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欣穎 報道
過去五年裏,衛生部每年平均收到約67萬份保健基金申請,當中未獲得批准的占了總數的不到0.15%。換言之,每年平均有約1005份的申請不獲通過。
衛生部答複《聯合早報》詢問時說,這些申請未獲批主要因爲經由醫療社工評估後,發現病患其實有能力支付賬單中的共同承擔額(co-payment)。
發言人指出,醫療機構也同時探討不同方式,協助申請保健基金(Medifund)的病患負擔剩余醫療費,包括分期付款或申請慈善基金。
衛生部數據顯示,在2012至2014財政年期間爲日間手術所平均撥出的援助金額爲600元、住院費爲1700元。至于門診和中長期護理獲得的平均援助金額則分別爲100元和300元。
部分新加坡公民在獲得政府津貼、動用保健儲蓄、終身健保(Medishield Life)或私人綜合健保計劃(IP),以及使用現金後,仍無法償還所有醫藥費,在1993年設立的保健基金旨在協助這些人。
過去五年,有超過92%申請批准者通過保健基金和銀發族保健基金(Medifund Silver)獲得全額援助。至于剩余的8%病患,則在評估了經濟能力後,獲得部分援助。
保健基金援助額根據病患和家屬經濟情況,以及醫療費多寡而定。病患須透過醫療社工提出申請,再由醫療機構的保健基金委員會決定援助金額。
根據衛生部去年的財政年度報告,政府保健基金在2014年撥出的援助款額增加22.7%,從2013年的1億2980萬元增至1億5930萬元。其中,年滿65歲者所獲的援助占了32.9%,達5240萬元。
新保集團一站評估更方便
衛生部正與公共醫療機構的社工合作,精簡保健基金的評估過程,同時改善信息交流。
其中,新加坡保健服務集團(SingHealth)已在2013年推出“綜合保健基金評估”服務。過去,病患必須在集團屬下的個別機構申請保健基金。他們現在只需在其中一家機構,包括新加坡中央醫院、全國牙科中心、國家心髒中心、全國眼科中心、全國癌症中心,以及新保集團綜合診療所,進行一次綜合評估就可申請保健基金,有效期爲半年。
長期接受保健基金援助的蔡木榮(50歲)是受惠者之一。他過去10年因糖尿病引發多種並發症,多次進出中央醫院,也到國家心髒中心及全國眼科中心接受治療。
他說:“以前我必須帶著文件到不同醫療機構接受評估,過程相當麻煩。現在只需接受一次綜合評估,相對來說比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