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新局展開首個德國—新加坡中小企業資助計劃,促進新德兩國中小企業之間的合作。
貿工部長(工業)易華仁昨天在德國—新加坡商業論壇上說:“這項計劃支持新加坡和德國中小企業聯手展開研發項目,尤其是醫藥科技、清潔科技和先進制造。”
德國工業研究聯合會子公司AiF Projekt昨日與標新局簽署備忘錄,正式展開資助計劃,鼓勵兩國的中小企業聯手研制新産品、新流程與新服務。
這項計劃的撥款來自新加坡與德國政府各自現有的中小企業資助計劃。
標新局指出,資助新加坡企業的資金來自現有的能力發展津貼(CDG),德國方面也會利用德國經濟與能源部現有的中小企業中央創新計劃(ZIM)。
根據標新局提供的資料,盡管兩國的中小企業合作時是擬定一份共同的計劃書,申請資助時,他們必須各自向自己國家的機構提出申請。
標新局主席楊烈國說:“世界正在把注意力轉向亞洲,對亞洲的商機感興趣,尤其是新興市場。對想要在這個區域擴展業務的德國中小企業而言,新加坡中小企業處于良好的位置,可以作爲他們互惠互利的重要夥伴。”
新加坡和德國是彼此重要的貿易夥伴。
德國目前是新加坡在歐洲聯盟的最大貿易夥伴,全球則排名第13。新加坡也是德國在亞細安的最大貿易夥伴。
去年,雙邊貿易額共計200億元。截至2014年,德國企業在新加坡的外國直接投資總額超過170億元。
另一方面,新加坡德國商會昨日與新加坡精密工程和科技協會簽署備忘錄,准備合作幫助制造與工程領域的企業。
易華仁說,新加坡與德國都把創新與生産力當作推動經濟增長的主力,擁有相輔相成的科技與創新目標。
他說“新加坡有1500多家德國企業,在互惠互利的領域中都存在許多商機。”
他說,有了歐盟—新加坡自由貿易協定,歐盟成員國能更容易利用新加坡作爲打入亞細安的跳板。
他指出,截至2030年,亞細安估計會成爲全球第四大市場,僅排在歐盟、美國與中國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