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標這個公衆號,據說食運會變好,還會瘦
已經沒多少年輕人願意做正經的傳統法餐了。在法國和法國境外,法餐都面臨同樣的境地:逐漸模糊的法式元素,嘗試與其他菜系特別是日本菜的融合,以及,越來越少的黃油、奶油,越來越美的擺盤……但對傳統法餐沒落深表遺憾的,大多是對法國菜懷有好感的“外國人”,法國人自己倒是不以爲意。
只要是有著一定曆史傳承的菜系,或多或少都在面臨兩難:是銳意改革,還是一股腦承襲。最近在新加坡吃到三家店,很有想法,都是傳統菜系新鮮而有趣的表達:
學法國菜出身的馬來西亞印度廚師,嘗試將印度經典菜變成人見人愛的 tapas;一門心思撲身餐飲、不惜把家族菜譜秘方拿出來,開了家超夯的娘惹餐廳的 Les Amis 集團主席;還有新加坡一代本土男廚神,幹夠了 Fine Dining ,把坡國經典小吃高端休閑化~
好久不寫新加坡辣,以前的在這裏:新加坡 | 最好吃的城市,養得起好廚師,容得下路邊攤
我把新加坡喝通關了,這6家酒吧,值得一試
一份新加坡流水賬,全是狗糧
我心中的完美海南雞飯 | 上海 · 新加坡
一家餐廳寫了5000字,是真愛了
Thevar——————
9 Keong Saik Rd | 僅限晚餐 | 人均 $60 – 80
蜿蜒的 Keong Saik Road 兩側,錯落有致地分布著不少知名餐廳:江振誠投資、50佳榜上有名的 Burnt Ends、坡坡最美文藝露台 Potato Head、新派韓餐 Meta、火到不行但並不好吃的 Pasta Bar…啊,還有一間很好吃的本地煮炒國成球記餐室,和可以去吃早飯(kaya toast 和蛋)的東亞餐室。
還有這家我非常喜愛的新派印度菜,Thevar,開業至今已經去了四次。9月份新一年新加坡米其林榜單公布,這家店落了榜,甚爲可惜,不過好像不影響食客對它的青睐,前陣子去,周一晚餐,滿滿當當,還能翻台!
主廚 Mano Thevar,馬來西亞印度裔,祖父母來自印度,是馬來西亞的印三代。學法餐出身,在 Guy Savoy、Waku Ghin 上了一圈班,去印度展開了一場追根溯源之旅,回來以後大徹大悟,在前同事、 Meta 創始人 Sun Kim 的幫助下,開出了職業生涯第一間個人餐廳。
用的是 Meta 用剩下的老位置,長吧台、高腳椅,略顯擁擠,坐著也沒有很舒服,但愛吃的人,這點苦又算的了什麽?喜歡 Thevar,廚房到吧台,保全镬氣,複興傳統風味,又足夠現代:更好的食材,更精致的小碟 Tapas 菜式,請入傳統的碳烤架、泥火爐,卻又能同時做到清爽、幹淨的現代化廚房管理;更重要的是,這家店就是一吃飯的地兒,廚師根本想也沒想過要做第二個 Gaggan。Thevar 只想讓你舒舒服服,吃頓他最喜歡的飯,僅此而已。
開胃小食、小菜、中等分量的大菜、甜品,一張紙一目了然。酒單有點貴選的也一般,喝水就好。
香脆豬肉配三巴蛋黃醬(Crispy Pork, Sambal Aioli, $14),厚切豬臉肉,油潤豐滿,輕腌,慢煮,滾油炸透,外脆裏嫩,蘸上南印度一種小扁豆湯的辛香料 Sambar,新馬本地風味的三巴蛋黃醬,溫潤鹹香,再來兩片墨西哥的 jalapeño 腌辣椒,酸辣醒神,恰可解去豬肉大油,又以東南亞特産蒌葉包裹,取其胡椒辛香,與炸物甚爲相宜。超級過瘾!!!
值得一提的是,豬肉那濃郁的風味,卻有別于城市中常見的飼料豬味,男朋友說,馬來西亞豬很有名,在新加坡也不太常見。
黃油蘑菇芝士馕(Butter Mushroom Naan,$16),亦是每去必點。取材自印度名菜黃油雞,怎樣讓醬汁變得更好吃?More butter, more, more and more! 比原版加入更多黃油、減少了番茄用量,嫩滑的雞腿菇、白玉菇炒香、徜徉于油潤辛香的濃醬裏,刨上印度傳統的自家制 Paneer 芝士,光是想想就令人欲罷不能。每每都是吃到舔盤子~~~
更妙的是搭配的現烤馕餅,面團裏加入了芝士,香軟蓬松,包了餡料或是拿來擦盤子,每一口,都有熱烘烘的暖氣吹進嘴裏,著實美妙;但也有人诟病它缺乏筋骨,沒有口感,講真,我是真不敢苟同。
我非常中意的一道新菜,斯裏蘭卡蟹肉咖喱飯(Sri Lankan Crab Curry Rice,$35)。又一道傳統菜的精進版本,蟹肉與香料同煮,米飯炒得酥香,混合傳統的香料椰絲Pol Sambol(椰子碎混合辣椒紅蔥頭青檸汁甚至小魚幹),椰漿混青檸打了個泡沫,咖喱葉炸香。吃法就是把所有東西全部混合在一起,效果有點像福建炒飯,多來一點青檸汁提亮酸度,味道更好!
在前菜裏嘗過馬來本土豬肉,主菜的這道伊比利亞黑豬豬排($38)也沒有令人失望。裹著胡椒粉與羅望子粉烤透,香辣中帶著微酸,與小黑豬獨特的鮮香風味,來了個跨越山河湖海的大融合。肉烤得特別到位,切面白裏透紅的珍珠粉色,看著就饞。
一直會點的兩樣甜點,小菠蘿蜜泡芙($8)和香蕉冰淇淋($16)。前者沒什麽好說的,就是菠蘿蜜奶餡兒,香蕉冰淇淋比較有意思,軟冰淇淋質地,盛了一點羅勒水,下面鋪著幹果、凍椰子幹,攪勻了吃,有點像酸奶配麥片早餐那個意思。
簡單粗暴的好吃,沒什麽難懂的謎語,不帶腦子去吃也 okay。也難怪本地的印度裔食客永遠占據了這家店至少一半以上的客源。一家店好不好吃、適不適合日常去吃,食客都是用腳投票的鴨。
Rokketo Izakaya——————Frasers Tower | 僅限晚餐 | 人均 $40 – 60
新加坡這兩年,在世界美食版圖上地位陡升,不少廚師開始轉攻新加坡本地風味,Willin Low 是最早開始這一嘗試的廚師,他的 Wild Rocket開創了“Mod Sin”(Modern Singapore 縮寫)這一流派,粉絲甚衆,也曾是 50 佳榜單的常客。兩年前哥們玩夠了,把店關了出去周遊四方,只留一家做面的小店。
複出之後,到北海道開了間高級餐廳,本土則只做休閑菜。這家 Rokketo Izakaya,頂著日式小酒館的名字,賣的是休閑本土融合菜與清酒。清酒部分不置可否,食物卻是真實的好吃:一家真正代表新加坡本土菜的實力餐廳,整合中餐、馬來西亞菜、印度菜和印尼菜的豐富元素,盡是信手拈來的靈感與玩心,卻雜而不亂、師出有名,藏在一家商業辦公樓的美食廣場深處,工作日晚間,冷冷清清人迹罕至,這一家從 7 點多開始陸續坐滿,號召力可見一斑。
音樂很搞笑,30 年代上海金曲名伶,玫瑰玫瑰我愛你,王菲的《eyes on you》混搭連播,也是蠻輕松。如果一定要挑刺,酒的選擇實在是太少了,喝清酒還不如喝啤酒來得輕松愉悅。
Spam午餐肉當薯條($8)來炸這種如此凶殘的動作, 可能只有新加坡和美國人做得出來。可是,真香!同樣是炸的,右邊的蛙腿就好吃多了,來自本地傳統菜“蝦醬田雞”的Har Jeong Tin Gai($12),酥香可口,鮮鹹惹味,蛙肉炸得斷生,嫩度汁水統統到位,比雞翅還美味!
雞翅一秒鍾到達戰場!Nasi Lemak 的拆解重構版本,很有趣,五香炸雞還是那個五香炸雞,以椰子飯形式出現的 Nasi Lemak 則變成了青檸味的椰子油,配上小魚幹與花生,就是你記憶裏的那個椰漿飯。雞翅外脆裏嫩,炸得極好,不過我本人還是更偏愛蛙腿多一些。
5塊錢一碗的魚湯,極鮮,吃得出裏面的魚丸是魚肉多過面粉很多很多,用心之作了。一碗落肚,暖胃。
全場最弱的 Tandoori Pappadam Nachos,其實也挺好吃的。把印度的 Pappadam 小脆餅制成 Nachos 形狀,加上傳統的酸奶醬與烤牛肉,哇,真的神還原。
全場最佳,竟是加點的 Prata Pizza。用印度人的 Roti Prata 香酥餅替代披薩,撒上芝士、宮保雞丁、辣椒和九層塔,還真像那麽回事诶!!!餅底的油香、雞丁的辣、芝士的香醇與九層塔濃烈的草本香氣,無懈可擊的一道菜。
相較之下,兩份面點就差一些。把整份蚝仔蛋和意大利面炒成一盤面,我想大概誰也沒想過這麽幹。當天的一個 special 還沒上菜單,除了有點鹹都還挺完美;前菜的這個小份肉䐤面有點不知所雲,把肉換成金槍魚大脂泥,配合粉絲小小一盅,賣到 15 塊,略感華而不實~
他家的Cendol很有意思,椰子冰制成冰淇淋,Cendol 也打成了泥,搭配腰豆和椰糖脆,好吃是蠻好吃,但我還是更中意傳統制法的 Cendol 綠蟲蟲!
我會不會回去吃?那必須啊!!!期待新菜!
Indigo Blue Kitchen—————— 1 Scotts Rd 邵氏大廈3樓 | 人均 $40 – 60
食客做到最高境界,就是不辭辛苦出來開店,把自己喜歡的美味分享給普羅大衆。身邊不乏這樣的朋友,但我見過最厲害的 diner turned restaurateur,是新加坡 Les Amis Group 餐飲集團的主席 Desmond Lim。因爲喜歡喝酒開了 Les Amis,給廚師大手筆燒了兩年錢換來三星榮譽,眼光老辣;而後在 Les Amis Group 名下開了一系列餐廳,從日料、點心到西班牙小酒館,把自己愛吃的菜全部開成店,食客做到這樣,無憾。
集團最新作品,娘惹菜 Indigo Blue,林先生背負了更多使命感,貢獻更大:在祖母廚房長大的馬華小男孩,把自家的私房菜譜悉數拿出,尋來廚師複刻,力求讓現代人重新喜愛上這即將失落的娘惹美食(Peranakan Food)。
▲ 餐廳內景 by studio periphery
再來科普一下,峇峇娘惹(Baba Nyonya或者 Peranakan),15到17世紀時移居馬來地區的華人後裔,男的叫峇峇,女的叫娘惹。多以經商爲主,常常會講兩種以上語言,周旋于西方殖民者與當地馬來人、華人之間。所以娘惹菜呢,一開始是馬來菜和中餐合體的結果。男朋友也有娘惹血統,我倆一致覺得,新加坡最知名的娘惹菜 Candlenut 就那樣吧。另一家娘惹私房菜,從東到西橫跨整個坡國,坐了四十分鍾的士總算吃到,但除了秘制的Otah魚糕驚爲天人,其他的也就是家常菜水平。
直到發現了 Indigo Blue Kitchen,我才算真正打開了娘惹菜的新世界:好的食材,與精細打磨過的食譜,加上一間現代管理的廚房,真的可以將原本傳統的菜式,不止提升一個層次。林先生很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