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況報道
世界唯一,被譽爲‘F1皇冠上的寶石’的新加坡F1夜間賽,合約明年到期。
仍在進行中的續約談判還未有結果,F1總裁埃克爾斯通不久前卻向外國媒體透露:我國政府已達到主辦F1的目的,無意續辦。
面對全球經濟展望不樂觀,新加坡繼續支出龐大開銷舉辦觀衆漸少的F1車賽是否明智?學者、經濟師、商家與本報記者分享看法。
自2008年開始,每到9月,只要看到聖安德烈路、史丹福路、尼诰大道等附近道路架起至少兩米高的鐵欄和厚重的水泥路障,就代表F1車賽又來了。
F1車賽舉行期間,有人歡喜有人愁。
從商家的角度看,賽道附近的酒店往往會住滿賽車迷,同時帶旺四周餐館和夜店的生意,但對一般公衆而言,車賽帶來許多不便。
車賽舉行三天,道路卻封鎖六天,附近上班族和駕車者須繞路而行,德士司機擔心迷路和交通阻塞,也不願到該區接送乘客。許多人也避免到賽道周圍的商場購物,導致商場門可羅雀。
新加坡F1吸引力降兩大主因
新加坡大獎賽是唯一的F1夜間賽,曾被F1總裁埃克爾斯通形容爲“F1皇冠上的寶石”。
新加坡旅遊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本地F1車賽過去八年吸引外國遊客達到35萬人次,每年爲新加坡旅遊業帶來1億5000萬元的收入。賽事通過電視在全球各地播映,觀衆人次在過去八年裏達到6億4000萬,打響了新加坡作爲現代大都會的形象品牌。
車賽也爲本地公司帶來商機。每場車賽都須要架設觀衆席、路障、保安等服務,當中80%的服務由本地中小企業承包。
可是近年來,新加坡車賽觀衆人數從2008年30多萬人下跌至去年的21萬9000多人。車賽對觀衆已失去吸引力,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在宣傳上,F1並沒有搭上社交媒體和網絡轉播的數碼快車,在這個以智能手機和互聯網當道的世界,F1堅持通過電視播放賽事,失去吸引年輕網民的機會。
F1競賽規則改變導致車速變慢,賽情不如以往刺激。更重要的是,賽車規格不斷變化,一些適應得好的車隊立刻成爲比賽霸主,以致賽果毫無懸念。
學者:辦F1利多于弊 經濟師:審慎檢討是否續辦
新加坡每年承辦賽事的總淨費用約1億5000萬元,政府資助60%,其余40%由私人投資者承擔。隨著全球經濟展望不明朗,這筆投資能否取得回報著實令人擔憂。
學者認爲,車賽對我國利多于弊,政府應該在與對方議價時盡量壓低F1收取的主辦權費用,以較低成本續辦車賽。
義安理工學院旅遊業文憑課程高級講師詹家敏博士說:“新加坡應續辦F1活動,因爲它還是能帶來不錯的旅遊收益。或許政府能壓低收費,這樣票價和場外活動費將會更便宜。”
馬來西亞已表明在2018年後停辦F1車賽,如果新加坡續辦,到時我國將是僅有的東南亞賽站,這對新加坡是有利的談判籌碼。
南洋理工學院款待與旅遊管理課程經理戴媺琳建議,在車賽前後舉辦更多與F1或文化體驗有關的活動以添新意,吸引遊客逗留更長時間。
詹家敏則建議舉辦亞洲F1車賽,只開放給亞洲車手和車隊參加,以此培養亞洲人對車賽的興趣。
主辦車賽的新加坡賽車公司(Singapore GP)受詢時表明不願對是否續約一事置評,但學者認爲若決定放棄主辦權,相信對新加坡經濟的影響不大。詹家敏說:“從短期來看,可能會沖擊旅遊收益,但如果我們能以其他活動取代,從長期來看影響應該不大。”
聯昌國際私人銀行經濟師宋生文認爲,如果價錢談不攏就該停辦。
他直言:“我國是個富有小國,但這不代表我們應該逐年付出更多費用舉辦這項裝扮成體育賽事的華麗社交活動……檢討是否續辦非常重要,因爲接下來幾年的經濟增長緩慢,意味著政府資金增長也放緩,因此應該優先考慮公共支出。”
旅遊零售業不擔心F1停辦
新加坡F1車賽舉辦期間,本地旅遊業獲益最大,一旦停辦,所受沖擊也最大。可是受訪旅遊業者並不覺得可惜,反而期待我國能引進其他大型活動,爲我國旅遊業注入新活力。
承辦境內旅遊團的東遊集團是本地F1車賽的其中一個指定售票處,公司也提供車賽旅遊配套,安排遊客在觀賽前四處觀光。如果F1停辦,這項服務將會停止,但公司的行銷與市場部副總裁林美玲卻不擔心。
她說:“在車賽舉行期間,我們失去了不看車賽的顧客;他們爲了避免支付被F1推高的酒店房價而不來新加坡。在我們的努力下才靠F1車迷填補這個空缺。換句話說,F1並沒有爲我們帶來更多生意。我較關注的是,非車迷須要過一段時間之後才把新加坡重新列爲9月的度假地點。”
她建議旅遊局在停辦車賽的三年裏,于每年9月安排一整個月的旅遊盛事,讓所有旅遊業者包括酒店業和新航,聯手吸引遊客來新。
Asian Compass旅行社每年接待約80名觀賽遊客,但近年來數量逐漸下滑,今年的人數比去年少了約15%。
公司董事馬赫(Sam Mah)覺得車賽活動已漸露疲態,遊客也對本地旅遊感到厭倦。
“如果10年來,你每年都去同一個地方,難道不厭煩嗎?F1若停辦,絕對會對我們有影響,但我們可引進別的賽事如世界摩托車大獎賽(MotoGP)或其他活動來取代。”
南洋理工學院款待與旅遊管理課程經理戴媺琳則有不同看法。“與其舉辦另一場年度活動,或許我們應該把焦點放在發展商務旅遊及會議、展覽與獎勵旅遊業,提高這方面的全年業績表現。”
商家:辦不辦F1其實沒什麽差別
每次封路爲賽道做准備,附近的商場生意都會比往常淡靜,但有些商家不認爲停辦車賽會爲他們帶來更多好處。
位于來福士城商場內的文具與賀卡精品店Precious Thots在車賽期間的生意比平時少了15%,店長陳麗娟說,這是因爲許多常客都避免在封路的一周上門,雖然有一些觀賽遊客光顧,但仍然無法彌補損失。
“一些顧客因爲攜帶兒女出門,不方便搭地鐵,又不能開車進來,索性等到車賽結束後才來。生意受到一點影響,但問題不大;我比較擔心整體經濟不好,那對我們的沖擊更大。”
專賣香茅精油和沐浴用品的Lemongrass House也有類似情況,不過有不少觀賽遊客在車賽開始前到店裏購物,公司業績才不至于大幅下滑。負責管理該店六年的店長劉銘芳說,爲避免封路期間取貨不便,會在店內囤貨,如果臨時缺貨就只好搭地鐵。
“雖然有點不方便,但影響不大,不續辦車賽其實也沒什麽差別。”
明年的F1車賽將在9月15日舉行至17日,政府必須在車賽舉行之前決定是否續辦。
觀賞性消失 F1不再刺激緊張
時至今日,世界一級方程式(F1)車賽已經變成一項頗爲怪異的運動。在這裏,隊友才是真正的對手,車賽領先者在電視轉播中沒有多少鏡頭,而規則之繁雜多變,除了鐵杆車迷外,更是沒人能夠弄清楚。
不知從何時開始,F1便陷入一種矛盾。一方面隨著科技進步,賽車的速度越來越快,另一方面爲了安全,F1管理層絞盡腦汁讓車賽慢下來。自1994年噩夢般的聖馬力諾大獎賽導致奧地利的拉岑伯格和巴西“車神”森納兩位車手喪命後,F1更加強化對車賽安全性的追求。技術一開始仍然占據上風,但隨著規則一變再變,F1賽車速度在過去12年一路下滑,近年來強調環保概念導致規則劇烈變化,進一步傷害比賽的觀賞性。
F1競賽規則幾乎年年變
自2008年新加坡大獎賽創辦後,F1競賽規則幾乎每年都有重大變化,例如在2014年,發動機由2.4升V8自然吸氣發動機,改爲1.6升V6渦輪增壓發動機。
而在比賽中添加燃油,最初是允許的,但在2010年開始被禁止;旨在節油的動能回收系統(KERS)在2009年引入;輪胎供應商由普利司通變爲倍耐力;輪胎種類由最初的軟、硬、雨胎三種變成了極爲複雜的七種。
繁複規則帶來的結果是F1車賽變慢了,原本車迷所鍾愛的發動機咆哮聲浪消失了,進維修站加油帶來的緊張氣氛也沒有了。
更重要的是,規則劇烈變化嚴重影響了比賽的公平性。一旦有車隊對新規則特別適應,該隊就立刻成爲F1車賽的統治者,車手駕車水准的高低對于比賽結果早已沒有了決定性影響。
例如,2010年起不允許在比賽中添油後,紅牛車隊立刻統治了F1車賽,德國車手維特爾完成車手總冠軍四連冠。在2014年改變發動機規格後,不論是紅牛還是已經轉投法拉利的維特爾都立刻失去對車手總冠軍的競爭力。馬賽地車隊統治了F1車賽,連續三年,馬賽地兩名車手包攬車手總冠軍和亞軍。
車隊優勢過大 隊友變成了對手
馬賽地車隊這三年優勢之大,讓F1車賽幾乎失去懸念,該隊兩名車手——羅斯伯格(Nico Rosberg)和哈密爾頓(Lewis Hamilton)在絕大多數分站中都包攬前兩名,看點變成“兩人中誰將獲得第一名”。比賽中,馬賽地賽車遙遙領先,現場轉播只能長時間關注他們身後的賽車,期待捕捉超車鏡頭。
由于車隊優勢過大,隊友變成了對手。無論是之前紅牛的維特爾、韋伯,還是現在馬賽地的哈密爾頓、羅斯伯格,他們彼此之間的關系都很不融洽。這使到車迷所懷念的,同車隊兩名隊友互相配合的場面早已一去不複返。F1早就不能再稱爲團隊運動。
就連一手打造了F1車賽的伯尼·埃克爾斯通也在今年初承認:“現在的F1毫無疑問是曆史上最糟糕的,我不會花錢帶全家去看F1車賽,因爲我們在賽前就已經知道結果了。就連博彩公司也對于F1車賽沒有興趣,因爲大家都知道誰會贏。”
相比于其他站比賽,新加坡站作爲僅有的幾個街道賽之一,比賽的偶然性較大,觀賞性所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少,至少從沒有一支車隊在新加坡站包攬過前兩名。F1如今需要新加坡,可能更甚于新加坡需要F1。F1的規則在明年會再次出現大變動,對于那些依舊堅守的車迷,恐怕只能期待,這次的改變能夠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