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
關注一座城
三生有幸,平湖萬州
正值暑期旅行旺季,
如果出遊目的地是東南亞,一定要有“防蚊”這根弦,每年8月至10月是登革熱高發季節!目前,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和泰國登革熱發病案例均超過5萬例,柬埔寨和斯裏蘭卡超過3萬例新加坡8419例。
記者從廣州市衛健委了解到,東南亞是廣州市登革熱疫情的主要輸入地,今年東南亞登革熱疫情的高發,也導致廣州市登革熱輸入病例數均明顯高于去年同期。截至7月30日,廣州市已報告登革熱輸入病例數143例,比去年同期多3倍,占目前全市報告病例數的七成。
爲了避免出遊感染登革熱後造成本地傳播,居民近期到東南亞旅遊,出發前、行程中、返穗後都應該做足預防措施。
柬埔寨歸來被確診爲登革熱
不久前,一名30來歲的廣州男子到柬埔寨務工半個月,回程上飛機前已經感到畏寒、不適,回來以後開始發燒、頭痛,全身肌肉酸痛。男子到當地衛生院看病,但沒有向醫生提及自己外遊史,當做感冒治療了兩天後頭痛加劇,通過登革熱血清學檢查顯示登革熱病毒抗原呈陽性,轉到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進一步檢查,被確診爲登革熱。
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感染病中心主任醫師洪文昕介紹,今年截至目前該院收治的近70個登革熱患者中,有四五十個都是外地輸入病例,其中一半和這個病例一樣,都是從柬埔寨輸入的。“這個患者住院三四天後體溫恢複正常,六天左右血液裏登革熱病毒檢測爲陰性,康複出院。”洪文昕表示,大部分登革熱患者都可以順利康複,但也有少數開開心心去旅行時感染登革熱、導致嚴重並發症的悲劇。
泰國度蜜月,最後卻……
洪文昕印象較深的還有去年一對到泰國度蜜月的小兩口,在當地玩了不到一周的時間,妻子還沒回來時就有些發燒。
回到廣州第二天,妻子開始咯血,第三天丈夫也開始發燒、頭痛,“一開始他們都沒有想到是登革熱,後來病情加重,兩人被一起送到我們醫院,妻子在來的路上已經昏迷了,到院後發現多器官衰竭。兩人的血液裏都查到登革熱病毒。丈夫住院一周後康複出院,妻子卻太嚴重,沒有救回來。”
他提醒市民,登革熱高發季節到東南亞,謹慎起見,最好出發前了解當地登革熱疫情,做好防蚊准備;旅行中和旅行後一旦出現發熱,要考慮到感染的可能,就診的時候要告知醫生曾經出遊的地方。
症狀:
突然發熱、頭痛 個別會出現重症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傳染病,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在人群中傳播,人與人之間不會直接經過呼吸道、消化道或者接觸傳播。每年的6月~11月是登革熱在廣州的主要流行季節,高峰期爲8月~10月。各年齡組人群均可感染登革病毒而發病。
登革熱發病較突然,有發熱、頭疼、眼眶痛、骨關節和肌肉痛、皮疹出血(皮下出血點或流鼻血)等症狀,發熱1~2天可達39℃~40℃,嚴重的患者會出現休克衰竭甚至死亡。
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副書記、傳染病學專家張複春介紹,盡管登革熱早期症狀和流感有相似之處,但只需要紮手指驗個血常規,基本就能對登革熱和流感進行鑒別,因爲登革熱病例的血象多數會出現白細胞和血小板的減少。
目前對于登革熱,未有特效抗病毒藥物,但對于大部分患者來說,進行止疼、補液、中醫藥辨證施治等支持治療,一般五天到七天就會好。
“只有個別登革熱會出現重症,目前廣州的救治水平是國際領先的,市民可以放心,最重要是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在登革熱流行季節,出現可疑症狀時,都應該及早就醫,尤其是伴有基礎病的老人、孕婦、小孩等重症高危人群。”張複春說。
傳播:
花斑蚊是“罪魁禍首”
傳播登革熱的花斑蚊 圖片源自新華社
白紋伊蚊在廣州俗稱花斑蚊,是傳播登革熱的罪魁禍首,成蚊主要在白天活動,並叮咬人;且白紋伊蚊必須將蟲卵産在水中,蟲卵也需要在水中才能發育爲幼蟲和蛹,室內外各種容器積水也就成了花斑蚊繁衍的絕佳“溫床”。
因此,預防登革熱最有效的措施是做好防蚊滅蚊工作,最關鍵在于環境衛生治理和清除積水,無積水就無蚊蟲,無蚊蟲就無登革熱。
到東南亞旅遊
一定要做好預防
因爲炎熱的天氣和豐富的降水,東南亞是多種蚊媒傳染病的主要流行區域。登革病毒、寨卡病毒、基孔肯雅病毒等多種蚊媒傳染病病原體持續在當地的蚊媒、宿主動物和人群中循環傳播。
其中,登革熱是東南亞最爲嚴重的蚊媒傳染病,當地的蚊子普遍攜帶登革病毒,病例一年四季均持續出現。
數據顯示,今年截至目前,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和泰國登革熱發病均超過5萬例,柬埔寨和斯裏蘭卡分別超過3萬例,新加坡亦有超過8000例。登革熱主要通過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叮咬傳播,避免蚊蟲叮咬是預防的關鍵。
正值暑假出遊旺季,疾控中心提醒,旅行居民應做好預防措施。此外,歸國入境時如有發熱、頭痛、關節痛、皮疹等症狀,應當及時進行衛生檢疫申報。入境後15天內出現可疑症狀者,應當盡早就醫治療,並向醫生說明旅行史。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