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地理位置優越,教育基礎設施完善,優越的教育體系,獨特的中英文雙語環境和安定的社會環境,令其成爲越來越多學子出國留學的重要選擇。
誤區一,小學可以任意插班
新加坡政府中小學的教學品質在世界範圍來看都是響當當地,這使很多國內的家長對之趨之若鹜,然而想進去並不會像中介宣傳的那樣簡單。據立思辰留學介紹,進入新加坡政府中小學,需要參加新加坡教育部主辦的AEIS考試,通過考試,隨機分配到居住地點相鄰的中小學去,插班就讀。每年的錄取率取決于新加坡政府當年分配給各個學校的國際生名額。其中小六不接受國際插班生。年齡段越低,考試難度相對越低,越容易通過AEIS考試。
誤區二,新加坡學生學業總比國內輕松
很多家長認爲國外的教育總是比國內的輕松,這種觀念來源于一些早期的留學生體驗,以及媒體對于應試教育的一些對比反思。然而,新加坡的基礎教育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麽輕松。相反,在小學階段,就已經進入到了“可怕的”第一次社會分流。(這種分流制度是通過兩次統一考試——小四校考和小六分流彙考,將學生分爲EM1,EM2和EM3三個等次,逐級降低學習要求,這是新加坡的“精英教育”和“因材施教”理念下的教育分流。進入EM1的學生主要培養方向是大學和專業領域的高級精英,EM2的學生的培養方向主要是以職業爲導向,EM3的學生的培養方向是以操作技能爲導向。)
正因爲有了這種分流體制,所以對于新加坡本國的學生來講壓力已經很大了,更何況是母語不是英文的中國學生。所以,要想進去新加坡政府中小學,除了要有過硬的英文,還要有一定的抗壓能力。
誤區三,考不上政府中學,就沒有出路了。
新加坡的政府學校雖然名氣大,實力強,然而也不是100%未來成功的保證。很多家長只認定這一條路,無疑是加大了學生的心理壓力。新加坡的教育體制是非常靈活和多渠道的,除了政府中學這條道路之外,家長還可以選擇國際學校和私立學校來替補。在政府中學,12~16歲的學生用4年的時間來完成“初中階段”(等同于中國初中),並通過O LEVEL的考試而進行第二次社會分流。國際學校和私立學校則不需要這麽久,只需要1~2時間就可完成初中階段的學習,並參加O LEVEL的考試。(O LEVEL考試後,第二次社會分流是將更爲適合讀書的學生送進初級學院,進行2年的A LEVEL的學習,目標是世界範圍內的高等學府;同時將中間層次的學生送進理工學院,進行3年的專科學習;再將不適合讀書的學生送進工藝學院,進行3年的技能學習,掌握一門生存技能)
如果沒有通過O LEVEL的考試,學生還可以通過私立院校的大學預科課程或foundation課程來彌補高中階段的缺失,進而進入大學的大專階段(diploma)的學習。
誤區四,大專不如本科。
和中國的高等教育體制不同,新加坡延用的是英聯邦的教育體制。在中國,大專和本科是分開的,各自獨立的高等院校。然而在英聯邦教育體制下,大專,即diploma,是本科的一部分,如果想獲得本科,一定要先從大專讀起,分別經曆第一年大專diploma——第二年高級大專higher diploma/advanced diploma——第三年本科degree。所以有時候家長誤以爲大專和本科沒有關系,其實是對新加坡高等教育體制認識的一大誤區。
相反,在新加坡的經濟觀念下,無論是公立大專還是私立大專的畢業生都相對更快地找到工作,公立大專的畢業生往往薪水方面勝過私立本科。
誤區五,新加坡私立不如公立
新加坡擁有雙語優勢,任何在新加坡就讀的學生都有機會成爲語言與專業知識的雙料人才。新加坡本地的私立院校很多都與歐美,澳洲等世界級的高等院校合作,中國的高中學生如果直接申請這些院校難度很大,門檻很高,除非自身條件非常優秀,否則想進入世界一等學府,難于登天。新加坡的私立院校很好地利用聯合辦學優勢,爲這些想進入高等學府的同學搭建了一級中間台階,是衆所周知的黃金跳板,其中不乏世界前50名的知名大學。而且,私立院校設立的熱門專業——金融,旅遊,酒店,幼教,物流等,也比以理工爲主的公立院校就業範圍廣,就業前景好。所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私立學校和專業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眼睛只盯住公立學校,浪費大把時間在公立預科考試上。
總之,在新加坡的求學之路上,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惑和難題,了解這裏面的誤區,了解新加坡的教育,調整好自身的狀態,以及根據實際情況和自身學習能力來制定未來的道路才是科學的發展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