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4日)加密貨幣須透過電腦「挖礦」(mining)產生。大家趨之若鶩投入挖礦,都想在這場虛擬淘金熱中分一杯羹,全球有數千萬部機器日以繼夜的運轉處理數學方程式,驚人電力成本同樣也不容小覷,在一些國家,已引發電力緊張問題,危及民間用電。
具地理優勢的加拿大魁北克省,近期也吸引了多比特幣挖礦公司湧入,圖為魁北克比特幣挖礦公司「比特農場」(Bitfarms)就設立一家舊工廠內,挖礦機全天候「工作」。(圖:法新社)
加密貨幣須透過電腦「挖礦」(mining)產生。大家趨之若鶩投入挖礦,都想在這場虛擬淘金熱中分一杯羹,全球有數千萬部機器日以繼夜的運轉處理數學方程式,驚人電力成本同樣也不容小覷,在一些國家,已引發電力緊張問題,危及民間用電。
比特幣是一種運用區塊鏈技術的數位加密貨幣,透過份散架構確保安全性,無須經過正規中央金融單位就能進行驗證轉帳。比特幣礦工用電腦「礦機」的運算能力交換小量比特幣,而挖掘比特幣的「礦機」數目越多,就會挖到更多的比特幣,但這也代表巨大的耗電量。
電力成本低廉
近日掀全民挖礦熱的北歐小國冰島,正面臨電力不夠的窘境。冰島寒冷加上低廉的電力成本,被許多大型虛擬貨幣公司相中,紛紛在當地建立基地。冰島再生能源公司表示,當地比特幣(Bitcoin)挖礦的能源消耗呈現指數成長。預估今年比特幣挖礦所耗費電力,恐將超過全冰島家庭用電。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冰島再生能源公司「HSOrka」發言人西古伯格森說,冰島有許多潛在投資人,對比特幣挖礦事業躍躍欲試。他說:「若這些計劃全付諸實行,我們將沒有足夠能源可以供應。」
西古伯格森預估,比特幣挖礦今年將耗費840GW(Gigawatt,10億瓦)電力在電腦運算、系統冷卻;而每年平均冰島家庭用電約為700GW。
據報,有一些加密貨幣礦近期開始搬往挪威和瑞典,希望利用那裡的廉價水電能源和低溫來發電以及冷卻伺服器。
紐約州率先禁市民挖礦
「比特幣能源消耗指數」的一份報告指出,若比特幣能源消耗以目前每月增加30%的速度成長,預計到2020年2月,比特幣挖礦的電力消耗就會超越目前全球總電力消耗,也就是2萬2383兆瓦/小時。為此,紐約州普拉茨堡以確保能源安全為由率先禁止市民挖礦,成為美國首座實施此項措施的城市。
挖礦耗電量驚人,一些挖礦業者為省下不菲的電費不惜冒險盜電。俄羅斯內政部於3月11日在奧倫堡逮捕2名涉嫌盜電的挖礦業者。報道稱,這兩名男子從遺棄的工廠盜電,作為6000多部挖礦機的電供。
去年,台灣交通大學一名大學生為省下電費,竟利用校內研究室24小時全天候開著電腦挖礦,賺進幾千元收入,卻讓電費暴漲破萬。
「挖礦」活動讓昔日金礦貢達山村恢復生氣,當地寒冷的氣候成為了900多架顯卡挖礦機的天然冷卻機,惟技工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避免遭逼近攝氏80度高溫的挖礦機燙傷。(圖:法新社)
缺控管機制 跨國轉移便捷 比特幣引人犯罪
比特幣(Bitcoin)帶動「挖礦」熱,挖礦產業商機驚人,具備高度運算能力的挖礦機,也因此成了不法之徒的下手目標。今年初,冰島警方便偵辦一件該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連環竊盜案,竊賊偷走了資料中心內的600台電腦,與一般竊案不同的是:巨額利潤不只在於電腦本身,而來自這些電腦能夠挖出的比特幣。
冰島破有史以來最大連環竊盜案
本次竊案中被偷的電腦價值近200萬美元,但竊賊不必出售這些設備,便能透過挖掘比特幣獲得豐厚收入,且因為比特幣的加密性質無須擔心被追蹤。
除此之外,比特幣等數位貨幣因缺乏控管機制,常淪為犯罪工具,去年9月中旬,中國監管部門決定全面封禁中國的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交易渠道,指責它被用來炮製各種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和傳銷騙局,包括合同詐騙,洗錢,躲避政府監管向海外轉移巨額資金。
去年5月,歐美和亞洲各大國家的很多大型機構電腦系統受到勒索程式電腦病毒「想哭」(Wanna Cry)攻擊癱瘓和丟失檔案,勒索者要求受害者支付價值約300美元的比特幣,贖回檔案。
去年12月,一位紐約女子被指控通過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洗錢,以幫助所謂的「哈里發國」(IS)組織。
警方與電腦專家指出,施放病毒勒索比特幣的駭客集團,會選擇比特幣作為贖款,是因為比特幣沒有發行機構,得手後,對方無法透過處理程序,要求凍結帳戶款項,此外,比特幣的匿名特性,也變得很難追查出犯案者。
駭客選擇比特幣,還因為比特幣具有跨國轉移十分便捷的特性,不論駭客在何處犯罪,透過電腦勒索,就能取得比特幣贖款,也因而相關犯行可以籠罩百餘國。
摩根大通銀行:比特幣是「騙局」
進入2018年,圍繞區塊鏈技術和加密貨幣的討論在世界各地升溫,除了幣值幣價、投機泡沫、監管模式流通和交易等原有話題,又新增一個維度:國家發行法定加密貨幣。不少國家也已經宣布正在探討如何利用去中心化記帳平台設計和推出法定加密貨幣。
但目前大型金融機構對待比特幣的態度都存在分歧。美國期貨業協會日前發表公開信表示,比特幣期貨產品缺乏「足夠的公開透明度和信息」。
華爾街投行高盛近日表示,未來將會為客戶提供比特幣期貨的清算服務;而美國最大銀行摩根大通銀行則持反對態度,該行執行長戴蒙曾多次公開表示,比特幣就是一場「騙局」。
分析人士認為,雖然比特幣泡沫形成速度極快,但一旦泡沫破滅並不會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這是因為和其他金融產品相比,當前比特幣的市場規模十分有限。
更重要的是,大型金融機構目前並沒有參與到比特幣交易中來,炒作比特幣資金的槓桿率也不高。與有國家主權背書的傳統貨幣相比,幾乎沒有金融產品是以比特幣作為抵押品的。因此,就算一旦出現泡沫破滅,蒙受巨額損失的也僅僅是炒作者,但不太可能影響整個金融市場的穩定。
批評人士指出,比特幣因其價格劇烈波動或令它喪失交易功能。
當價格趨向上漲時,買家不願使用比特幣來支付;而在價格趨向下跌時,賣家又不願意接受比特幣。
各國仍處摸索階段監管政策迥異
暴起暴跌的比特幣,有人視它是未來世界的貨幣,但世界各國對這些加密貨幣的使用和交易的監管政策大部份仍處於摸索階段。
在官方緊鑼密鼓研究利用加密貨幣技術創建、發行加密數碼法幣的同時,要求對比特幣等非官方加密貨幣的監控和限制的聲音逐漸增強。加密貨幣在不同國家的資產定位和法律地位等大相逕庭,各國的監管政策迥異,有的根本沒有監管政策。
劍橋大學一項研究發現,2017年全世界加密貨幣錢包的活躍用戶大約在290萬到580萬之間。「幣圈」良莠混雜,炒幣投機暴富實例常見,一夜歸零的也不罕見。
路透社2017年一項全球調查發現,世界上有大約1400多種加密數碼貨幣,2009年誕生的比特幣目前市值最高。但各國對比特幣、以太坊和瑞波等加密數碼貨幣的定義、歸類和監管(如果有監管)莫衷一是,在最友善的一端,如日本法律接受比特幣作為合法支付工具,澳洲政府甚至更進一步廢除比特幣商品的服務稅;但在另一端,如孟加拉,2014年已立法嚴禁使用比特幣,違者以洗錢罪論處。
除了幣值暴漲暴跌,虛擬貨幣延伸的逃稅爭議、非法洗錢、不當融資等問題,都是讓政府頭大的問題,此外,虛擬貨幣到底是證券範疇?抑或商品範疇?也成為各國金融監管的兩難。
而馬來西亞當局基本上對加密貨幣不禁止也不承認,但發布聲明,警告公眾加密貨幣如比特幣交易有高風險,包括可能被恐怖分子利用。
挖礦令瑞士貢達村「起死回生」
瑞士南方位於阿爾卑斯山脈的偏遠貢達山村,過去在金礦業蓬勃發展的帶動下成為瑞士知名的淘金熱點之一。不過隨著天然資源日漸竭盡,加上洪澇的肆虐,引發大規模出走潮,村子如今已淪為一條「死村」。
一百年後的今天,許多礦工再次回到這個與義大利相鄰的小村。
然而不同的是,這些「礦工」挖的不是黃金,而是加密貨幣。該村副村長法克斯表示:「從歷史角度來看,這是非常有趣的。以前這裡以挖金聞名於世,而如今我們有了新一代的『礦工。」在他身後的是一個「挖礦」基地,裡面有逾150架挖礦機。
當地的老村民表示,樂見村內有年輕人的身影。當地基礎設施簡陋,沒有學校或商店,就連一間餐館的蹤影也沒有。不過,由於年輕一族人數逐步增加,該山村於3月建成第一間餐廳。
許多村民認為,加密貨幣的挖礦活動令貢達村「起死回生」。
除了冰島、瑞士,同樣具地理優勢的加拿大魁北克省,近期也吸引了多家比特幣挖礦公司湧入,看中的正是當地充沛的水電與低溫。
魁北克擁有廉價又乾淨的大量水力發電,低於平均的氣溫則有助「礦機」散熱,像比特幣挖礦公司「比特農場」(Bitfarms)就在一間距離蒙特婁約1小時車程的舊工廠,裡頭放置7000多台「礦機」,僅用兩個月就獲利高達500萬美元。
魁北克水電公司指出,自中國嚴打比特幣交易後,該公司自去年9月就開始收到數百份加密貨幣業界的新用電申請單,需求電量超過9000千瓩(MW),相當於全省83%家庭用電。新遞件用戶多來自中國,據稱俄羅斯投資人也有興趣。
文章來源:
星洲日報·國際·整理報道:張家威·2018.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