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新加坡是個花園城市
除了有美麗的綠化環境之外
還有著別致的特色建築
例如這些你們都見識過了嗎?
南洋理工大學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1993年,日本建築師丹下健三(Kenzo Tange)來到新加坡島西側的南洋理工大學,重新規劃了這片占地約2平方公里的校園整體配置,為校園核心處保留一處綠意盎然、樹木繁密的山谷,扮演「綠肺」的角色供應新鮮氧氣予師生們與大自然共同生養氣息。
藝術、設計、媒體學院
(Art, Design and Media,簡稱ADM)
學院位於南洋理工大學校園核心處。CPG Consultants設計公司試圖從山谷中劃出一片給人類的棲息地,而非將建築物強加於自然景觀之上,景觀反過來扮演塑造建築的重要角色。為了彌補因為建物而失去的開放及綠地空間,設計團隊讓屋頂成為如小山丘般的緩坡,師生們可以步行走上種植馬尼拉草的緩坡,和一般建物又熱又吵的屋頂不同,人們在緩坡上可舒適地感受綠屋頂與周圍景觀結合而成的愜意。
學習中心(Learning Hub)
學心中心由倫敦的Heatherwick Studio設計,是一座供33000名學生使用的7層多功能建築。
隨著數字化的發展,教學可以在任何地方開展,這座教學建築最重要的功能是為學生與教授創造出一種動態的環境,有助於他們之間的交流與互動。由此,建築形式由其功能定義,摒棄了傳統教學建築的人工照明和綿長走廊的設計——12座逐漸向底部收攏的塔樓,有序地環繞著中庭空間,提供了56個沒有拐角、沒有明確前後之分的教室,個性鮮明的柱狀塔樓滿足了教室的光照需求;沒有常見的走廊,在傳統上創造了社會的分離和隔離,促進企業家、科學家和教職人員的交流。
建築通透的中庭是天然的換氣口,使得圍繞著的塔樓教室的空氣得到最大化循環,儘可能地讓學生感到涼爽舒適。每一個教室都有靜音的製冷設備,代替了傳統的高能耗換氣扇。室內混凝土飾面使用了各種各樣原始的處理手法,使得整個建築看起來像是用粘土手工製作似的。
到達方式:地鐵Pioneer(綠線EW28)A出口出站(往Bus Stop 2方向),從天橋下來後在巴士站Blk 649A搭乘免費校巴Shuttle Bus(有NTU Campus Rider標記的車)。
濱海灣金沙酒店
Marina Bay Sands Hotel
新加坡最大的酒店,其三座55層高的塔樓擁有2560間豪華客房。建築由薩夫迪(Moshe Safdie)設計,三座塔樓呈26度傾斜姿態,其筆直塔身相交於第23層樓。位於57層並橫跨在三座塔樓頂部的金沙空中花園(Sands Sky Park),耗資1億多美元建造,占地1.24萬㎡,距離地面200多米,向海灣的方向延伸。花園全長340米,比橫躺下的艾菲爾鐵塔還要長,而且尺度寬闊,足以停放4.5架A380大型噴氣式客機。
這裡還擁有全球最大型的公共懸臂,有觀景台、園林、餐廳、酒吧以及一個長150米的無邊泳池。花園內還種植有250棵樹木,其中較大的樹木由鋼筋和混凝土固定,以防被大風颳倒。
金沙空中花園 剖面圖
到達方式:地鐵Bayfront(黃線CE1、藍線DT16)出站。
空中花園開放時間:周一至周四9:30-22:00,周五至周日9:30-23:00。
空中花園門票:成人SG$23,2-14歲兒童SG$17,65歲以上老人SG$20,住店客人和2歲以下兒童免費。可到金沙酒店Tower 3 票務櫃檯購票。
雙螺旋橋
Double Helix Bridge
螺旋橋於2010建成通行,連接前灣地區(Bayfront)的濱海中心(Marina Centre)和濱海南區,這座長280米的步行通道是世界上首座曲線橋。螺旋橋上有五座觀景平台,熔塊玻璃與鋼化玻璃構成的天蓬可為遊客提供遮蔭,並且休息區還設有座位。
設計人員受DNA結構的啟發,讓這座橋樑體現「生命與延續、更新與成長」的意義。採用不鏽鋼鋼管建造的兩條螺旋曲線朝相反方向相互纏繞,盤旋形成長達280米的核心結構。其中,內螺旋用於支撐遮陽的多孔玻璃和不鏽鋼網狀天篷。
新加坡摩天觀景輪
Singapore Flyer
摩天輪2008年啟用,輪體直徑達150米,安置在3層的休閒購物中心樓上,總高度達到165米。摩天輪旋轉一周約30分鐘。28個安裝了空調的座艙可以分別容納28名乘客,可以遠眺直到約45公里外的景色,包括印度尼西亞的巴淡島、民丹島,以及馬來西亞的柔佛州。
摩天輪下方是F1賽道。F1城市公路賽在全球有兩個城市,新加坡是其中之一,另一個在摩納哥。
摩天輪夜景,這是後來在濱海灣花園的冷室附近拍下的。
登上摩天輪之前,必先經過一系列參觀廊道。這個由眾多生活物品拼湊起來的球體,很有意思。
座艙內觀夜景——帶上金沙酒店的濱海灣全景,完整了。
到達方式:地鐵Promenade(黃線CC4、藍線DT15)A出口出站,步行10分鐘即到。
門票:成人SG$33,3-12歲兒童SG$21,60歲以上的老人SG$24。
開放時間:8:30-22:30(售票時間8:00-22:00)。
拉薩爾設計學院
Lasalle College of the Arts
這是新加坡的一間私立藝術大學,在1984年由De La Salle修士McNally(基督教學校)所建立,現校區為新校區。它是一所綜合性的藝術學校,強調創意的獨特教學理念和學術創意。
學院由新加坡本土的RSP建築公司設計。整個建築以玻璃和金屬為主要材料。每層平面都是不規則多邊形輪廓,且上下層輪廓線都不重疊,這樣的設計使得整個校區的每層樓都傾斜往不同的角度,極富視覺衝擊力。在每座建築之間有「人行天橋」相連,讓人在校園內能四通八達。此外,一張巨大的塑料膜覆蓋在每座建築的樓頂,這種膜材料和玻璃幕牆的應用,保證了每座建築的採光。
到達方式:位於Little India(紫線NE7)和Bugis(藍線DT14、綠線EW12)兩地鐵站之間。
Bugis+
原名Iluma
位於武吉士商業區的商場,2009年開業,是新加坡的第一個城市娛樂中心。這個商場改了幾次名字,原本叫Iluma,現在叫Bugis+。
Iluma是由WOHA建築師、柏林建築師和藝術家聯合創建的,投資了1億新加坡幣。
Iluma外觀是寶石聚碳酸酯材料,這些材料構成了水晶網,不僅給了Iluma動態表達自己和動態地應對不斷變化的內部活動的能力,而且可以使建築物無論在白天或夜間都閃閃發亮。
到達方式:地鐵Bugis(藍線DT14、綠線EW12)出站。
新加坡新聞及藝術部大廈
MICA Building
MICA(Ministry of 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 and the Arts),位於克拉碼頭北側,是新加坡的一個政府部門,主管創意產業發展。
這座建築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它有著911扇繽紛色彩的窗戶,充滿活力的外觀和新穎的創意空間,翻新的新古典主義設計風格的拱廊及中央庭院,被稱為「彩虹蛋糕版的歷史古蹟」。
到達方式:地鐵City Hall(綠線EW13、紅線NS25)出站。
門票:免費,必須在主入口進入,然後登記即可。
開放時間:10:00-17:00。
皮克林賓樂雅酒店
PARKROYAL on Pickering
新加坡建築設計工作室WOHA憑藉其創新的花園酒店概念及多樣化節能設計,在酒店上建造了一個皇家公園,創造了一個15000㎡、樓高四層的綠色植物覆蓋面,大約是該建築面積的兩倍之多。設計師在陽台和露台上增加了植被量,使每位客人在房間的窗外有一個花園。這些綠色空間的結構都是仿照自然的地形建造的,乍一看,就像是丘陵地貌,彎彎曲曲、層層疊疊的成為建築的特色部分。建築還被其它細節點綴著,有葡萄架、水池和石洞;而鏡面的牆和天花板能夠反射光線,使室內更透亮。
樓高16層的酒店共有367間客房,坐擁城市及空中花園的迷人景觀,讓人被林綠蔭深的包圍中獨享寧靜,放鬆身心。專設的健身樓層有園林和瀑布環繞,並設有可俯瞰城市的無邊界泳池、設備先進的健身中心、作為休憩場所特設的涼亭和長達300米花園走道,泳池旁更備有多個色彩豐富的「鳥籠」坐廂讓賓客觀賞美景。
到達方式:地鐵Clarke Quay(紫線NE5)A出口出站,酒店位於Upper Hokien St.,其西北面是Hong Lim Park。
翡翠山路
Emerald Hill Rd
翡翠山路、哈芝巷、安詳山這3條特色街道列入新加坡此行。閒逛翡翠山路的時候,正是年初二的早上,路上小店正閉門休市,環境顯得寧靜祥和。背景遠處是現代高樓林立的繁華都市,與這裡的懷舊安祥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裡是此行中最喜歡的特色街道。
早年新加坡的土生華人社區,臨近烏節路。這裡道路兩旁都是一些典型的中國式巴洛克建築,除了住宅,還有很多較高檔小資的餐廳,以及非常有個性的咖啡館,也有幾家古著系的小店,喜歡Vintage風格的朋友可以前去散步、淘貨。
到達方式:地鐵Somerset(紅線NS23)出站後,橫穿商場Orchard Central內部出來。
Ardmore公寓
Ardmore Residence
由UNstudio事務所德國分部設計完成的Ardmore公寓位於Ardmore Park,這裡是靠近高端購物區烏節路的一個主要位置,享有廣闊而完整的觀景視野。公寓36層,135m高,建築面積17178㎡,可以容納共58戶人家。建築從8層開始是公寓,其下7層是公共活動空間,包括花園、屋頂平台和私人泳池。
在這個項目中,UNstudio使用曲線來表達有機和自然的概念,以回應新加坡「花園城市」的理念。主要使用了四種手法來加強其對自然環境的回應:第一個是其由混凝土築成的流暢的曲線邊界;其次是條窗的運用豐富了立面的細節,同時雙層通高的陽台給予公寓內部極其良好的採光和視野;第三,採用室內景觀的概念,利用大面積落地窗和雙層通高的陽台將室外的自然景觀引入室內,達到室內空間室外化的效果;最後,首層的花園和開敞的室外大空間強調了空間的穿透性和連續性。
立面上,每四層重複一次的肌理賦予了建築立面上的韻律感。凸窗和弧線型玻璃的運用創造了建築邊界的無柱空間,模糊了建築邊界。同時,線性的立面細節與水平遮陽板合二為一,不僅美化豐富了立面,同時保證了室內空間的舒適性。
地址:7 Ardmore Park。(放眼望去,這一帶都是高端高層住宅,環境安靜怡人。)
交織公寓
The Interlace
交織公寓是由31個的公寓體塊相互交錯、堆疊的住宅項目,俯瞰類似數個六邊形的建築群,由OMA及其合伙人Ole Scheeren共同設計,面積約17萬㎡,1040套面積各異的住戶。
整個建築群總共24層,以每6層作為一個建築體塊,各個體塊相互交織疊加,形成了八個開放的庭院。堆疊的設計可以在數個建築屋頂交叉之間創造出更多的外部空間。住宅的首層,是為住戶設計的荷花池、瀑布、露天劇場和花園,方便人們休閒和娛樂。
到達方式:地鐵Labrador Park(黃線CC27)出站,然後沿著Alexandra Rd北行。
亨德申波浪橋
Henderson Waves
橫跨Henderson Rd,連接花柏山公園(Mount Faber Park)和直落布蘭雅山公園(Telok Blangah Hill Park),有著新加坡最高(海拔77.88米)步行橋的盛譽。橋全長274米,最高點離地36米。8米寬的橋身猶如後浪推前浪,形成4個波峰和3個波谷,其波浪狀的設計給人以視覺上的衝擊,並於2009年獲得了新加坡總統設計獎。橋身坡度很緩,無障礙設計,木製防滑,平整無階梯,方便老人和坐輪椅者。
達士嶺組屋
The Pinnacle @ Duston
組屋是新加坡常見的公共住房形式,它的首要特點是讓一般民眾負擔得起。也正因為如此,組屋的設計整齊劃一,可以節省設計和建造成本。
李光耀在其回憶錄中説,新加坡的立國思想是希望通過建造公眾負擔得起的住房,建立一個有產的政體,因為地產價值與國家和社會穩定密切相關,絕大多數人有房產,也就意味著他們的福祉與國家的命運綁在了一起,從而奠定國家穩定和發展的基石。
QQ截圖20180415125723.png (358.63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4 天前 上傳
新加坡最高的政府組屋,位於牛車水區域,曾獲美國最佳高層建築大獎,共有7棟樓,樓高50層。在26層和50層有連接著7棟樓的空中花園(Skybridge),長約500米,據說這是世界最長的兩個空中花園,可以在空中花園俯瞰新加坡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