劃。 從該計劃披露的內容來看,新加坡政府在關懷老人上真正做到了周到細致。首次在完整報告中出現的新計劃包括,陸路交通管理局將在非高峰時段,把地鐵車廂門的開關時間延長2秒至6秒,讓年長者有更多時間進出車廂。此外,巴士站和的士站將更換成裝有扶手的座椅,助年長者起身。人民協會將借助現有設施和社區網絡,在健樂項目下提供醫療服務、推廣保健教育和樂齡學習,目標是在每個社區打造一個健樂中心。 這種關注細節的做法也體現在政府近年來修建的樂齡公寓的設施上。例如,樓梯和走廊兩側添加了扶手,在所有改變方向和高矮的地方用顯眼的色彩提示。考慮到老人彎腰駝背,開關、門鈴和門窗把手等設施的位置都適當降低。老人視力、聽力一般都不太好,因此公寓房間的照明度是普通住宅的兩倍,煤氣等各種開關上的字很大,報警系統的音量也適當提高等。此外,每個樂齡公寓都設有鄰裏聯系站,老年人可以到這裏來參加各種唱歌、讀書等活動,也可以相互之間聊天打發時間。 對于不住在樂齡公寓的人士,新加坡的每個選區也都設有民衆俱樂部、社區聯絡所以及康樂中心,這些場地由政府撥款並承擔部分營運經費,定期舉辦文化、社交、休閑活動,並提供健康檢查、信息咨詢、日常護理等服務。此外,新加坡也有日托養老和各類社會養老機構。對于無暇照顧老人和孩子的家庭,新加坡成立了“三合一家庭中心”,將托老所和托兒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老小孩”和“小小孩”共同生活。老少集中管理,即順應了社會的發展需要、解決年輕人的後顧之憂,又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增進了人際交往與溝通。 正是這種對老年人實際生活的關注,讓新加坡的老年人不被禁锢在家庭內,並能夠享受相對豐富的老年生活。而爲了避免老年人在職場上受到歧視,政府今年修改規定,宣布從2017年7月1日起,取消允許雇主爲年滿60歲員工減薪的法律規定。該規定是新加坡政府在1999年將退休年齡從60歲提高至62 歲時提出的。在該規定下,雇主可以在延長員工退休年限時爲其減薪最高10%。這一規定的取消爲老年人重入職場暢通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