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僧原來在玉帝面前可以說是紅人,捲簾大將,其實說白了就是玉帝上下殿或會見外賓時,往往裝逼要在前面遮一簾子,沙僧就給他掀一下,就好像今天領導上下車,祕書要給他開車門一樣。在現在來說那可是知道很多祕密的人,也是最親的親信,一般有啥事情都是他去辦的。
是沙僧真的打碎了琉璃盞麼,琉璃盞其實就是現在的酒杯,以沙僧的地位在酒會上打碎個酒杯就得讓玉帝發那麼大的火麼,其實是另有原因的,首先地點是在蟠桃會上,蟠桃會是幹嘛的了,一年一度的年會,給神仙麼發蟠桃的地方,而蟠桃有大有小,沙僧拿了小的蟠桃不開心了,摔了杯子。
惹得玉帝怒了,沙僧這個祕書幹久了,慢慢眼睛朝天,誰也看不起,甚至在玉帝面前也託大,玉帝需要換人了,而且玉帝也知道唐僧要去西天了,正好把他派下去當個徒弟,讓他去受苦,表面上是沙僧打爛了一個杯子,實際上是他日益滋生的毛病害了自己。玉帝讓人每七日用飛劍穿他胸三百回,就是提醒他一定要心胸寬廣!
我少年時候讀《西遊記》,覺得沙僧是個很不起眼的小人物。他矮短的身材,藍靛的面孔,緊蹙的雙眉,粗糙的布衣,沒有超群的武藝,連黃毛小妖也抵敵不住,甚至說話也沒底氣,喊聲「師兄」也甕聲甕氣的亮不開嗓門,所以只能終日默默地挑著沉重的擔子,跟在取經隊伍的最後面走著,一臉的憋屈和無奈。這個沙僧,一點也激發不起人的豪情壯志,是個不大招我喜歡的人物。
青年時我讀《西遊記》,覺得沙僧還不如自己有能耐。那時我在部隊當兵,一心想用實力為自己打造個美好前程。我把《西遊記》裡的孫悟空當楷模,在軍事訓練中,我冬練三九不辭寒,夏練三伏不怕熱,成為射擊的神槍,越野的長腿,登山的健將,我簡直有孫悟空一樣無敵,戰勝一個個對手,博得了「優秀射手」的美名,當兵半年就成爲了連隊的骨幹。
那像沙僧,挑了幾年重擔,爬了無數峻嶺,遭受重重磨難,結果還是沒有成佛,只封個小小的羅漢。
進入而立年後,那時我已經是有了10多年教齡的班主任老師,既有工作的巨大壓力,也有了繁重的家庭負擔,周而復始的迴圈的單調工作,加上自上下左右各方面的條件限制,使我漸漸的走進了真正的人生,深入到了生活的真實層面,感受到現實對每個人的嚴峻。
恰在這時,有閻懷禮參加演出的電視劇《西遊記》公演了。我懷著眷戀的感情,天天堅持看《西遊記》,閻懷禮大師的入神表演,使我腦海裏不斷加深著沙僧的影子,最後凝結成為磨滅不了的形象。我覺得這時的自己也就是個沙僧,整天挑著沉重的擔子,不辭艱辛地跋涉在坎坷路上,一點也沒有了孫悟空的浪漫神奇,也少有豬八戒的詼諧幽默。
在唐僧的取經隊伍裡,唐僧是頭領,他有相當的靠山,憑家長作風和「緊箍咒」一類的家法管理隊伍。孫悟空是軍神,靠七十二般巧變和重量級的金箍棒威武無敵,保護頭領完成使命。
豬八戒呢,是個貪吃貪財加好色的油滑頑皮,是個既不注重實幹而又光想好處的無賴。而沙僧纔是最符合現實生活的務實人物,他是毫不厭倦地做作牽馬挑擔的分內事情,是取經隊裡真正的苦行僧。
它的存在,恰是社會裏無數草根階層大眾的真實寫照。假如名著裡沒有沙僧,文學價值就會大打折扣,假如電視劇裡沒有沙僧,也就少有了感人的動點。
沙僧其實是個很角色,武功相當高,也很能打,在這各位網友可能不贊同,竊聽我一一道來。
西遊記中,對取經的事兒最上心的人肯定是如來。但是說到第二用心的,那肯定要觀音莫屬。如來動動嘴,觀音跑斷腿。從物色人選,挑選徒弟,再到一路上幫助孫悟空降妖誅魔,觀音菩薩的身影無處不在,給了唐僧師徒四人莫大的幫助。
但是,觀音有一個做法卻讓人看不懂了。觀音菩薩去東方尋覓取經的有緣人,如來仔細叮囑道,要給未來的候選人找幾個法力高強的妖怪當幫手。這其中有兩層意思,一個是把法力強的妖怪,不服管教的妖怪變成自己人,減少唐僧取經的阻力。
另一方面,唐僧不過是凡人一個,找幾個能幫得上忙的幫手,也能減少西天不少的麻煩。但是,通過取經路上的檢驗,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哥幾個當中,孫悟空負責打怪,豬八戒跟著起鬨,沙僧連熱鬧都不想看,沒事點個卯,喊喊師傅被抓走了。
人都被抓走了,你不說孫悟空不知道嗎?看起來沙僧是一點用沒有。有些人抱怨,觀音為何不找一些法力高強的妖怪去給唐僧當徒弟,這樣也不用孫悟空每天跑過來求救了。說到這裏,可真是冤枉菩薩了,別看沙僧平時不咋樣,他卻是取經隊伍中實力最高之人。
為什麼呢?沙僧這個人物有三個特點,第一,前世是捲簾大將。第二,手中的武器是太上老君親手打造的降妖杖。第三,沙僧在每天飛劍穿心的情況下,愣是吃了九個取經人。看到這裏。還不明白嗎?那奇拾西遊再給大家詳細說一下,為啥說沙僧是最猛的。
首先說官職和武器,捲簾大將的武器為什麼是老君親手打造的呢?因為沙僧前世是玉帝的貼身保鏢,相當於凡間的御前侍衛,一般來說這個職位非富即貴。但是沙僧卻因為打碎了個琉璃盞就被貶下凡,那說明他沒啥背景,是靠自己真本事成為玉帝保鏢的。
玉帝保鏢有多厲害呢?守在玉帝靈霄殿外的一個不出名的神仙都能和孫悟空打平手,更不用說沙僧這種有名有姓的神仙。所以,觀音才選的沙僧給唐長老當徒弟。但是沒想到,這個徒弟出工不出力,浪費了一個徒弟名額, 這也讓觀音很頭疼。
雖然說這一路經常被抓,甚至被黃袍怪打兩個回合就被抓了,最後要麼菩薩或者大師兄來把他救出來。但這有點冤枉沙僧了,他並非不能打只是不想打。我們知道收服豬八戒的時候,孫悟空與豬八戒大戰一宿未分勝負,最終豬八戒只是敗在體能上。而沙僧也和豬八戒打了三回,一回打幾十個回合,一會打幾個小時,一直未分勝負,由此能看出沙僧的能耐也不差相比孫悟空。再觀音菩薩找到沙僧勸他做取經人的時候,自己貼身弟子惠岸也曾與沙僧交手,兩人也不曾分出勝負,這也能反應出來沙僧能耐也不會太差。
流沙河
再者沙僧是捲簾大將,皇帝貼身保鏢,深得皇帝信任,由此推斷沙僧必然是一等一的高手。取經路上,雖然三番五次被,抓,但並不是他不能打。這都是源於沙僧凡心太重,從大的方向來看,豬八戒不能比。整個取經隊伍裡唐僧是領導,三個徒弟相比之下豬八戒智商相對低點,大師兄智商高,但情商很低,不擅長處理人際關係,沙僧情商智商要高於大師兄二師兄。在這個團隊裡,師傅最信任的是沙僧,為什麼呢?唐僧知道孫悟空能耐大,有時候控制不住他,也知道豬八戒會溜鬚拍馬,但是豬八戒關鍵時候好吃懶惰,只有沙僧既能順應領導意圖,時刻把領導捧到前面,偶爾這會不顯山不漏水的出謀劃策。三打白骨精孫悟空把三次由妖怪變換的人物打死三次,唐僧很不滿意,唯獨問了沙僧的意見。沙僧道:「師傅,大師兄火眼金睛不會有錯。二師兄,你怎麼這樣冤枉大師兄呢?他誠心保護師傅,他從不弄虛作假。」由於沙僧的求情曾兩次原諒孫悟空,第三次才攆走。從這裏都可以看出唐僧對沙僧的信任(也許他們都帶一個僧子吧)過火焰山,大戰紅孩兒,孫悟空以為那個紅孩兒是自己結拜大哥兒子,以為找到關係了,這個時候沙僧給他潑了一盆涼水,大師兄你當年五行山下被壓五百年,結拜大哥未曾去看過你,出來後你也未曾看過人家。原著道「三年不上門,是情也不親,你們五百年沒來往了,他啃跟你認親嗎?」孫悟空不信,結果孫悟空差點被燒死。由此也可以看出沙僧對人情世故的把我非常精準。
女兒國這集沙僧取經的心異常堅決,因為他深知,假如取經團隊散夥,大師兄二師兄都有自己的去處,唐僧是大唐御弟,只有自己無處可去,流沙河回去也是天天遭罪,所以他堅決趕緊離開女兒國。沙僧明知,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所以處處捧著孫悟空,他們倆個關係也很好,即使自己有這個能耐。沙僧深知這些妖怪基本都有後臺。沙僧心知肚明什麼時候該出手,什麼時候該退縮,什麼時候捧領導和能力強的。最終孫悟空封了鬥戰勝佛,佛裏面排最後的,也算收穫不小。豬八戒就好吃,得了一個淨壇使者,吃遍天下,收益率也不錯。沙僧為金身羅漢,和孫悟空相比,差了一個級別。由此看出沙僧的戰能力,情商智商,但是凡心過重,處處算計,不出力,最後只得了一個羅漢,所以奉勸各位,人與人交往不要過於算計,也許得到了眼前的利益,但失去的很多。
請看下沙僧出場吧,在流沙河這一段,細節就不過多介紹了,敢闖龍宮的猴子不敢下水,還要老豬下水引他上來,上來兩人後打了兩天也沒結果,還是被逃了。
首先,他的來歷成謎。據他所講,他是因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爛了玻璃杯(原著的確是寫的玻璃杯),才被打下天庭的,每七天還被飛劍穿胸三百次。這讓人非常懷疑——蟠桃會上如果真失手摔爛一個普通的玻璃杯,這算什麼大事?天庭寶貝多的是。就算聲音讓人聽著不爽,但也不至於要砍頭。
其次,他在流沙河每七日還要被飛劍穿臉三百下,這更不可能是簡單的失手摔杯事件。
第三,他說是玉帝私人保鏢——捲簾大將,為何同樣從天庭下來的孫悟空和豬八戒卻不認識他?
第四,為何他專吃取經人,還將九名取經人頭顱掛在脖子上耍?
……
如果說以上都還不能證明他在流沙河是有任務的話,那我們再來看,他是如何向唐僧拜師的。
在原著第二十二回,唐僧收了孫悟空和八戒,來到了流沙河。這流沙河寬八百里,連鵝毛都浮不起來,可見有多兇險。
流沙河邊上還有一塊碑,上寫四句詩:
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鵝毛飄不起,蘆花定底沉。
師徒們正在看碑文,忽聽得那浪湧如山,波翻若嶺,河當中滑辣的鑽出一個妖精,一副殺馬特造型,長得十分兇惡。他出來後幹什麼呢?居然是搶唐僧!
我們看原文——
那怪一個旋風,奔上岸來,徑搶唐僧,慌得行者把師父抱住,急登高岸,回身走脫。那八戒放下擔子,掣出鐵鈀,望妖精便築,那怪使寶杖架住。他兩個在流沙河岸,各逞英雄。
大家注意看,沙僧即沒有搶孫悟空,也沒有搶八戒,而是直奔唐僧而去,可見,他非常清楚誰是唐僧,目的也非常明確,就是要吃唐僧!
但後來一看孫悟空很厲害,豬八戒也不差,最後改口了,說應觀音之命,在此等取經人。唐僧便收他為徒,他乖乖地跟著去取經。
然而,當我們翻看他與觀音的那段對話時,就會看出其它的問題。原著第八回——
菩薩道:「你在天有罪,既貶下來,今又這等傷生,正所謂罪上加罪。我今領了佛旨,上東土尋取經人。你何不入我門來,皈依善果,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上西天拜佛求經?我教飛劍不來穿你。那時節功成免罪,復你本職,心下如何?」
沙僧當即回答:「我願皈正果。」但是,又向前一步對觀音道:「菩薩,我在此間吃人無數,向來有幾次取經人來,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頭,拋落流沙,竟沉水底……這去,但恐取經人不得到此,卻不是反誤了我的前程也?」
大家仔細琢磨這段話,是不是發現沙僧在威脅觀音?不要騙我,我可是專吃取經人的!
觀音怎麼告訴他?
「豈有不到之理?你可將骷髏兒掛在頭項下,等候取經人,自有用處。」怪物道:「既然如此,願領教誨。」
一句既然如此,表明沙僧態度,如果的確能解決我的問題,那我就跟著他走,如果不能解決我的問題,那我就吃掉算了!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基本得出結論:沙僧被貶到流沙河,也許就是天庭的一個局。但時間一長了,沙僧也不想這樣幹了,正好觀音來尋徒弟,於是尋思能不能曲線救國,由吃取經人到保取經人。
自從這次出場,沙僧就很少動手,似乎真的從良了,可是真假美猴王六耳彌猴那一回,沙僧可是二話不說拿了兵器直掏花果山猴子窩,如果說真人不露相,那時候就是真人露相的時候,一到那裏去二話不說就放倒了假沙僧。當年十萬天兵圍剿花果山時戰績都沒這麼快啊。這到底是為什麼?
這就得回到沙僧的兵器降妖寶仗的出處,「出自月宮無影處,梭羅仙木琢磨成。」月宮,這是什麼地方,正好是當年天蓬元帥犯事的地方,老豬就是在這裏吃了大虧。而老沙卻在這無影處得了兵器。再看天蓬管的是天河十萬水兵,而沙僧所被貶的地方呢,是「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鵝毛飄不起,蘆花定底沉」神話傳說中,「鴻毛不浮」的水只有弱水和流沙河,弱水我們知道,是環繞八百里崑崙的,載「導弱水至於合黎,餘波入於流沙」因此說流沙跟弱水是對應的,弱水其實就是流沙河,弱水其實跟天河無異,從這個角度講,沙僧是接管了天蓬元帥的天河,從中不難看出一個規律,老豬失去的,沙僧都得到了,道理就明顯了,沙僧是專門用來八戒剋制和接替豬八戒的。
回到取經隊伍上,孫猴子有唐僧的禁箍咒約束著,所以不敢亂來,而豬八戒,誰約束它,孫悟空麼?實際真打起來,猴子真能打得過老豬就不用裝成小媳婦還打到天明還沒打敗八戒.可見,猴子不是約束老豬的,唐僧呢,老豬又沒什麼圈,咒不到它,因此在五個隊伍中,老豬是最沒約束,他是最有資格不去取經的,可它之所以可以呆在隊伍中,請看看沙僧,沙僧臉一黑,降妖寶仗一橫,那老豬還能幹什麼?如果說孫悟空的金箍棒是定海神針,那麼沙僧的降妖仗就是定河神針,而這個河妖,指的是誰,老豬呀乖乖地去挑擔去打怪吧。老豬聽話了,妖怪都讓猴子和老豬打光了,還用得著沙僧出馬麼?
沙僧前世可是捲簾將,捲簾將可不是卷門簾那麼簡單,沙僧自我介紹是這樣「南天門裏我為尊,靈霄殿前吾稱上。腰間懸掛虎頭牌,手中執定降妖杖。頭頂金盔晃日光,身披鎧甲明霞亮。往來護駕我當先,出入隨朝予在上。」這很容易就能聯想到當年明朝皇帝的錦衣衛,錦衣衛是幹啥的,就是專門調查近衛部隊裡負責的是巡查緝捕的特務組織,它有一個獨到的職能,就是執掌廷杖,哪個人不聽話,當殿打屁股的,老豬當年那天蓬元帥是啥,不也就是個兵馬大元帥,有錦衣衛盯著呢?猴子跟老豬這兩個妖不聽話,降妖寶仗等著他呢?降妖寶仗是啥物事,就是廷杖,從這角度講,捲簾將,那不僅是玉帝的近臣,還是唐僧的韋馱呢?不管是前世在天庭,今世取經,老沙是吃定老豬的。他就是老豬的緊箍咒。唐僧死死把它留在身邊。比愛護誰都關照他。要是出去打怪傷著了,老豬怎麼辦,拿沙僧去挑擔累壞了,老豬怎麼辦?還是八戒挑著擔,沙僧牽著馬吧。
西天取經結束,就是唐僧師徒受封的最莊嚴的時刻了,不過這樣一個時刻,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的時候,畢竟師徒四人再加上一匹馬,白龍馬幻化成人形小白龍的話,那就一共五個人吧,真正在西天取經結束成佛的,只有孫悟空和唐僧兩人,豬八戒沙僧以及小白龍,都沒有得到成佛的資格。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其實我們都是能理解的,一個是成佛本來就非常困難,西天取經的九九八十一難比起來反而就是小巫見大巫了,真的不難,難的也就是一個詞「堅持」,從豬八戒這裏就可以看出來差別,每次師傅被抓走了、妖怪太厲害了、孫悟空打死妖怪了、走路太累了,豬八戒都想要散夥各回各家,他就回高老莊去找他的高翠蘭。
不只是豬八戒是個用來對比的負面配角,沙和尚也是,雖然他沒有像豬八戒一樣動不動就要散夥分家當,但是他沉默寡言什麼話也不說,悄悄咪咪躲在後面,也不站出來打怪出力,去找水化緣基本上都是孫悟空和豬八戒的事,而他留下來又保護不住唐僧,這樣算起來,除了會挑擔之外,沙和尚是真的沒有什麼用啊!至於白龍馬,就別提了。
這樣一支隊伍,如果真的按照貢獻來算,孫悟空肯定是排在第一名的,不過也不一定,畢竟取經最重要的人是唐僧啊,沒有了唐僧也就沒有了西天取經的大計,不過沒了孫悟空,估計唐僧早就被妖怪吃掉了。按照角色的重要性,以及西天路上出力的多寡,唐僧和孫悟空成佛是沒有一點的問題的,豬八戒也就只能做菩薩了,沙和尚做羅漢,白龍馬入金池成為八部金龍!
但是如來佛回答豬八戒為什麼他不是佛的時候,如來佛用「打太極」的方式繞開了這個話題,沒有回答他為什麼沒資格成佛,因為他是真的說不出口,那樣太打擊豬八戒了,於是一個勁地跟豬八戒說做「淨壇菩薩」有什麼好處,那就是吃那些菩薩不吃的油葷的貢品,不然放著也是浪費了,豬八戒一聽心裏就樂了,也就沒有再繼續追問了。
至於沙和尚壓根不會在意這些東西,他就每天都渾渾噩噩的,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要去哪,甚至有可能某一天會不知道自己是誰,想想還是有點可怕的。