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捐獻的做法越來越複雜和專業化,現代化管理和效應評估方法使得教育慈善越來越系統化和有效率。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委托經濟學人信息部(EIU)進行的調查報告得到這項發現。報告題爲“捐獻的價值鏈:慈善如何推動亞洲教育的進展”。
瑞信發布報告指出,隨著新穎、由數據推動的慈善做法越來越受到歡迎,也推動了捐獻者對慈善投資的回報作出跟進。他們采用的方式,往往是取自商界的複雜和由科技驅動的關鍵績效指標(KPI)。
新科技促使一些績效指標的跟進成爲可能,允許最及時的監督、進行項目管理、評估和反饋。
報告指出,新一類的非政府組織(NGO)有顯著的“顛覆性”特點。專注于青少年福利的慈善基金會Epic Foundation是由前科技企業家創立;亞洲公益創投聯盟(AVPN) 則開發了一個平台,讓會員跟非政府組織和社會企業家分享、促進感情和聯絡。EdTech Asia則探討如何利用科技,爲教育項目發展新的融資模式。
亞洲新貴把教育捐獻
視爲助他人脫貧工具
報告指出,越來越多的亞洲新貴,都是自己創造財富,而不是繼承上一代傳下來的財富,並把教育捐獻視爲是協助其他人走出貧窮的重要工具。
傾向于進行教育捐獻也具有其亞洲元素。教育在亞洲文化中受到高度重視,其在社會發展所扮演的角色,也比較容易讓人理解。根據多項對高淨值人士的調查和坊間看法,教育被視爲亞洲慈善捐獻的單一最大目標。
報告指出,這些年輕捐獻者惠及的對象,也正在從學府,諸如跟他們有關聯的大學,轉向帶動發展的項目,目標受惠者爲最急切需要幫助的人。
這些趨勢的興起跟衆多因素有關,分別是:對于教育更廣泛的社會效益意識提高;體驗過不同國家生活的新一代捐獻者的出現;以及知名西方慈善家如比爾·蓋茨所樹立的榜樣。
不過,報告也發現,盡管年輕一代捐獻者通常會把受惠目標放在跟他們個人沒有關聯、比較落後地區的國際項目,但他們還是非常傾向于在熟悉的地區尋找慈善項目。
報告說:“人們一般期望富裕人士能回饋給本身的社群,而許多慈善家對于那些他們較能理解個中挑戰和政治制度的地區,也感到比較自在。”
由于有了龐大的全球慈善支援行業,教育捐獻者對教育的不同方面和可能帶來的更大效益,有了更加通透、複雜的了解。這類更大的效益,能夠通過對准培訓教師或早期兒童教育來達成。
通過科技創新平台所取得的更多詳細的數據,讓捐獻者能夠辨識教育方面的挑戰,設計出妥善的方案,並且把一些變數考慮在內。
不過,並不是所有慈善捐獻者都具備管理本身特定項目的知識和技能,因此Epic Foundation、Kordant慈善咨詢公司(Kordant Philanthropy Advisors)和亞洲公益創投聯盟將能夠充當專家“媒人”的角色。這些團體提供專屬工具,協助慈善家篩選項目、跟進成果和對實地課題有更多透徹的了解。
此外,跟不同非政府組織和基金會合作,將讓慈善家能同時處理多個社會問題。例如,一個捐款者要幫助泰國雛妓,他可能會去找一個也有相同項目與目標的人。
不過,這個項目在幫助色情業者的同時,也能加強女子群體的教育服務,給社會帶來系統性改革,因此除了色情業者,其他女子也能受益。
教育制度不僅
由課室和書本組成
報告指出,教育制度遠遠不僅是由課室和書本所組成,教育的整個價值鏈伸展到行政層面,往往是以教育部爲中心,再分支延伸到地方政府和部門去。
瑞士慈善機構兒童夢想基金會(Child Dream’s Foundation)在湄公河次區域幫助孤苦和遭邊緣化的群體。該基金會聯合創辦人馬克·湯姆斯·詹尼(Marc Thomas Jenni )說:“年輕的慈善家不要只是做‘慈善’,他們要做社會企業、微型貸款和效應投資,這意味著他們探討的是整個價值鏈。”
專注于教師培訓的印度阿吉姆普瑞姆吉基金會(Azim Premji Foundation),把教師視爲跟兒童接觸的單一最大接觸點,以及跟社區與政府的最重要連系。教師若受到良好的啓發,將能夠在實地充當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