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通說
何謂英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中三的同學怎麽說?
很多人都說新加坡的教育好,究竟好在哪裏?要萬事通那就是,培養了孩子們的思考能力!比如下面這篇文章,你相信是出自一個中三學生之手嗎?
原文:
論中西方英雄觀的差異
“何謂英雄?根據百度漢語,英雄的定義是“才能勇武過人的人”,“無私忘我,不辭艱險,爲人民利益而英勇奮鬥,令人敬佩的人”等,而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在線詞源字典)提供的定義是“man of superhuman strength or physical courage(具有超人的力量或勇氣的人)”,“man who exhibits great bravery(展現極大勇氣的人)”等。英雄觀不僅是人們對英雄的定義,也反映了一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道德理念與理想追求。
光從中西方字典上的定義,我們就能看出兩者英雄觀的差異,以及其文化、曆史背景的不同。
中方的英雄都有著高尚、無瑕的品德,強烈的集體主義與家國情懷,他們被官方化、神化。“舍小家,爲大家”,“舍身取義”向來都是他們的關鍵詞。
盤古開天地,犧牲自己爲衆生帶來了萬物。女娲造人補天,爲世人不辭辛勞。神農嘗遍百草,不顧自身安危一心想要造福百姓。這些中國神話人物的無私付出純粹是出于對衆生的憐憫,沒有半點私心雜念。
治水英雄大禹,不因舜處罰了他的父親就嫉恨在心,三過家門而不入,不顧分娩的妻子與年幼的兒子,一心致力于治水事業,救百姓于水火之中。還有人民英雄董存瑞,舍身爲黨,用自己年輕的生命爲組織的勝利開辟了道路。
這些神話故事與英雄事迹也被編入小學語文教科書,其價值觀也被宣揚至今。
受儒家思想千百年的熏陶,中國崇“德”。因此不管是虛構作品中的英雄還是現實生活中的英雄,中方的英雄都被塑造成擁有著高尚品德與無私精神的偉大形象,他們沒有陰暗面,國家與民族危亡永遠在第一位,導致他們的形象過于崇高而有些脫離于現實。這也反映了中國人民對英雄人物的道德標准的苛求。人們很難容許一個英雄有缺點,如果有,他就不能稱之爲英雄,正如同人們認爲好官一定積勞成疾,清官一定家貧如洗一樣狹隘。此外,中國自古以來便以家國爲重,國重于家,家重于個人作爲信念,強調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這種思想的枷鎖根深蒂固地紮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心中。
反觀西方的英雄,他們較爲貼近生活,更注重個人主義與冒險精神,也有人性。
伊阿宋千方百計奪取金羊毛是爲了換取本應屬于自己的王座。奧德修斯曆經十年風雨還鄉是因爲念念不忘家裏的財産和妻子。赫拉克勒斯建十二大奇功,雖然爲民除了害,但也有擺脫邁錫尼國王歐律斯透斯對他約束的個人企圖。這些西方神話人物的所爲最終目的還是自己的利益,重視是個體的價值的實現。
西方一向宣揚自由、獨立。個人主義是一切行爲的准則,自我實現是人生的最高目的,獨立是實現自我的最有效手段。因此比起中方英雄,西方的英雄更加立體、真實。他們就如同我們身邊的普通人一樣,有血有肉,也有著七情六欲與人性的缺點。
以蜘蛛俠爲例,他的真實身份只是一個小記者,但面對邪惡勢力時,他從未屈服,盡全力解決,以懲治惡人。但在他懲惡揚善的同時,卻無組織無紀律,獨自行動還常常破壞公物,惹出麻煩。但這不妨礙大家覺得他是英雄。
此外,美國一家公司以“誰是你心中的英雄”爲題,進行民衆調查。約翰·麥凱思就是一名榜上有名的英雄。他是一名參加越戰的軍人,在越南整整呆了6年,但他並不是在戰場上厮殺,而是呆在越南人的戰俘營裏,他回國後則受到了英雄的禮遇。西方沒有那麽多的道德枷鎖。他們不覺得這是沒骨氣的做法,更不會贊成甯死不屈或犧牲自我的中方思想。在西方的主流認知中,生命重于一切。
綜上所述,中方英雄觀的核心是犧牲小我成就大我。西方的英雄觀更強調個人理想的實現,尊重個體生命。中西方英雄觀上的差異由不同的價值觀導致,而不同的價值觀由千百年的曆史與逐漸成型的文化醞釀而成。兩者沒有高低好壞之分,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時代在進步,唯有取彼之長補己之短,才能推動自身思想上的發展。”
作者:CHU
通心粉們,看了這位同學對英雄的理解,你們是不是也若有所思呢?戳“寫留言”說說你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