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欣穎 報道
醫藥成本不斷上漲之際,中醫藥現代化和中西醫藥融合,將有助于推動可持續的全民醫療保障。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醫生昨天在中醫現代化國際會議上致詞時說,經濟增長和現代化本應讓人活得更健康,然而現在卻造成人們壽命更長,身體卻出現較多病症的情況。
老齡化社會
應注重養生預防
雖然醫藥領域不斷研制新藥物和療法,但卻非常昂貴,技術也更複雜。她舉例,癌症和C型肝炎等常見病症,每名病人每年需5萬至15萬美元(約7萬至21萬新元)治療費,就連最富有的國家也負擔不起,這種現象與可持續醫療服務發展背道而馳。
她說:“每個國家包括新加坡,都應該關注醫療服務的可持續性。人口老齡化目前是全球趨勢,影響世界各地富有和貧窮國家。”
陳馮富珍指出,越來越多國家正在改革醫療系統,以達到全民醫療保障。因此,許多專家認爲醫療服務有必要從治療疾病的模式轉向預防,而注重養生的中醫將有助于減輕醫療成本負擔。
她說:“例如在歐洲,藥劑師經過培訓後,能爲病人治療常見疼痛、感冒等小毛病。他們專注在症狀而非疾病,並且配草藥等非處方藥物治療病症。”
陳馮富珍認爲,不應該只專注中西醫的差異,而是應探討兩者能融合的地方,共同應對21世紀特有的醫療挑戰。
然而,中西醫融合並不簡單,臨床測試時也面對不少挑戰。她說:“中藥很少由單一成分發揮效用,一般都需要綜合療法才能發揮藥效。因此,把西醫學的研究方式套用在中醫學上未必適用,我們必須思考,如何運用現代科技更好地了解中醫學。”
陳馮富珍鼓勵中西醫的醫生合作交流,了解兩者的差異,而不是互相排斥。
新加坡中醫研究院理事委員黃海教授認同上述觀點。他受訪時說,新一代中醫師因課程關系對西醫有所了解,反觀西醫對中醫認知不多,而這不是一個好現象。
“因爲缺乏對中醫的基本認知和理解,西醫對中醫經常抱有猜疑態度。若對中醫有進一步認知,他們就能告訴病人,是否能與西藥一起安全服用。”黃海也是南洋理工大學高等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畢業于南大和北京中醫藥大學的黃燕淩中醫師(30歲)說,基本西醫知識能讓她更好地爲病人看診。
她說:“面對心髒病等比較緊急的疾病,我會馬上讓病人尋求西醫治療。西醫學的知識讓我比較容易做判斷,知道中醫何時可作爲完整療法,在哪些情況下則應是輔助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