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總統科學獎、培植了全球首個迷你中腦的團隊成員:國大楊潞齡醫學院生理學系主管林嘉隆副教授(左起)、國立腦神經醫學院神經內科高級顧問醫生陳秋生副教授、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的新加坡基因研究院院長黃學晖教授,以及國立腦神經醫學院腦神經內科高級顧問醫生陳永慶教授。(梁麒麟攝)
只需一滴血,就能爲病人量身定做與他們頭腦相似的“迷你中腦”,未來還可能測試藥物對該病人的有效性,有助精准醫學的發展。
本地多學科團隊使用幹細胞培植出全球首個活體迷你中腦,並用此測試藥物的有效性和了解帕金森症在人腦中的演變,從中得出多個重要結論,昨晚榮獲本地最高榮譽“總統科學獎”。
團隊由兩名醫生和兩名研究人員組成:國立腦神經醫學院腦神經內科高級顧問醫生陳永慶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楊潞齡醫學院生理學系主管林嘉隆副教授、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的新加坡基因研究院院長黃學晖教授,以及國立腦神經醫學院神經內科高級顧問醫生陳秋生副教授。
他們過去數年深入研究帕金森症,成功查出在亞洲健康人士中增加患病風險的突變基因,並找出能延緩帕金森症惡化的藥物。團隊也首次找出連接帕金森症和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的蛋白,解釋這兩種疾病爲何經常共存,並測試針對此蛋白的藥物。
希望培植結構更大更完整中腦
此外,他們培植的中腦長出人腦才有的神經黑色素(Neuromelanin),它與帕金森症息息相關,因此用迷你中腦進行試驗會比一般所使用的老鼠腦等准確許多。陳永慶透露,目前的迷你中腦兩三毫米長,他們希望未來能培植結構更大更完整的中腦,與人腦更相似,這對失智症研究也有幫助。
代表本地科研界最高榮譽的“總統科學與科技獎”分成總統科學與科技獎章、總統科學獎和總統科技獎三類,由學術界和研究界專家團隊遴選。總統哈莉瑪昨晚(9月25日)頒獎給得獎者。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數理科學院羅德平教授也獲總統科學獎,新加坡國家心髒中心研究所總監庫特(Stuart Cook)教授則獲總統科技獎。最高榮譽的總統科學與科技獎章今年則有兩名得主——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的新加坡臨床科學研究院創始院長朱蒂斯(Judith Swain)教授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校長(研究)藍欽揚教授。另有三人獲頒青年科學家獎。
總統科學與科技獎章得主朱蒂斯的丈夫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楊潞齡醫學院醫學系教授愛德華·霍(Edward Holmes),他去年也榮獲同個獎項,使兩人成爲首對得到這項最高榮譽的夫妻檔。
兩人在2006年受邀從美國到新加坡發展本地的轉化與臨床研究。朱蒂斯在2009年發起標志性的“在新加坡健康成長”(Growing Up in Singapore Towards healthy Outcome,簡稱GUSTO)大型研究,關注母親懷孕期間及嬰孩成長初期的多種生理和環境因素,是否對孩童日後患上某種疾病有深遠影響。
超過1200名本地孕婦及她們的孩子參與調查,從而發現提早注重胎兒健康會帶來長遠後果。他們也意外發現,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本地孕婦比預料中高出許多,結果直接影響了公共政策。
朱蒂斯透露:“如今當局強烈建議孕婦進行妊娠期糖尿病檢測……除了爲保護胎兒,也因爲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母親患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更高。”
財政部長王瑞傑昨晚也出席頒獎禮,他也是國立研究基金會主席。他致辭時說:“不論是跨學科或跨文化,我們要繼續跨界連系和合作。這些合作會推動我們的科學與學術卓越,促進點子和學問的交流,讓作爲研究與創新樞紐的新加坡更具活力,並加強我們爲他人貢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