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最煩的是什麽?
蚊!子!
隨著大溫氣溫升高和降雨量的增加,
蚊蟲活動也變得活躍起來。
出個門兒吧,
它們時時刻刻不在腿邊上轉悠
去河邊湖邊野餐一下吧,
它們也來湊熱鬧了。
WHO的一項調查顯示:
每年竟有72萬多人死于蚊蟲叮咬!
包括蚊子、蜱蟲、隱翅蟲等,
而這其中的“頭號殺手”就是蚊子!
很多人覺得被蚊子咬了,
無非就是起個包,有點發癢而已,
但卻有人,
因此喪了命!
據泰國媒體報道,
25歲的泰國空姐
阿皮特查娅(Apitchaya Jareondee)
因被蚊子咬後感染病毒,
出現嚴重的高燒和嚴重頭痛,
到醫院檢查後被診斷爲登革熱。
經過血液檢查,
該名空姐體內的病毒來自蚊蟲,
傳染性極強,
在入院三天後就因病毒引發內出血,
進而器官衰竭死亡,
年僅25歲,
目前其遺體已被運回泰國南部家鄉。
根據泰國疾病控制廳報告顯示,2014-2019年因登革熱死亡的人數如下:
2014年:4人;
2015年:10人;
2016年:16人;
2017年:19人;
2018年:16人;
2018年:28人;
而2019年感染登革熱的人數更是2018年的2倍,因此,逍遙提醒大家千萬不可以忽視登革熱的危險性!
什麽是登革熱?
登革熱(dengue)是登革病毒經蚊媒傳播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登革病毒感染後可導致隱性感染、登革熱、登革出血熱。
典型的登革熱臨床表現爲起病急驟,高熱,頭痛,肌肉、骨關節劇烈酸痛、部分患者出現皮疹、出血傾向、淋巴結腫大、白細胞計數減少、血小板減少等。
登革熱有哪些症狀?
潛伏期3~14日,平均爲4至7日左右。臨床上將登革熱分爲典型、輕型和重型。
1.典型登革熱
(1)發熱。起病大多突然,體溫迅速達39℃以上,一般持續2~7日,熱型多不規則,部分病例于第3~5日體溫降至正常,1日後又再升高,呈雙峰熱或鞍型熱。兒童病例起病較緩、熱度也較低。發病時伴有頭痛、背痛和肌肉關節疼痛,眼眶痛,眼球後痛等全身症狀。可有感覺過敏、惡心、嘔吐、腹痛、食欲差、腹瀉和便秘等消化道症狀。顔面和眼結膜充血,頸及上胸皮膚潮紅。發熱期可出現相對緩脈。
(2)皮疹。于發病後2~5日出現,初見掌心、腳底或軀幹及腹部,漸次延及頸和四肢,部分患者見于面部,可爲斑丘疹、麻疹樣皮疹、猩紅熱樣皮疹、紅斑疹,稍有刺癢,也有在發熱最後1日或在熱退後,于腳、腿背後、踝部、手腕背面、腋窩等處出現細小淤斑,1~3日內消退,短暫遺留棕色斑,一般與體溫同時消退。
(3)出血。于發病後5~8日,約半數病例可出現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鼻衄、皮膚淤點、胃腸道出血、咯血、血尿、陰道出血等。
(4)其他。全身淋巴結可有輕度腫大,伴輕觸痛。可有肝大,脾大少見。個別病例有黃疸。病後患者常感虛弱無力,完全恢複常需數周。
2.輕型登革熱
症狀體征較典型登革熱輕,發熱及全身疼痛較輕,皮疹稀少或不出診,沒有出血傾向,淺表淋巴結常腫大,其臨床表現類似流行性感冒,易被忽視,1~4天痊愈。
3.重型登革熱
患者早期表現與典型登革熱相似,在病程第3~5日病情突然加重,出現劇烈頭痛、惡心、嘔吐、意識障礙、頸強直等腦膜炎表現。有些表現爲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本型常因病情發展迅速,多因中樞性呼吸衰竭和出血性休克在24小時內死亡。
對于登革熱,新加坡政府也在極力制止
新加坡國家環境局說,
有關機構已經在全國各地部署了約5萬個誘捕器
以吸引和捕獲正在尋找産卵場所的雌性伊蚊
這些誘捕器組成的監控系統數據顯示
今年3月伊蚊的數量仍然處于高水平
雖說是季節性常見病
但也不容小觑!!!
尤其是家裏有小孩的家長,更應該重視起來
據當地媒體8日援引新加坡環境和水資源部部長馬善高的話報道:
今年一季度的登革熱病例中已有3人死亡
所以,一定要警而惕之!
而且,到6月份開始,登革熱才真正進入最泛濫期
我們一定要警惕起來
防患于未然
做好措施,盡量減少發病率!
每年因被蚊蟲叮咬而感染乙型腦炎的人,
還真不少:
最後再次提醒大家,
夏天戶外活動一定要做好防護,
穿上長袖長褲,
帶好驅蚊驅蟲産品
以減少被蚊蟲叮咬的幾率。
參考信源: 人民日報、天天健康、現代快報、廣州日報、泰國網,泰國中文網
想要知道更多國內外新聞熱點,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Read more。
大家對此怎麽看?
圖 / 網絡
資料參考 / 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領導說了您點一個
小編的工資就漲五毛!
你若喜歡,在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