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公衆表示,巴刹走道比之前寬敞,雜貨、肉類、蔬菜和水果區重新規劃後騰出更多空間,更顯幹淨明亮。
經過半年翻新,宏茂橋崇文巴刹昨天重新開張,這次翻新改變了攤位結構,預料部分攤販需要時間適應,受訪公衆則指走道寬敞,購物更方便。
設在宏茂橋10道第453A的崇文巴刹,在今年5月1日至上個月31日翻新。這座巴刹原采用開放式設計,攤位與攤位之間無間隔,翻新後每個攤位都築有三面矮牆,每道牆約0.12米厚。
國家環境局答複《聯合早報》時指出,崇文巴刹的攤位沒有縮小,這些攤位是在“販者有其攤”計劃下于1996年1月賣給在任攤販,他們的20年契約在去年12月31日到期。該局透露,多數攤位在翻新前的面積是3.2平方米,整修期間,空置的攤位被移除,攤位也被重新分配,因此現有攤位的面積較大,面積介于4.5平方米至6.4平方米。
環境局:改善巴刹設計確保攤位衛生
環境局指出,該局采納了它所管理的其他巴刹中較爲特出的例子及其設計,借由這次的翻新工程改善崇文巴刹的設計。例如,設立矮牆以分隔攤位,避免攤主起爭執和確保每個攤位負責各自的公共衛生。
環境局提到,與其他小販中心一樣,攤販也可把他們的冰箱集中放在該局劃定的一個公共區,以可騰出更多攤位空間來做生意。爲了協助攤主熟悉新設計,環境局自去年5月便向商聯會和攤主講解小販中心的計劃,包括分享初步設計提案。
市鎮會放寬允許攤位前擺貨
巴刹商聯會主席柯子盛(62歲)向記者出示巴刹舊照片指出,翻新前,一些攤販會違規把貨物擺到走道上,占據1.5英尺(約0.46米)左右,邊角攤位有時也會把貨物擺到前方和旁邊的走道,造成顧客進出不便;翻新後,攤位三面築起矮牆,攤販就無法違規擺放貨物。
水果攤販許美玲(44歲)說,今年8月抽簽選攤位當天,她得知巴刹重新開張時,貨物不能擺出攤位外,她當時擔心碰上農曆初一十五或農曆新年等節日,會不夠地方擺水果。她透露,在聽取攤販訴求後,宏茂橋市鎮理事會上周批准貨物可擺在攤位前0.3米,她認爲這顯示攤販和當局應互相配合才能解決問題。
許美玲在崇文巴刹擺攤賣水果有10多年,她指出,昨早比平時多花了一個小時准備才開檔。她說:“第一天開張是有一些不適應,但我覺得慢慢就能調整過來。”
經營蔬菜攤30多年的黃少熙(63歲)認爲巴刹翻新後比較幹淨,走道變得更寬闊,可方便騎坐電動輪椅的居民買菜。
記者昨天走訪巴刹,受訪公衆認爲走道比之前寬敞,雜貨、肉類、蔬菜和水果區重新規劃後騰出了更多空間,巴刹翻新後也顯得幹淨明亮。
住在宏茂橋10道一帶30多年的林炳源(67歲,退休者)是崇文巴刹的老主顧。他說:“之前的走道很窄,小販都把東西放在外面,兩個人都很難走,我覺得現在到巴刹買菜比較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