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新加坡10月31日電(記者林芮)“中美關系:爲亞洲與世界發展打造共同願景”國際研討會10月30日至31日在新加坡舉行。研討會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和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共同舉辦,旨在通過國際交流,增進相互了解,促進中美關系以及亞洲與世界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開幕式上,新加坡榮譽國務資政、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主席吳作棟、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曾培炎、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副總裁兼外交政策項目主任布魯斯·瓊斯致歡迎辭。會上,發言嘉賓強調,中美經貿關系對全球穩定至關重要,如果中美經貿摩擦持續升級,將給中美兩國及全球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造成負面影響。應妥善管控分歧,共同推動中美經貿磋商取得積極成果。
吳作棟在致歡迎辭時表示,中美兩國若發生全面沖突,對亞洲甚至對世界都是災難性的。中美之間即使只是經濟和技術領域的沖突,也將給世界帶來巨大的消極影響。若其他國家被迫選邊站,也將嚴重破壞全球多邊貿易體系的穩定性。因此,相關的國家、政府、機構、媒體、企業等,都希望發出一種“溫和的聲音”,共同推動中美經貿摩擦得到妥善管控。這種溫和的聲音還應體現在行動上,比如推動更多貿易協議的達成,加強多邊貿易體系等。
曾培炎在致辭時回顧了中美建交40年來,中美經貿合作形成了巨大外溢效應,帶動了全球和亞太地區的經濟發展。然而去年以來,美方針對中國發起的經貿摩擦,已給中美兩國乃至全球經濟産生了影響。曾培炎指出,所謂美方與中國“脫鈎”是個臆想的說法,這違背了經濟規律、國際規則和公平秩序,實質上是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的極端表現,令人十分擔憂。如果任其發展,不論是對中美兩國還是對全球,都將是一場災難。經濟全球化仍是不可阻擋的發展大勢,反對“脫鈎”、加強合作,不僅是符合中美利益的唯一選擇,也是整個世界的共同期盼。
曾培炎表示,剛結束的第十三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中,雙方在多個領域取得實質性進展。當前從曆史高度、全球視角和更長周期來看,中美可以合作、應該合作的領域比曆史上任何時候都多。雙方應按照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妥善解決經貿摩擦問題,盡早達成全面經貿協議。
布魯斯·瓊斯在致歡迎辭時表示,用關稅來解決貿易問題,只會將問題複雜化,是不可持續的。希望雙方通過溝通和交流找到共識,從而制定出正確的行動方針。全球必須共同努力,通過多邊主義讓中美貿易摩擦得到妥善管控。
泰國前副總理兼外交部長素拉傑對本網記者表示,中美兩國間的貿易摩擦和分歧,將不僅影響中美兩國的經貿發展,還將影響全球的經貿發展。應該努力促使中美兩國將分歧轉化爲合作。東盟可以利用東盟與對話夥伴國會議(PMC)和東盟地區論壇(ARF)等地區合作平台發揮作用。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也包含了包括美國在內的幾乎所有國家,可以促進國家間的互聯互通,從而促進國家間的合作,減少分歧和摩擦。
“令人擔憂的是,目前發生的經貿摩擦已經破壞了世界現有的自由貿易體系,”印度尼西亞貿易部長瑪麗·艾爾卡在接受本網記者采訪時說:“這主要是由美國以國家安全爲借口,發動的以關稅爲武器的大範圍摩擦引起的,這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在國際法上也很難站得住腳。這種手段如果被一再使用,將給整個世界貿易體系帶來不確定性。”
歐盟—亞洲中心主任弗雷澤·卡梅倫對本網記者說:“中美有著廣泛而深入的經貿關系。‘脫鈎’是不可能實現的,即使是美方,也依舊在反複強調不可能中斷與中國的經貿聯系。”他認爲,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已經很接近簽署階段性協議。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教授馬凱碩在接受本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中美兩國進行合作對全球意義重大,因爲這兩大世界強國對解決全球性問題負有共同的責任。當前我們遇到的全球性重大問題,如氣候變化問題等,只能通過中美合作才有可能解決。因此我們需要中美兩國進行合作,並引領其他國家共同解決全球性問題。”
研討會主題包括貿易與投資、多邊主義及其他、科技創新與全球供應鏈等,吸引了近百名來自中國、美國、東盟和歐盟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商界人士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