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遊客在瑞典被拖出酒店扔在墓地的新聞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也有網友表示,其實附近距離地鐵站很近,而且還有一個擁有收容功能的教堂。
至于這件事情的是是非非,需要更多的還原整個事件才好下定論。單純“被丟墓地”這樣的字眼肯定讓人憤怒,今天我們就看看新加坡有這樣一座在別墅豪宅區中的墓地吧,而且還是日本人的呢。
這個墓地公園並不容易找到,就連當地人也鮮有人知吧。畢竟並不是什麽熱門景點,只是日本人的墓地而已,雖然已經被改造成了公園形式。知道這個地方,可能也是因爲我們的“大文豪”余秋雨先生在其著作《文化苦旅》中有所描寫吧。記得那篇散文叫《這裏真安靜》,有趣的是,當是帶領余先生的本地人韓先生也是費了些腦力和時間才找到這個地方。
今天,這個地方周圍已經修建起了無數的排屋別墅,都是富人土豪區呀。竟然還有一座這樣的墓地。在地圖比較發達的今日,我借助手機裏的地圖和定位終于在兩邊都是別墅的街道中發現了這樣一個入口。寫著中文和英文:日本人墓地公園
進門後左手邊就看見一座這樣的具有日本風格的人像雕塑。據介紹,這叫做:Hinomoto的守護神是用來紀念二戰日本戰敗投降後在新加坡裕廊等待返回日本中死亡的四十一位日本人而立。
附近終于找到兩塊簡介標識牌,一塊就是有漢字的日文,另外一塊就是英文。據介紹這裏占地29359平方米,有910座墓碑,多數葬于20世紀初期,包括戰犯,日軍,乃至日本妓女和日本平民。
最開始,1891年,三位日本妓院老板出錢在此地修建墓地,主要用于埋葬趨勢無依靠的南洋姐(日本妓女)。後來日本平民也開始在此埋葬。到後來戰爭爆發,二戰中的日本軍官,士兵和樟宜監獄裏被處死的135名日軍戰犯也被埋在這裏。
可以說這裏就是二戰日本犯罪證據的證明。
“納骨一萬余體”“作業隊殉難者之碑”這些模糊的字眼,便是埋葬著二戰中那些日軍。他們是侵略者,是戰犯。旁邊還有尚未凋謝的鮮花,看來這裏雖然甯靜,也是有新加坡日本人協會 (Japanese Association of Singapore)管理和維護的。
祈禱廳,位于上圖“納骨一萬余體”的右手邊。
墓地裏面的過道,搭起來了架子以便植物生長。也許只有這樣才能和公園搭上一點關系吧。
偶然在道路邊發現幾只散養散放的雞。不知道是日本人管理處自己飼養的還是隔壁別墅人家放養在這裏的呢?
這裏的墓碑除了“納骨一萬余體”集體式,還有這樣一個個小石樁,這些便是早期日本妓女的墓地。每個人的過去都是一個故事。但卻無人知曉了吧。
另外一邊就是後來侵略戰爭中日軍的墓碑,他們按照等級從個人木碑長短到普通石碑,再到大理石碑區別開來。裏面比較有名的甲級戰犯寺內壽一(Terauchi Hisaichi)在盧溝橋事變後指揮日軍占領我國華北地區。後來又作爲南方軍總司令占領了東南亞全境。
當然,這裏除了埋葬妓女,戰犯。也還是一些正能量的人物埋葬在這裏,比如位于寺內壽一墓碑後邊的二葉亭四迷(Futabatei Shimei),這位日本作家和文學翻譯家;位于祈禱廳旁邊,幾經周折遷入裏面的山本音吉(Otokichi),這位首名環遊世界的日本旅遊者。
雖然以前這裏是偏遠的橡膠園,現在墓園四周都是豪宅別墅,可以看到牆外就是別墅群,周圍的別墅在家裏也很容易看到這座墓園。真不知道住在這周圍的富豪們是什麽感受呢?另一方面,作爲曾經的侵略者墓地,房産開發居然並沒有對其遷移改造,而是保留原址改善成墓地公園。也許曆史就是曆史。保留原樣才是曆史,而不是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