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媽媽給小編留言,說孩子三歲多了,已經上幼兒園一學期了,但不喜歡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也不喜歡和任何除媽媽之外的人身體接觸,怎麼辦?想著太多的爸爸媽媽都有了這樣的疑惑,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孩子「不合群」的問題。
一、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麼叫「不合群」。
孩子三歲以後,如果較長時間不和小朋友一起遊戲、經常獨處、以及被別的小朋友孤立等等,都可以稱為「不合群」。
心理學中所講的「不合群」是指兒童在與同齡人交往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孤獨、寂寞或懶於交際的一種特殊心態。
孩子如果總是「不合群」,就會因為缺乏與同伴的交往,而產生孤獨、執拗、任性等不良心理,這對智力發展和情感健康都很不利。
因此,引導孩子喜歡交往、順利交往,使他們願意參加群體活動,是家長和老師的責任。
二、其次,孩子「不合群」的真正原因。
「不合群」的孩子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表現為沈默寡言、孤僻、害怕陌生人;另一類表現為愛哭鬧、愛搗亂、愛逞能、愛惹是生非。而造成孩子「不合群」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
1、孩子「不合群」在某些方面是正常現象。
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獨特的「趨避性」,就是指當孩子第一次面對新事物,包括人、物或環境時所表現出來的反應。有些孩子天生趨避性低,不太容易很開放地與人相處。如孩子剛到陌生的環境,「不合群」的短暫現象就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有些孩子天生性格比較內向,喜歡安靜、獨處的環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對於這類孩子,父母不要強行讓孩子放棄自己的喜好,去迎合夥伴,要保持孩子自己的特質,從培養孩子興趣愛好開始,幫助孩子找到自己喜歡和擅長的領域,孩子自信後,利於他敞開心扉,更加積極主動。
而當孩子長到2~3歲的這個階段,大多數時間就是喜歡一個人玩,哪怕旁邊有同齡的小夥伴,他們也最多是「相安無事」地自管自開心。3歲前孩子們以旁觀或獨自遊戲形式為主,4、5歲後才發展為合作遊戲或協同遊戲。
所以如果一個3歲前的小孩總是喜歡一個人玩玩具,而拒絕分享或不想跟人一起玩,甚至為了獨自玩耍而搶玩具,那是正常的,不能因此認定孩子性格「不合群」。當然,也會有部分早熟的孩子在3歲前喜歡跟別的小朋友玩。
2、孩子「不合群」和家庭教育有關係。
1)家庭氛圍不良
比如父母關係不和、爭吵不斷,或父母長期不在家,缺少親子交流等。這樣的家庭環境極易導致幼兒產生心理壓抑。孩子渴望交往但又不敢與其他人交往,害怕遭到拒絕,長此以往極易形成自卑、孤僻、消極的內向性格。
2)養育方式不正確
不良的養育方式包括過分溺愛孩子,導致幼兒「有求必應」;總認為「只有」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形成了幼兒「虛高」的自我評價;隨意訓斥、打罵幼兒,給幼兒的生活帶來陰影。溺愛和「虛高」的自我評價極易使幼兒形成過分的自我中心、過度依賴、倔強、適應能力差等不良品質或習慣,從而使幼兒缺乏交往動機,直至不願交往。「大棒政策」更加不能培養主動交往的幼兒,相反很可能給幼兒的交往造成終生障礙。
3)交往環境單一
部分家長因為擔心孩子的「人身安全」,防止孩子被同齡夥伴抓咬,就禁止孩子與其他同伴交往,導致幼兒交往的機會被剝奪。如果孩子在幼小的時候缺少正常的交往環境,就會缺乏交往的基本技能,不會商量,不會謙讓,不會主動爭取朋友,從而直接影響幼兒交往態度的形成和交往能力的提高。
而很多孩子由保姆照顧,保姆不愛出門,不愛說話,孩子也會受不良影響,喜歡自己待在家裡玩,很少出去。時間長了,必然就缺少與人交往的經驗。這類孩子到人多的地方也「不合群」。
3、孩子「不合群」是病理問題的表現。
大多數的「不合群」現像都可以通過家庭的努力而改變,但一些疾病同樣也會導致孩子出現「不合群」的表現,常見的有:自閉症、抑鬱、語言障礙。
自閉症,自閉症是一種生理心理的嚴重疾病,往往表現為:對人完全不感興趣,很少主動和人交流,只對無生命力的物體感興趣;嚴重的語言表達障礙,說話極少甚至終身不說話;興趣愛好非常單一,經常重複很刻板的行為,比如反覆玩一個玩具、每天吃同一種菜等、反覆說一句話等;大多數智力有障礙。
抑鬱,如果孩子突然對幾乎所有的玩耍方式失去興趣,表現為情緒低落,憂愁,容易發脾氣,覺得自己很差勁,做什麼事都往後縮,同時伴隨有胃口不好、疲乏無力、睡眠反覆不正常等。這樣的情況若持續2週以上,就要考慮是否有抑鬱症的可能。
語言障礙,如果孩子說話比其他孩子晚很多,到3周歲還不能和家人、同伴有最基本的溝通表達,就有可能是生理或心理原因導致的語言障礙,須及時請醫生干預。
當然,爸爸媽媽不要太過驚慌。孩子是不是真的得了這些病,不是我們自己說了算的,需要到專業的兒童精神科、心理治療機構讓專業醫生來判斷。
三、如何對待孩子「不合群」問題。
針對孩子「不合群」,有些父母覺得這是小問題,孩子大了自然就好了。有些父母卻非常緊張,擔心孩子性格孤僻,會影響以後的社交。一般來講,大多數孩子在陌生的環境或意外情況下,都會表現出短暫的退縮。但通常會隨著時間和環境的變遷逐漸適應,並會在做遊戲等活動中主動發展自己的適應環境的能力。但如果這種行為沒有得到及時糾正,就容易發展成社交敏感症,甚至「社交恐懼症」。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既不能太過重視這個問題,又不能忽視它。重點的,就是要看孩子「不合群」的真正原因。要培養一個「合群」的、樂於交往、善於交往的孩子,必須從消除那些造成幼兒「不合群」的原因入手。
1、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改善家庭成員間關係
全家人應和睦相處,互相體諒,給孩子一個祥和、安全的家庭交往環境。盡量不在孩子跟前過多地暴露父母雙方的分歧甚至爭執,避免給孩子的心理帶來陰影。
2 、轉變養育觀念,改進養育方式
要尊重孩子作為主體的人格和權利,避免包辦代替。家長應注重培養幼兒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擺脫依賴思想;引導幼兒學會關心自己的親人,注重親人的感受,防止過分的「自我中心」;家長不必時時刻刻陪伴在孩子身旁,要有意識地給孩子獨立遊戲的機會,讓孩子在獨自遊戲中獨立探索、解決問題,逐漸形成堅實的自信心。
3 、營造真實的交往環境
家長應盡可能多地讓孩子與他人交往,讓他們享有接觸陌生環境和陌生人的自由;積極引導幼兒主動與同伴交往,幫助幼兒分析和解決同伴交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讓孩子有意識地通過自己的努力結交好朋友,發展初步的友誼。
那具體應該如何做呢?別著急,咱們分月齡走起,1歲以前的也要來看哦。
雖然1歲之前的孩子談不上正式的社交,這個階段他們主要的精力是掌握基礎技能,先把自己捯飭成一個獨立的人,才能向前一步邁入社交之門。但是不正式不代表不重要,1歲之前要打好社交的基礎!
0-6個月
社交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能,從出生開始就有了,孩子會發出各種信息來表達自己的需求,也期望從別人那裡得到回應。家人,尤其是母子之間的情感互動,是今後一切社交的基礎。
爸爸媽媽這樣做:
及時關注孩子的需求,並給予關注和回應,多跟他說話,多跟他交流和遊戲。如果孩子的需求長期得不到回應,就如同大人跟一個陌生人共處一樣,你頻頻示好,對方始終冰塊臉,那還有啥社交的樂趣?
7-12個月
大概6個月左右,孩子會出現陌生人焦慮,也就是咱們常說的「認生」(有些孩子4個月就有了)。此時的孩子分清了家人和陌生人的區別,他們會本能的靠近親近的人,遠離陌生的人。這個時期是邁出家門走向外界的第一步,千萬不要因為孩子怕生而減少帶他出門的機會。
爸爸媽媽這樣做:
1)如果發現孩子有分離焦慮的症狀,不妨先在家裡做一些短暫的分離練習。
當孩子爬/走到另一個房間時,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不要立刻跟過去,等上一兩分鐘(不放心可以躲在門後偷偷看)。
如果是媽媽離開去另一個房間,不要時刻帶著孩子。比如上個廁所、給孩子衝個奶,你可以告訴他,你要去哪裡並且很快就回來。如果他鬧起來,大聲叫他的名字、跟他說話,而不是趕緊跑回來。
2)外出方面,要先讓孩子從熟悉的家附近的環境,以及小區內熟悉的人開始。
每次出門給他介紹周圍的環境和人,不要一開始就到環境陌生、人頭攢動的地方,也不要讓陌生人一上來就強抱,以免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壓力。
1-2歲
1歲之後孩子會表現出強烈的以自我為中心人格,只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裡。他會不斷地確認自己的物權意識,明確「我的」這個概念。所以通常這時候的孩子會表現的比較自私。
跟其他小朋友在一起,要麼就是完全無視對方的存在,要麼就是互相搶玩具,其他孩子在玩什麼他一般不感興趣。大概1歲半之後,有的孩子會開始聽和觀察其他孩子在幹什麼。
爸爸媽媽這樣做:
這個時期是孩子真正意義上的社交了,在一個空間裡,互不干擾的獨自玩耍是社交的萌芽,至少意識到了或者肯定了同伴的存在。從現在開始,要有意識的給孩子找一些固定的玩伴,或者找一些跟年齡相仿的孩子共處的機會。比如去早教課或者社區活動中心,讓孩子體驗和適應同齡人在身邊。這個時期不要給孩子太大的社交壓力,也不要盲目的鼓勵他去分享。
2-3歲
2-3歲的時候很多孩子的社交都會向前邁進一大步,他們終於意識到了,身邊那個小夥伴的存在。這個階段的物權意識已經非常明確:這是我的,那是你的,你我各自占山為王,井水不犯河水。孩子們還是各玩各的,但是他們會開始互動,會簡單的交流,會互換玩具,但他們依然不會合作玩耍。跟同齡孩子共處的時候,他們不再限於觀察,而是會開始模仿其他孩子。當一個孩子拿著小火車在地上跑,另一個也會跟著做一樣的事。
爸爸媽媽這樣做:
要讓孩子接觸更多的同齡孩子,逐漸的延長接觸的時間,這有助於他們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這個時期父母要做好「把關人」的工作,孩子的社交經驗不足,所以大人要適當乾預。
如果是遇到特別暴力、特別愛搶奪、打架的孩子,要盡量遠離。孩子最初的社交環境,要盡可能公正一些,不能讓他佔絕對優勢變得蠻橫和暴力,也不能讓他過於吃虧變得過分忍讓和妥協。
3-4歲
3歲之後,孩子們才會真正意義上的「一起」玩耍,同時也明白了真正意義上的「分享」。
當小夥伴需要一根藍色的畫筆,剛好他有的話,他會主動地給對方,這就是協同玩耍,但是,他們可能依然不會合作,不會共同去完成一副畫作。
爸爸媽媽這樣做:
孩子已經非常適應與小朋友的交流了,也有了一些基礎的溝通經驗。他需要擴大自己的社交圈,穩定的社交圈非常有必要,所以這也是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最佳時機。在幼兒園裡,他可以學到很多跟小夥伴的相處經驗。也能適應和不同的人、甚至是不投脾氣的人和平共處。
4歲之後
直到4歲,孩子們才會為了某個共同的目標來合作玩耍,它們會合作搭一座城堡、一起玩扮家家。每個孩子都要在遊戲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遊戲才能繼續和完成。有的孩子是指揮者,有的孩子是追隨者。很多孩子從這個年紀開始,有了「好朋友」的概念,從眾多的小夥伴中,他知道了誰能跟自己玩的來。
爸爸媽媽這樣做:
千萬不要跟孩子說:為什麼你要聽他的?或者,他那麼調皮,那乾嘛天天跟他玩?這個階段溝通能力和聆聽能力是關鍵,合作是主旋律。家長要盡量少介入,讓孩子去尋找自己的定位。
幼兒健康的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發展中的問題,比如「不合群」,也不是短期就能糾正的。我們應該有足夠的耐心引導幼兒告別「不合群」。另外要注意「不合群」和「自閉症」「抑鬱」「語言障礙」等情況的差別。對於那些用盡辦法不能奏效的孩子,家長應該向專業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醫學工作者請教,以便及時給予孩子科學的干預。
更多小孩教育文章、影片…等相關資訊,請多多關注粉絲團「幼教大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